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其科学性也在不断增强.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射阳县环境监测站的实践,对如何搞好县级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对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正确处理企业环境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环2呆机构的关系,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与监测部门的关系,企业环境保护与工作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污染源监测是各级环保监测站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各级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测,远不能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因为污染源监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仅靠环保监测站是完不成的.因此,如何适应环境管理要求,保证污染源监测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既要依靠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监测管理,还要了解职工思想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的工作和实践,尤其是经过"三讲"教育之后,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虽不是万能的,但是不做思想政治工作却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5.
明确监测站职能摆正发展方向──学习国环监142号《决定》的一点体会杜逸伦(江苏省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技术资料,对弄清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作出了贡献。近二十年来,环境监测站在运行机制方面,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搞好哈密地区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哈密地区环境监测站于1990年12月主持举办了污染源监测技术培训班. 该班旨在为全区各厂、矿企业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污染源水质监测分析技术培训.使学员学习掌握监测技术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实验室基础、上报数据等,为今后进行的污染源监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搞好水污染事故监测,对于促进污染源的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水污染事故的现场监测难度较大,其监测结果,又是事故处理的依据,如何及时、准确地确定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乃水污染事故现场监测的关键.一、必须及时确定污染物首先,对水污染事故的监测要立即进行.由于水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关于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权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是搞好监测工作的关键,实施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科学监测水平和人员素质,开展自动监测仪器以及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的研制、开发或引进,要特别重视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大幅度提高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关系阐述了环境监测的地位、作用,监测为管现服务的内容,监测科研的方向及各类监测机构的职能关系.上述问题皆属关系到监测站发展、建设的大事,欢迎各级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对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及环境监测管理的含义、内容、对象及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探讨,以不断深化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完善环境监测管理,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必须要跟上和适应日益深入发展的环保和经济改革形势,因此,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方法,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监测工作活力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八八年开始,我站以改革总揽监测工作全局,逐步实行“四制一服务”,即站长负责制、任务承包制、岗位责任制、分配浮动制、努力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通过半年多的初步实践,我们认为搞好站长负责制是改革监测管理的首要和关键,实行站长负责制,就是要树立站长在监测站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全权地位,我们是从上中下三方面来树立站长的中心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是直接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环境监测工作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环境要素物质成分的浓度和总量,为环境保护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不断地提高监测分析质量,加强监测分析工作的质量管理.一、日常监测和分析测试工作的一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明确了做好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前提条件;并从现场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状况、现场监测准备、现场监测仪器日常管理、现场监测工作、数据、报告审核等5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如何加强质量监督,提高现场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随着环保事业同步发展,已走过15个春秋,这是创业的15年,发展的15年,环境保护事业的每一发展、进步无不洒下了监测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创造性的劳动。 15年的实践是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监测站在环保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监测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评价这支队伍,如何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聪明才智?如何不断提高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环境管理内容和要求及商品经济市场的冲击?无疑,监测部门应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高认识,深化改革。而作为环境监测的主管部门则更有义务与责任关心监测的发展,建设,及面临的困难,制定积极的方针,政策,提出宏观的指导性的意见,引导基层解决存在的问题。 陈纲琦同志的《浅析环境监测的活力与动力》一文以江苏省环境监测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监测站面临的形势作了分析,阐明了观点.文中所涉及的问题是监测部门比较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深入探讨,以求相互沟通,统一认识,促进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柴文琦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监测工作会议后,到江苏省视察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在苏州市作了重要讲话 分别在南通市和常州市进行了座谈、研讨,并对环保系统的干部、职工就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第四次监测工作的精神作了指导性讲话,柴站长在江苏视察、调研期间所作的多次讲话精神,归纳起来就是要理解和处理好十一个方面的关系,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关系;环保局职责和监测站职责的关系;环境监测工作方针巩固与提高的关系;污染源监督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的关系;环境监测与监测科研的关系;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与为“八项制度”服务的关系;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与环境监测“六项制度”的关系;环保系统监测站与行业、企业监测站的关系;提高监测队伍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关系;提高监测能力与提高监测效果的关系;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与提高监测管理水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上述十一个关系,就一定能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监测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实际;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这个指导思想已提了多年了,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测与管理脱节的现象。因此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向,探讨和研究环境监测如何适应监督管理和宏观管理的需要,提高监测和管理水平,仍然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烟尘浓度的测定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测试前,应深入现场,对被测的生产设备、除尘装置、排放烟尘的性质及烟道位置、尺寸等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制定监测、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大厂地区大企业高度集中,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环境的历史、现状及变化情况,开发利用微机是监测信息现代化管理的最佳方法,但在四级站尚未普及微机管理的情况下,面对监测资料数量大、测点多、类别、项目各异的实情,如何发挥监测资料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笔者尝试通过编制累年簿的方法,对环境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二、编制方法目前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和性质,可分为: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和特种目的监测.我们主要从事的是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特种目的监测(委托性监测).每类监测可兼有气、水、声、尘等项目中的一个或几个.编制累年簿,不受监测类别、项目的多少和时间长短的限制,可以根据现有资料的不同状况分别进行累积统计.具体编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和目标环境监测,尤其是污染源监测唯一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服务.具有我国特色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有七项直接与污染源监测有关,其重要性由此可见.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由单项管理向综合整治,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过程中,污染源监测正在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市在“三同时”监测验收以及排污申报工作中对重点污染源的有问题单位的排污申报材料进行有计划的复核监测,正是实现污染源监督监测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企业环保工作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改革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当前企业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