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 Sr/86 Sr)i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3.
马庄山金矿区位于星星峡一卡瓦布拉克地块、古生代岛弧东段北侧活动大陆边缘,有多种火山宕、次火山岩和侵入岩,而与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海西中、晚期次火山岩。该矿区次火山岩有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隐爆角砾岩(简称花岗质岩)和辉绿岩。因此,在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着重对次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该矿区花岗质岩为高硅富钾贫铝钙碱性同熔(1)型花岗岩类,岩浆源区来自中下地壳;辉绿岩则为富钠碱性正常型基性岩类,岩浆源区来自下地壳。前者含Co、Pb、Zn、Sn、As、Bi、W、Mo、An、Ag、Tc等元素较高,有重要找矿前景;后者含Ba、Pb、Zn、Tl、As、Bi、Au、Ag、Tc等元素较高,也可为成矿提供物源。这些认识,对该区次火山岩特征、性质、成矿关系和构造背景,以及进一步找矿都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东山门火山构造洼地的燕山晚期火山—侵入杂岩由I型和A型组成,它们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上有着明显差异,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母岩浆。本区下白垩统朝川组(K_1 C)的火山岩为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与燕山晚期的侵入岩都是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同空间、大致同旋回形成的。但来源于各自独立的岩浆房,而且熔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矿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体系之莲花山深大断裂带,矿体受断裂控制,呈脉状产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火山岩层间滑动带。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是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热液来源与花岗岩关系密切,是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放牛沟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早元古代晚期的火山作用无明显的直接联系 ,矿床和华力西早期后庙岭花岗岩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矿床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 ,部分来自上地壳。后庙岭花岗岩以I型为主 ,并兼有S型特征。成岩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地壳同熔岩浆 ,有部分火山~沉积岩系的同化重熔物质加入。 (87Sr) / (86Sr)初始化比值0 .70 5也表明成岩物质以深源为主。后庙岭花岗岩物质来源的双重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牛沟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双重性———以下地壳为主并兼有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花岗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76-284
继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地区发现并查明了世界最大的钨矿之后,近年来在江西省浮梁县朱溪地区又发现了具有世界级资源潜力的钨铜矿。通过分析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隐伏成矿花岗岩的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学特征、围岩蚀变、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探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朱溪花岗岩具有密切关系,朱溪花岗岩既不同于S型花岗岩,也不同于I型花岗岩,这种壳幔混杂与地层叠覆—壳层同熔型岩浆系列的过渡成就了朱溪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一) 火山岩系与正常沉积岩系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使以火山岩系而论,陆相火山岩的堆积又不同于海相火山岩。由此可见,在地层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它们各自的特殊性。陆相火山岩系主要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各种超浅成次火山岩体、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间隙期的洪积、坡积碎屑岩、火山宁静期的河湖相沉积组成。由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火山岩系的堆积方式随火山活动形式的不同亦有变化。火山活动受上地幔与下地壳内岩浆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制约。它在堆积物中表现为岩石化学成份的变化和岩石组合特征的差异等。以此为主要标志,可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一些旋回。旋回之间具有对比性。  相似文献   

9.
粤东花岗岩类的SiO_2、K_2O及ALK值偏高,Al_2O_3、Fe_2_O_3、FeO及MgO偏低,ANKC值、Na/K比及CaO、Na_2O含量介于华南改造型花岗岩和同熔型花岗岩之间;负铕异常明显,轻稀土显著富集,中稀土(Tb—Tm)略有亏损;铅同位素高于地幔铅和下地壳铅同位素组成,略低于华南中生代上地壳铅同位素组成;锶、氧同位素具正相关关系,不相容元素比与其他元素间无相关关系。其岩浆起源于上、下地壳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由上地壳物质及侵入其中的幔源物质组成,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未发生过明显的分异结晶一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套长石是指 K 长石被斜长石所包围或者相反。它们通常是浅成和半深成花岗岩及安粗至流纹质火山岩的成分。对于火成岩中的套长石已提出四种成因:附生(Tuttle 和 Bowen,1958),出溶(Gates,1953),交代(McDowell,1978)和熔蚀(Stull,1978)。每一种成因意味着有一个不同的岩浆史。因此,套长石的鉴定和正确解释,对了解岩浆作用是至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安徽南部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就长江中下游不同成因类型的岩浆岩地质、岩矿、地球化学方面的有关资料作一些补充,估算了成岩压力、温度、氧逸度、水逸度,并对其成因、演化和成岩时所处的构造环境,进行再认识,提供华南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块在碰撞前后挤压、拉张交替情况下各型中酸性侵入岩的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2.
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是油气地质勘探中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以表格形式概括了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考虑到源岩有机质性质及岩性对成熟度评价的影响,除了选用镜质体反射率之外,在反射率受抑制和缺之镜质体的情况下,也应开展多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  相似文献   

14.
作者等在张八岭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针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等岩层内普遍发育的矿物拉伸线理.砾石压扁拉长定向排列、S1与S2两级面理构成的交线和褶纹线理构造进行了专门测量与研究。然后,依据所测数值分别作了线理平面分布图和产状综合统计图;据图示和综合产状统计、解析.再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分别论述每一种线理构造发育特点、产出状态、优选定向组合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动力作用方式及线理构造最终定位机制。并通过对线理构造系统研究.理顺了它们形成的先后序次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西坡中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火山喷发特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大兴安岭西坡地区发育的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放回,自早而晚依次为:晚侏罗世的塔木兰沟族回、上库力旋回和早白垩世的伊列克得旋回。不同旋回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岩浆起源、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等方面,不同族回火山岩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别。火山岩为深部作用和过程的产物,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区中生代发生的剧烈的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发育火成岩的生油层中 ,微生物和热解作用导致生油岩有机质形成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对火山矿物中的金属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溶剂和迁移介质 ,特别是能促使其中的过渡金属活化和溶解。这样造成与火成岩共存的生油岩内过渡金属含量显著增加 ,一些过渡金属是有机质成烃演化良好的催化剂。同时火山和热液活动还能向生油层提供过渡金属元素 ,从而使与火成岩共生的生油岩油气生成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贵阳市大山洞岩-土剖面为例,通过对土层及其碳酸盐岩母岩在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等显微特征方面的研究,分析碳酸盐岩母岩的成土过程为:母岩在风化作用过程中,碳酸盐类矿物被溶解随水流走,难溶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等残留下采,铝硅酸盐类矿物经分解并最终形成粘土矿物、褐铁矿、三水铝石、硬、软锰矿和蛋白石(最终变为玉髓和石英),上述矿物堆积下来形成土层。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主要为煤和暗色泥岩。本文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三方面对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煤的TOC含量在50%以上,暗色泥岩TOC含量在0 6%~1 5%之间;有机质母质类型较差,属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气源岩;整个济阳坳陷的C P地层处于成熟 高成熟阶段,Ro值在0 6%~1%的范围内。分析表明,区内C P煤岩总体上为较好 好的烃源岩,暗色泥岩基本上为中等 较好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山区 ,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诺尔特地区石炭纪火山岩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 ,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 ,主要是酸性陆相火山岩。火山岩岩浆起源于诺尔特地区中地壳位置 ,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痕量元素协变关系、皮尔斯元素比值、元素丰度关系及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 ,石炭纪火山岩具有明显的部分熔融成岩机制的特点 ,而结晶分异作用特点不明显 ,无混合作用特点的显示。石炭纪火山岩为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康滇地轴东缘岩石与铅锌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康滇地轴东缘不同时代岩石及不同含矿层位铅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并加以对比。认为本区地壳演化的不均一性及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反映在不同时代岩石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不相同 ,继承性差。本区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于以前报道过的呈W型 ,而是一种新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含矿层位铅锌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其参数类似 ,与岩石差异明显 ,说明主要成矿物质不来自基底及盖层岩石 ,而来自深部 (上地幔 ) ,并且是在同一个成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