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有机热载体清洗剂,尤其是在线清洗剂进行模拟清洗试验,同时试验研究了在线清洗对有机热载体的影响,评估其清洗效果和对锅炉及传热系统安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近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锅炉清洗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目前,有关锅炉清洗的安全技术规范TSGG5003-2008《锅炉化学清洗规则》和DL/T794—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仅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锅炉化学清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传热系统由于其介质及结垢和清洗特点与以水为介质的锅炉有很大的不同,现有技术规范对其并不适用。另一方面,有机热载体锅炉通常没有检查孔,而且检验时一般难以将锅炉系统内的有机热载体排放出来,无法通过常规检验方法,对锅炉内表面的结焦、积炭、油污粘附等状况进行检验。因此,判定有机热载体锅炉是否需要清洗,以及对清洗效果的检查确认需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采油一厂的油泥为研究对象,用热化学清洗的方法,分别对比了单一组分、双组份的清洗效率,同时对清洗温度、固液比及清洗方式等清洗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单组份清洗剂中,无机型清洗剂硅酸钠的清洗效率最高为92.48%;有机类清洗剂司班80的清洗效率最优为92.83%。复配清洗剂中,LAS硅酸钠=1 2时的清洗剂效率可达95.08%。清洗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固液比为1 10时的清洗效率可达到最优;清洗效率随清洗等级增高而变大。在最优条件下,加热温度为90℃,固液比为1 10,采用二级清洗,清洗效率可达96.58%。  相似文献   

4.
<正>4.5质量指标和试验方法标准表1规定了未使用有机热载体注入系统前的验证检验项目。为了防止不合格有机热载体对锅炉及传热系统的危害,很有必要对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验证试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该产品型式试验测试报告中确定的质量。标准表1规定的验证检验项目为:运动粘度、酸值、残炭、密度,由于《有机热载体》标准中新增加了水溶性酸及碱指标,在验证项目中也相应增加"水溶性酸及碱"一项指标。所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有机热载体炉的介质变质与运动粘度的关系,对比了四种有机热载体运动粘度的检测方法、仪器试剂、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测量精度偏差,得出结论:折管式快速运动粘度仪测量准确度高,测量重复性好,测量时间短、使用方便,容易清洗,完全满足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和GB/T 11137-1989《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的对有机热载体检测重复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我国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安全状态,统计与分析有机热载体锅炉的相关安全事故。通过对我国近十多年来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事故案例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合理、详细地分析引起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事故可能的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因素。指出有机热载体锅炉事故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有机热载体锅炉事故的特点,从而为预防、遏制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事故提供有用的理论、实践依据,对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理论全面研究有机热载体锅炉运行安全隐患的各种相关因素,对有机热载体锅炉和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分析。根据有机热载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劣化原因和危害机理,研究在用有机热载体监测指标的变化关系,对在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风险监测、风险评价,为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积碳是有机热载体炉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为预防有机热载体炉火灾事故,分析国内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相关控制原理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积碳层厚度检测方法。搭建一个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系统,试验提取不同厚度对应的超声导波的截止频率、跃迁频率和群速度这3个表征参数,同时对比这3个参数随积碳层厚度变化时的关系。结果表明:可用超声导波的群速度与积碳厚度的单调性变化规律来检测积碳层厚度,并通过空管中的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拟合试验论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指出后续工作的关键是开发此检测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9.
<正>1标准制定的依据和意义GB 24747—2009《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标准化计划20075360-Q-469由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负责制定的。有机热载体是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有机物质的统称,包括被称为热传导液(Heat Transfer Fluid)导热油(Hot Oil)、有机传热介质(Organic Heat Carrier)、热媒(Heating Medium)等用于间接传热目的的所有有机介质。近年来,我国应用有机热载体传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应用行业越来越广泛。多年的实践表明,有机热载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有机热载体系统的安全运行。当有机热载体发生过热、氧化或受污染时,如果未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会导致有机热载体品质的快速劣化,造成传热恶化,受热面结焦并引发传热系统的各种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传热,浪费能源,而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当有机热载体温度≤100℃时,有机热载体氧化不明显;当有机热载体温度超过100℃时,随着热载体温度的升高,有机热载体的氧化速度明显加剧,最终导致有机热载体迅速失效。因此,《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1条明确规定:膨胀器内有机热载体的温度不应超过70℃,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机热载体因超温而氧化失效,形成残碳沉积于管壁,恶化传热效果,烧坏受热面管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机热载体炉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有机热载体在高温运行状态下容易因氧化或过热而变质,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在锅炉受热面上炭化结焦,造成传热系统的隐患,其不仅影响传热,浪费燃料,而且易烧损炉管,导致爆管或产生裂缝引发泄露,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此文对有机热载体炉在制造安装使用中存在的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加装"二级过滤装置"可缓解有机热载体热裂解后形成焦垢,同时强化有机热载体的清洁度,延长了有机热载体及热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可降低爆管事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有机热载体锅炉在用检验及油品化验的周期性,无法保证锅炉炉管内壁油品结焦而导致锅炉炉管爆管的危险。通过对炉管管束外壁壁温的计算分析,利用铠装测温仪检测炉管管壁壁温,实现锅炉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有机热载体锅炉被广泛运用工业生产当中,但由于制造、使用以及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有机热载体炉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有机热载体炉常见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国内有机热载体炉能效测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促进有机热载体锅炉能效测试的准确性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某使用单位一起有机热载体的劣化情况,针对该有机热载体的劣化现象,结合使用单位的现场状况和日常管理情况,从多方面对引起有机热载体劣化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及防范措施,以促进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安全、经济运行,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循环泵是用来产生动力,强迫有机热载体在有机热载体炉、用热设备及其管道系统中液相流动的机械设备,是有机热载体炉液相供热循环系统的心脏。但目前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改造、甚至安装监检及定期检验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循环泵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忽视其功效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有机热载体炉是采用导热油、联苯、熔盐为导热介质的锅炉,它具有工作压力低传热温度高,行运平衡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由于我国有机热载体炉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实践对有机热载体锅炉焊接质量作出持续改进,提高有机热载体炉运行安全可靠性,逐步达到和国际接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有机热载体锅炉定期检验报告结论中允许使用参数的给定,是由锅炉及其系统、有机热载体三个方面的综合安全性能所决定的。锅炉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锅炉本体,只以锅炉本体的安全性能来定性检验的结论,而忽略了系统和有机热载体安全条件的限制,从而造成检验结论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笔者通过对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GB 23971—2009《有机热载体》及GB 24747—2009《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的学习,案例的总结;建议在锅炉定检结论给定允许使用温度时,必须综合锅炉、系统和有机热载体的安全条件的限制,确保锅炉能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仅供同行之间工作经验交流、学习、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20.
对有机热载体锅炉节能降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