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方法采用乙酸锌沉淀过滤-酸化吹气法预处理废水样,硫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化物。用增加抗氧化剂用量和降低pH值,抑制硫化物的水解、氧化,减少硫化银膜的腐蚀。用NH_4OH-NH_4Cl缓冲溶液控制pH值为10.5,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硫化铁作转化剂,通过难溶硫化物沉淀的转化,把废水中砷(V)、砷(Ⅲ)转变成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转化法”兼有离子交换法、硫化物沉淀法、铁盐凝聚法和中和法的共同作用。在较宽pH(2—10)范围内,含砷废水通过转化处理后,除砷效果好;废水中所含的Cu~(2+)、Cd~(2+)、Hg~(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亦可同时被除去。  相似文献   

3.
刘志斌  苏华美 《化工环保》2014,34(2):101-104
研究了煤及煤矸石中砷的释放特征。采用XRD技术对煤样中的主要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煤样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一定量的SiO2、TiO2、硫化物矿物和硫酸盐矿物。实验结果表明:煤中砷的赋存形态主要以残渣态和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在煤燃烧过程中,当燃烧温度为1 000 ℃时,1号矿井的煤样燃烧后灰渣中的砷含量为1.385 μg/g,砷的释放率为40.10%,2号矿井的煤样燃烧后灰渣中的砷含量为1.531 μg/g,砷的释放率为56.04%;在煤矸石的淋溶过程中,在淋溶液体积为100 mL的条件下,当淋溶液pH为5时淋出液中的ρ(砷)为19.27 μg/L,当淋溶液pH为7时淋出液中的ρ(砷)为7.78 μg/L。  相似文献   

4.
金中华 《化工环保》1992,12(6):370-370,351
用比色法测定水中砷浓度时,因预料不到其浓度高低,常出现试样砷浓度超过测定上限(0.5毫克/升)的情况,影响测定结果。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是采用少取试样、稀释后重新于砷化氢发生瓶中反应1小时、再测定吸收液吸光度的方法(简称甲法)。该法不但费时、费事,而且不利于大批样品的测定。根据多年应用甲法测定水中砷浓度的经验,我们探讨了一种改进的测定高浓度砷水样的方法,即在试样于砷化氢发生瓶中反应完毕后,将吸收液用氯仿进行定量稀释,再  相似文献   

5.
朱金安  陈云祥 《化工环保》2000,20(1):39-43,31
改进了用于水中硫化物测定的酸化-吹取-吸收预处理方法,对样样预处理条件及校准曲线的制作 进行了详细试验。该方法具有吹取完全,吸收安全、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纸上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力 《化工环保》1998,18(6):378-379
目前,水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和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采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时,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悬浮物和色度等干扰测定,为此,需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使得分析过程复杂,周期长。我们研究了用纸上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该法是用硫酸将...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微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砷是污染地面水的主要有毒物之一,在水质监测中,常被列为重点分析项目。微量砷的分析方法很多,本文根据文献报导及生产实践,提出了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测定水中微量砷的方法。该法简单,相对标准偏差5%左右,可直接测定水中0.1微克/升的砷。二、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酸度高砷高镉废水硫化回收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回收高酸度废水中的砷、镉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脱除废水中的SO2,将确定量的石灰加入脱硫废水中,过滤,分离滤液进入处理装置,即浸没式多头均布反应装置,硫化剂从进料管进入药剂分布室均布分散加入到分离滤液中,As3+反应生成As2S3,Cd2+反应生成CdS,过滤,回收砷、镉及其他金属硫化物,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水样中氰化物含量在1毫克/升以上时,常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为了消除干扰,测定前都须进行预蒸馏或吹气处理,因此测定较为费时。为了适应氨厂尤其是小氨厂造气废水氰化物的测定,根据氨厂含氰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采用硝酸铅除硫过滤,取滤液直接测定的方法,省去了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8,28(6)
一种高酸度、高砷、高镉废水硫化回收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回收高酸度废水中的砷、镉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脱除废水中的SO2,将确定量的石灰加入废水中,过滤后滤液进入处理装置即浸没式多头均布反应装置,硫化剂从进料管进入药剂分布室均匀分散加入到滤液中,与As^3+反应生成As2S3,与Cd^2+反应生成CdS,过滤,回收As2S32、CdS及其他金属硫化物,去渣滤液引入石灰中和曝气槽中中和、曝气,调整pH,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对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及煤在燃烧后砷的转化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煤的物理洗选、抑制煤中砷元素的挥发、气态砷吸附剂和污控设备协同脱砷等方面,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对燃煤电厂砷排放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控制砷排放的新思路,为今后脱砷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含砷试样的处理方法,及测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砷和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HNO3-HClO4消解液消解水样,断续流动进样,在KBH4-酸体系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砷和硒。在含浓盐酸2.0mL的介质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溶液5mL,在温度高于15℃时放置30min后,以15g/L KBH4溶液为还原剂,5%(体积分数)HCl为载流测定砷、硒荧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砷、硒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4%和2%,检出限分别为0.89μg/L和0.51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101.2%和94.0%~100.5%。该方法精密度高、测定结果稳定,达到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多水期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法对某在役炼化场地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炼化场地土壤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砷、钴、苯、苯并[a]芘、乙苯和石油烃(C10~C40),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铊、铍、铅、钒、镍、间/对-二甲苯和二苯并[a,h]蒽等;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钒、铊、钼、苯乙烯、苯并[a]芘、石油烃(C10~C40)、苯、硫化物、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钴、砷、镍、铍、铅、甲苯、1,2-二氯丙烷、乙苯、间/对-二甲苯、二苯并[a,h]蒽、氟化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本工作构建的特定场地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简捷有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微量氰化物的快速测定法。在 pH6.5—7.5的缓冲液中,以少量吡啶及乙醇作溶剂,以一定比例相混合的吡唑啉酮及双吡唑酮作显色剂,显色15分钟颜色迅速稳定。铁、铜、硫化物等重金属离子对测定干扰少,即使有干扰也可用1%的 EDTA 作掩蔽剂而予以消除。采用本法分析一般含氰样品(含 SCN~-的除外)无需进行蒸馏。对于电镀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本方法较为实用,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来进贤  金明虎 《化工环保》2018,38(3):328-332
采用铁盐沉淀-絮凝法处理某矿山低浓度含砷废水,研究了沉淀剂种类、铁与砷的摩尔比(铁砷比)、砷的价态、反应pH以及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与其他铁盐沉淀剂(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相比,高铁酸钾具有优异的除砷性能。铁盐对砷(Ⅲ)的去除率明显低于砷(Ⅴ)。砷去除率随铁砷比的增大而提高。反应pH对除砷效果影响显著。以高铁酸钾为砷沉淀剂,在铁砷比为12∶1、反应pH为5~7、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5~1.0 mg/L的最适条件下,废水的砷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出水中砷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金竹山火电厂锅炉干式旋风子除尘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以及电除尘器,水力冲灰方式排出的灰水,进行了灰水中砷含量测试,以及干灰的浸取试验,探讨了砷的分布规律,以及灰水中砷超标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十个协同实验室对三种不同含量的粉煤灰中的铜、镍、铬、锰、铅、锌、砷、镉等有害元素用相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通过对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计算出粉煤灰中微量有害元素分析方法的室内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以及分析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相似文献   

19.
用聚合硅酸铁处理砷化镓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制的聚合硅酸铁(PFSiC)对砷化镓生产中的含砷废水进行混凝处理。试验考察了硅铁比、熟化时间、PFSiC投加量、出水pH等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与常用铁系混凝剂的除砷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硅铁比为0.5:1、熟化时间为5d、PFSiC投加量为7~9mg/L、出水pH为6~8时,砷去除率达98.6%,除砷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铁系混凝剂,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胡斌 《化工环保》2014,34(2):114-118
介绍了有色金属行业中含砷废弃物的两种处理技术——资源化和稳定化-固化的研究进展。从含砷的烟灰、废水及废渣3个方向对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含砷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可得到As2O3和砷酸盐产品,但砷产品品种有限,应开发新的资源化途径和砷产品。此外,综述了含砷废弃物的稳定化-固化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铁盐稳定化优于钙盐稳定化,特别是臭葱石形式的沉淀具有稳定性高、堆存时间长和无需再固化的优点;对比了包胶固化、火法固化及熔融固化3种固化技术的特点,其中水泥包胶固化法的成熟度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