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工作的初步分析,提出了我国目前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存在的诸如灾害地貌系统、灾害地貌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灾害地貌防治系统的优化、灾害地貌防治效益的评估以及灾害地貌预测预报和危险区划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指出了在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2.
灾害地貌专家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灾害地貌专家的建造原理与方法,阐述了灾害地貌专家知识的分类分级方法,讨论了灾害地貌专家系统中知识表示的基本原则和知识库中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以及推理机的设计和推理规则的构造原理与方法。系统采用压缩编码方式存储各种地学专题图形和遥感图像数据,具有与图像的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图像显少自动制图功能。该系统可以对灾害地貌过程进行专家级的预测和评价,并对灾害地貌的综合治理与区域规划提出几种可  相似文献   

3.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传甲 《灾害学》2000,15(4):13-18
探讨了“广义灾害”提出的必要性,给出了它的定义。讨论了广义灾害,灾害、祸和灾害链的分类,共性和个性,以及它们在事物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广义灾害、灾害链的结构,破坏作用、直接损失量,放大作用和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简略地讨论了防治灾害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西气象灾害的孕育环境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陕西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水文、天气气候等不同角度分析了陕西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抵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蒋庆丰  游珍  徐刚 《灾害学》2003,18(1):82-86
根据对重庆城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地貌灾害的分析研究,认识到其地貌灾害的成因及变化趋势,即时间上的周期性、空间上的分散性、地域上的转移性,并针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地质地貌灾害与防灾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彦蕊 《灾害学》1999,14(1):33-38
河北省是我国地质地貌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人类生态学角度,研究地质地貌灾害的成因与分布,并强调通过调整人类活动,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斜坡地质灾害链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灾害链原理,分析地质灾害漫长链式灾变规律,指出原始地形地貌在地质构造演变及气象水文影响、地震作用和人为作用下形成的环境是导致斜坡地质灾害链的源头因素,崩滑流灾害链中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使链的延续成为可能。运用熵权理论对斜坡地质灾害链源致灾因素进行探讨,找出链式灾变规律的主要源头因素,为源头致灾因素的工程治理及防护措施等断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泥石流及其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泥石流性质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导致对其学科性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纵观近70年来与泥石流发展有关的学科,通过对50余部代表学科成熟度的中外学术教材和专著的透视可知,地貌学是孕育泥石流的母学科,在泥石流这一学科生长点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新兴的灾害学与其结合得最紧密,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灾害地貌学或称地貌灾害学,泥石流学科性质即定位于此,本文虽是仁者见仁,难免管中窥豹,其目的旨在引起同行的讨论和争鸣,以促进泥石流学科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玉琼 《灾害学》1990,(2):19-22
本文从分析自然灾害的定义、种类入手,论述了灾害链、灾害的群发性及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并就自然灾害的综合区划、影响评价和预测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链式理论的单灾种向多灾种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涛  肖盛燮 《灾害学》2012,27(3):19-21
从灾变链角度出发,以灾变链式理论的八种链式形态为依托,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复杂输入和自身内部结构关系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系统的单灾种模型,并推演出多灾种模型,反映各灾种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影响,探讨单灾种向多灾种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各灾变链致灾因子所具有的能量是灾变链式阶段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防灾减灾策略,为单灾种和多灾种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泥沙灾害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具有链锁式反应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泥沙灾害链.阐述了泥沙灾害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并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泥沙灾害为例,对其链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泥沙灾害中隐含的渐发特征和强次生灾害特征,泥沙灾害链是研究泥沙灾害过程规律和特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泥沙灾害与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分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泥沙灾害是泥沙在其侵蚀、输移和沉积运动发生变异时产生的特殊灾害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通常的气象灾害、水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泥沙灾害有着自身的分类系统和分级规则.泥沙灾害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从而获得不同的分类结果.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泥沙灾害特征及泥沙圈与其他圈层相互关系的考虑,从强度和破坏程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泥沙灾害系统的分类方法,获得了较为完备的泥沙灾害分类.在泥沙灾害分类分级的基础上,还研究了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分级.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可以从受灾体和致灾体两个角度采用单指标和分级分类两种方法进行划分,但采用分级分类法更能体现出泥沙灾害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泥石流与危岩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每年由其造成的损失占到所有地质灾害的一半以上,针对典型地质灾害的链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大意义。从典型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过程入手,将灾害过程视为链式过程,将人为的工程防护治理措施视为断链过程。一个完整的链式过程包括致灾环、激发环、损害环和断链环。致灾环主要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质因素构成,激发环主要是由暴雨、地震、冰雪融水等非地质因素构成,损害环是由灾害发生后形成的灾害损失构成,断链环则是指工程治理与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冯凯  徐志胜  王丽 《灾害学》2006,21(1):1-7
可视化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灾害空问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和时空分析,而且为灾害的防治、应急管理和工程论证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解决灾害实验的危险性和不可重复性的最佳途径。本文在综述灾害防治手段及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灾害的定义和特征,论述了灾害的分类与分级方法,研究了孕灾环境、承灾体和致灾因子的成灾模式,提出了灾害空间的涵义。在灾害本质解析的基础上,提出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的概念,并论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灾害的研究,正在变为一门热门的学科.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举例来回答"什么是自然灾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则干脆对此避而不谈.显然,如果对"自然灾害"这一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如果人们只热衷于提出各种概念模型,热衷于案例分析,则"自然灾害学"就很难上升为一门科学内核清楚的学科.从分析定义的本质人手,梳理出下定义的4条规则,指出了现有5个自然灾害定义的不足之处,建议了一个自然灾害的基本定义,并用它分别对<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的13种自然灾害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7.
文传甲 《灾害学》1995,10(3):37-43
本地区为季风型、山地型和中纬多灾型的混合型多灾区,有七类32种大气灾害、五类28种大气灾链。在本区,受灾的面积和人口、死人、经济损失和灾种之最,皆推大气灾害,尤以旱灾类最重,其次是暴雨类。从主导的灾害类型、类、种的角度,将本地区划分成2大区、9区、12亚区和5小区。近500年来,大旱、大涝平均每22.2年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8.
于良巨 《灾害学》2021,(1):13-17
我国温带风暴潮灾害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沿岸,其中莱州湾沿岸是频繁发生的重灾区。以识别莱州湾沿岸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组成为研究目标,通过2次典型灾害事件分析了温带风暴潮灾害的成因、发生及其演化规律等问题,进而识别了温带风暴潮灾害链发生过程中的灾害类别及相应致灾因子,根据致灾过程提出了5种灾害链条,最后区分了不同行业灾害损失中主要致灾因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对温带风暴潮灾害链的预警及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情景驱动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次的增加与巨灾效应的不断涌现,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然而,由于人们对"风险"认识的不全面与不系统,导致了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与技术水平的停滞不前。"风险是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的一种未来情景"是我们对"风险"的诠释。据该定义可知,风险不仅仅只是着眼于过去,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来;风险不再只是历史灾难的统计,而是未来不利事件情景的分析。因此,"情景分析"成为风险研究的一项新手段,它不仅摒弃了传统方法仅着眼"过去"的局限性而实现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合理过渡的研究思路,而且摒弃了传统方法仅限于因子统计分析的局限性而实现系统分析的研究理念。以"情景分析"为技术手段,提出了情景驱动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对风险研究思路与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