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将料浆法粉状磷酸一铵装置干燥尾气处理系统由沉降除尘加喷淋洗涤流程改为文丘里酸洗除沫加文丘里水洗除沫流程,消除了沉降室的清理时间,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和除尘洗涤效率,使排放尾气中尘、氨、氟含量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复混肥生产含尘、含酸、含氟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加石灰水喷淋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除酸效率在95%以上,除氟效率在90%以上,且碱水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陈玲  吴子立 《环境保护》1998,(11):22-22
对复混肥生产含尘,含酸,含氟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加石灰水喷淋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除酸效率在95%以上,除氟效率在90%以上,且碱水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颗粒移动床脱硫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石灰石颗粒为脱硫剂、移动床反应器脱除二氧化硫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床气速和液体喷淋密度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子,其次为二氧化硫浓度和烟气进口温度,而床层下移速度(大于65mm·h-1)对脱硫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当液体喷淋密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脱硫效率随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喷淋密度大于临界值后,脱硫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净化的喷淋净化装置,并进行了效率、不同粒径颗粒物去除情况以及单级和累积效率的测试研究。并研究了喷淋量、雾滴粒径大小等对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及雾滴携带情况,对湿式喷淋净化空气中颗粒物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占臣  魏强  姚玉婷  刘杰 《环境工程》2012,(Z2):207-208
基于中式实验研究,介绍含氟废气采用二段式喷淋处理工艺技术,废气中含氟量从180~200g/m3降至2mg/m3;含氟溶液采用CaCO3-CaF2共沉淀技术,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达到1mg/L以下,喷淋水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喷淋吸收和旋流强化吸收的"联合效应"、重力场和旋流力场的"联合力场"作用原理,研制了脱硫除尘喷淋泡沫柱。分析了喷淋泡沫柱脱硫除尘过程及原理,考察了烟气SO2浓度、吸收液pH值及烟气在柱体中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O2浓度为866.1 mg/m3、粉尘浓度为1 077.2 mg/m3烟气经喷淋泡沫柱处理后,其脱硫、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0.9%和97.3%。  相似文献   

9.
应用改进的BCR法分级提取了硫酸生产过程水洗和酸洗流程中沸腾炉渣、沉灰渣和外排综合渣的氟形态,分析了3种硫酸废渣中总氟与各形态氟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的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沉灰渣总氟与酸交换态氟含量最高,外排综合渣次之,沸腾炉渣最少。相关分析显示,2种流程中总氟与酸交换态氟(水洗r=0.950,酸洗r=0.829),总氟与残渣态氟(水洗r=0.982,酸洗r=0.958),酸交换态氟与残渣态氟(水洗r=0.877,酸洗r=0.708),可氧化态氟与易还原态氟(水洗r=0.780,酸洗r=0.672)显著相关,表明它们相互间可转化。经t检验,2种流程中,残渣态氟可经酸交换或氧化还原反应被活化,总氟与各形态氟,可氧化态氟与易还原态氟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从气液传质的机理入手,将喷淋液分为喷淋液滴和喷淋液膜两种存在形式,进而基于双膜理论建立亚硫酸镁清液吸收SO2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新工艺过程建立亚硫酸镁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实验台进行脱硫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脱硫效率与实验脱硫效率吻合得较好,模型可用于脱硫工艺的模拟计算;在合适的液气比条件下,亚硫酸镁清液法脱硫工艺的脱硫...  相似文献   

11.
混合填料应用于生物滴滤塔脱除SO2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生物技术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出对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好降解作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降解菌,分别选用陶粒、活性炭、混合填料作为生物滴滤塔填料,进行脱除SO2气体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陶粒的活性炭混合填料在不降低活性炭填料塔脱硫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改善活性炭填料层的孔隙率,降低滴滤塔运行压降;随着入口浓度的增大,SO2的净化效率逐渐降低,在较短停留时间内,T.f菌不能有效利用喷淋液里的铁离子,双氧化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导致净化效果较差;在低喷淋密度时,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加,净化效率随之增加,但当喷淋密度过大时,净化效率反而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制药厂污水处理废气,设计了"喷淋预处理+干式过滤+吸附浓缩+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研究了采用碱液喷淋预处理时对去除效率和系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喷淋预处理对废气中H_2S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并能有效促进H_2S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喷淋过程本身对废气中的VOCs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对VOCs在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碱液喷淋还对催化剂硫中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条件下,喷淋液p H最佳控制点在9.5~10之间,既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又可保证活性炭起燃温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循环浆液喷淋系统,其通过优化母管布局,合理设计,最终达到均匀喷淋效果,提高浆液吸收效率目的;同时均衡了管道荷载分布,改善了吸收塔内受力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硫酸钠熔炼法处理废合金所得钴渣组成特点 ,通过氧化焙烧、酸分解、水解除杂、沉钴和煅烧等工序制取氧化钴。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 :NaNO3用量为钴渣量的 0 8倍 ,焙烧温度 75 0℃ ,时间 2 5h。盐酸分解、喷淋水解除铁、草酸铵沉钴和煅烧阶段钴的回收率 ( % )分别为 97 5、96 6、99 5和 99 0 ,使Co、Ta的回收率分别达到 92 78%和 85 %。  相似文献   

15.
本工程为浙江某太阳能电池企业新建两条生产线配套,废水量为400 m3/d,分成含氟浓废水、喷淋废水和清洗稀废水三类进行收集,其中含氟浓废水经二级钙盐沉淀除氟后,再与喷淋废水混合,经两段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清洗稀废水经pH调节后达标排放.总排口出水F-浓度稳定降至20mg/L以下,CODo降至500 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喷淋系统作为湿式电除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雾化效果优劣影响着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通过雾化性能测试,研究了雾化参数及其他工作条件对湿式电除尘器的电晕放电特性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湿式电除尘器的最佳工作水压为0.6 MPa,此时雾化效果最好。以燃煤电厂粉煤灰为尘源进行除尘试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尘效率随雾滴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喷淋量的增大而增大。当雾滴粒径为70μm时,除尘效率可达99.57%,能够满足燃煤电厂对细颗粒物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7.
搭建了蜂窝湿式静电除尘实验台,研究了不同清灰方式下湿式静电除尘的放电特性、除尘效率、分级效率.结果发现,喷淋清灰方式对颗粒物脱除效率最高,溢流清灰方式其次.为了避免喷淋产生的水雾对除尘效率的不稳定影响,着重研究了溢流清灰方式下,湿式静电除尘器比收尘面积、运行电压、烟气初始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比收尘面积和运行电压均可使除尘效率增加,通过观察颗粒物分级脱除效率发现,粒径段在0.5~1μm之间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当烟气含尘浓度达到较高值(442.85 mg·m~(-3))时,除尘器仍可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8.
硼铁合金烟气净化喷淋塔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平台,针对某硼铁合金厂烟气处理系统中现有设计参数及操作条件下喷淋塔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有无喷淋条件下的烟气流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分析了喷淋压力,烟气进口速度,以及液滴分布对气液流场分布的影响。较高的喷淋压力和较低的烟气速度有利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液滴的分布也影响着气液两相的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水洗除尘技术为基础,针对下喷淋洗涤净化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反传统的向上喷淋洗涤净化的理论及液滴二次细化技术,使洗涤液滴在净化段的运行停留时间得以成倍提高,洗涤循环液的消耗量大幅度降低,显著提高了净化除尘效率和可靠性,又降低了循环泵的运行电耗,综合技术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现有的用上、下喷淋的方式进行废气除尘处理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横向喷雾的理论和方法,该技术除保留和强化了水滴二次细化技术外,更避免了喷淋孔口易堵塞从而造成净化效果降低的技术问题,也使得对于喷淋孔口尺寸的设计变得更容易把握,更易规格化。同时,采用化学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将化学降尘剂注入喷雾水中,改善水溶液对粉尘的湿润能力,从而提高喷雾降尘效率。该技术的除尘净化效率高,运行可靠性强,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