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CN-)和硫氰化物(SCN-)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预处理过程中,一般采用硫酸亚铁(FeSO4)混凝沉淀去除硫化物(S2-)、油分、悬浮物并降低废水毒性。上述过程同时会形成亚铁氰化物([Fe(CN)6]4-),[Fe(CN)6]4-再与Fe3+形成亚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Fe4[Fe(CN)6]3),干扰硫氰酸铁(Fe(SCN)3)分光光度法对SCN-检测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在SCN-显色前加入硫酸锌(ZnSO4)的方法,屏蔽过量的[Fe(CN)6]4-,并分析ZnSO4对SCN-检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Fe(SC...  相似文献   

2.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基-C=N的化合物。氰化物种类较多,最简单的氯化物是氰[(N)_2]和氢氰酸[HCN]。从化学结构上看,氰化物可分为简单氰化物和复氰化物或络氰化物。简单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氰化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冶金工业、电镀工业中含有大量氰化物.采用常规的物化法难以对Cu(CN)_3~(2-)中的CN~-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因此探索高效、环保的氰化物处理方法迫在眉睫.过硫酸钾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氧化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采用均相过硫酸钾对Cu(CN)_3~(2-)中CN~-进行降解,并分析其降解机制,详细研究过硫酸钾投加量、铜氰络合比对CN~-去除率的影响.CN~-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钾量的增加而升高,当过硫酸钾量为2 mmol·L~(-1),反应时间为60 min时,CN~-的去除率可达89.6%;铜氰络合比的增加促进CN~-的降解.Cu~+被氧化为Cu~(2+)并且以氧化铜的形式存在于沉淀中.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自由基猝灭实验对反应过程中可能的自由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钾氧化去除CN~-的过程中,既存在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途径,又存在非自由基氧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不论其含量高低和采用何种分析方法,均需在测定前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目前,多为预蒸馏。此法成熟、稳定,但,手续烦,耗时长,且蒸馏过程不易掌握,馏速控制须十分得当。此外,为防止HCN逸出,蒸馏过程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我们研究采用抽气法代替蒸馏法,并对文献中未探索过的K[Ag(CN)_2]和K_2[Cd(CN)_4]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较为理想。预蒸馏的作用是,在测定条件下(酒石酸——硝酸锌、磷酸——EDTA),使各种形式氰化物转变成单一的HCN逸出而被吸收在NaOH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聚合硫酸铁(PFS)为带有碱化度(盐基度)的硫酸高铁,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凝聚剂。其成份可用通式Fe_2(OH)_n(SO_4)_(3-n/2)表示,n=0.5~1.0。经研究,PFS中存在有多种高价和多核络离子,如[Fe_2(OH)_4]~(2+)、[Fe(H_2O)_6]~(3+)、[Fe_8(OH)_(20)]~(4+)等,它们具有很强的中和悬浮颗粒上电荷的能力,使之脱稳,并水解成絮状Fe(OH)_3,有着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实用应用表明,这是一种很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处理含氰离子废液的新方法。它适用于所有的含氰离子废液,而且无论对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氰离子均适宜。其主要过程是,首先用银离子使之沉淀,然后再在沉淀的氰化物上添加浓硫酸,加热分解,使之生成硫酸铵[(NH_4)_2SO_4]。银离子可再次作为沉淀剂使用。该装置是由左右两个用做离心分离用的烧并,连接在两个烧瓶之间进行过滤器、以及作为沉淀剂使用的硫酸银(Ag_2  相似文献   

7.
铁的碳酸盐沉淀是Fe~0-PRB运行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铁腐蚀产物,其对Fe~0-PRB的长期运行有重要的影响.探究这类沉淀产物形成的环境条件,可为控制Fe表面碳酸盐沉淀的生成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Fe Cl_2、Na OH、Na_2CO_3为反应物,考察了缺氧条件下不同[OH~-]=0.02,0.06,0.1mol/L及R=[Fe~(2+)]/[OH~-]、R′=[CO_3~(2-)]/[OH-]对铁的碳酸盐沉淀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检测到了Fe CO_3、Fe_2(OH)_2CO_3及Fe_6(OH)_(12)CO_3三种铁的碳酸盐沉淀.Fe_6(OH)_(12)CO_3仅能在低浓度[OH~-]=0.02mol/L时生成,高浓度的OH~-条件下不能生成.Fe_2(OH)_2CO_3在较低的OH-浓度,较小的R条件下生成;较高的OH~-浓度,较大的R同样有利于Fe_2(OH)_2CO_3的生成.Fe CO_3仅在[OH~-]=0.02mol/L,[Fe~(2+)]、[CO_3~(2-)]均较低情况下与Fe_2(OH)_2CO_3共同生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D201(Cl型)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将[Fe(Ⅱ)EDTA]~(2-)嫁接到树脂骨架上,并以此研究该树脂对NO的吸收过程和脱除效果.主要考察了D201(Cl型)树脂嫁接[Fe(Ⅱ)EDTA]~(2-)过程中[Fe(Ⅱ)EDTA]~(2-)负载量、EDTA与Fe~(2+)物质的量比、络合液p H、抗氧化剂复配体系等因素对改性树脂脱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D201(Cl型)树脂负载[Fe(Ⅱ)EDTA]~(2-)能够有效地脱除NO,树脂表面残留的络合液在脱除NO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为NO进入树脂内部反应提供了通道;NO脱除效果随着[Fe(Ⅱ)EDTA]~(2-)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70 g树脂饱和负载量为12.5~15.0 mmol;当络合液EDTA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5、p H=6时,得到的负载[Fe(Ⅱ)EDTA]~(2-)树脂脱除NO的效果最好;烟气中的氧气对NO脱除效果影响极大,加入0.02 mol·L~(-1)抗坏血酸的复配体系能够较好地减缓氧气的影响;红外分析结果证明,[Fe(Ⅱ)EDTA]~(2-)和SO_4~(2-)一起参与了树脂离子交换过程;BET分析表明,D201树脂负载前后孔结构没有变化,树脂的大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NO吸收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选钼厂为了抑制含铜、铁硫化矿物,在浮选过程中通常采取传统的氰化法和硫化法,皆存在着CN~-和S~=的污染。此后虽曾先后采用碱性氯化氧化法和液氯法处理含CN~-污水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产出部分更加剧毒的氯氰酸CNCl、氰化钠与黄铜矿、黄铁矿表面反应的产物Fe(CN)_6~(3-)氧化不完全,残留积累存在潜在的危险,危害后人。为了削除CN~-和S~-的污染,西安化学试剂厂与西安有色金属研究所、金堆城钼业公司共同研制了低毒浮选剂,现已通过技术鉴定。在国内几家钼矿已试用,效果良好。低毒浮选剂属国内先进水平。经钼业公司现场工业试验,可在原工艺和设备条件下,全部代替氰化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岸海域海水中氰化物的含量与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息息相关,高效准确的测定方法可以对氰化物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时做出应对。[方法]目前用于海水监测氰化物的方法有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和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连续流动水质分析仪(AA3)测定海水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结果]确定蒸馏温度为13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33μg.L~(-1),加标回收率在99.3%~100.6%之间,精密度在1.4%~2.4%之间。[结论]采用此方法测定氰化物检出限低,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离子色谱(IC)和通过银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来分离和检测氰化物、硫化物、碘化物和溴化物。它们的检测性限分别为2PPb、30PPb、lOPPb和lOPPb。氰化物和硫化物能同时测定,以及还有其它能被IC测定的一般阴离子。包含在镉和锌络合物中的氰化物作为总游离氰化物被定量测定,而包含在镍和铜络合物中的氰化物只有一部分作为游离氰化物被测定。在金、铁或钴络合物中强键合的氰化物不被测定。虽然离子交换技术能容易地使氰化物或硫化物与大多数普遍的阴离子分离,但是它们通过一般的方法如电导法的检测是  相似文献   

12.
氰化电镀废水中含氰离子的去除主幂分为简单氰离子(CN^-)和古氰络合离子(如[Fe(CN)6]^4-等)的去除。虽然针对前者已有较成熟的氯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然而对后者即大量的含氰络合离子的去除方法研究,目前国内正处于对其探索与完善阶段。本文以广东省某五金电镀厂废水处理为研究实例,探讨了以沉淀法去除含氰络合离子的可行性,阐明了其主要工艺过程并进行工艺分析。论述了该方法取得较理想的处理效率时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通常,铬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Cr~(3+)是维持人体内葡萄糖平衡及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Cr~(6+)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分别测定人体中Cr~(3+)和Cr~(6+),对生命科学十分重要。水和尿液中Cr~(3+)和Cr~(6+)的测定方法,多有报道。Mulins用Fe(OH)_3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测定了天然水中Cr~(3+)和Cr~(6+)。本文用Fe(OH)_3共沉淀法分离尿中Cr~(3+)和Cr~(6+),以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最  相似文献   

14.
利用HNO3(微波消解)-HClO4(恒温赶酸架)体系对海水进行消解,并使样品处于K3[Fe(CN)6]-(NH4)2S2O8体系条件下,采用原子荧光技术对样品中的Pb进行测量.在选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0 μg/L.20μg/L Pb标准液测量标准偏差为1.45,检出限0.19μg/L,回收率92.8%~106.5%.实验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推荐一种新的连续流动方法用于同时测定水中的硝酸根和氨,氨用邻苯二甲醛(C_8H_6O_2)试剂以荧光法来测定,而硝酸根则先在碱性介质中用三氯钛(Ⅲ)还原成氨,再进行测定。在碱性样品溶液中产生的氯气可用一个管状微孔滤膜 PTFE 进行分离。化学计量的亚硝酸根干扰本方法,但可用磺胺酸来掩蔽,硝酸根和氨的检测限(S/N=3)分别为1.8×10~(-7)和1.8×10~(-8)M。同时测定河水中的硝酸根和氨,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对内电解处理工序中Fe/C体积比、进水pH、不同曝气方式、停留时间及改性茶渣处理工序中进水pH、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电解工序:V(Fe)/V(C)为1∶1、进水pH为4、采用连续曝气方式、停留时间为3 h;改性茶渣工序:进水pH为8、室温下投加1 g改性茶渣、处理时间为3 h,总氰化物去除率可达82.15%,最终出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28.97 mg/L。  相似文献   

17.
为直接测定氰化物,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即在其它未污染的海水中使用一种氰离子选择电极法直接测定氰化物。当氰化物的含量很低时,氯化物的干扰较大,但是用测定低于20μg/l的氰化物时而得到的适当选择性校正值,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其影响。氰离子电极也适用于连续监测毒理学研究中氰化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氰化钾为目标底物来驯化活性污泥,使之适应并有效降解含氰废水,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在不同条件下氰化物的降解试验,测定了微生物降解氰化物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稀土冶炼废水回收无水硫酸钠/蔡英茂…(包头市环保科研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4,(6)一37~38环信X一7X757.3 9501165炼钢废水的治理与回用/罗振海(西安公路学院)声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一1994,10(4)一32一34环信TU一20X750.3 9501160高炉洗气含氰废水除氰方法研究一一气化分离与富集/钟超凡…(湘潭大学化学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4,13(4)一~317弓(4)一312环信X一87 用co:气体气化分离含氛废水中的氛,用乙醛等醛类吸收富集挥发出来的氰化氢而使氰得以回收。气化分离除氰后,水中残余氰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氰化物的测定方法中,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国内大多数采用酒石酸—Zn(NO_3)_2或Zn(Ac)_2预处理蒸馏法,也有采用磷酸—EDTA预处理蒸馏法,以去除高沸点干扰物,这种方法国内外都用来测定“总氰化物”,由于预处理方法不同,测定结果所代表的组分就不同,所以必须明确选定统一的预处理方法,我们对几种络合氰化物用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络合物分解率的比较实验。 一、酒石酸—Zn(Ac)_2预处理蒸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