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事故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核电厂面临的积存的低中放固体废物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和时间的困境,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放射性风险,深入探讨了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废物处置责任划分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公司、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核电厂面临的固体废物积存量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但无法送交处置的困境,通过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出现处置困境的深层原因是废物处置责任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核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合理、安全的处置各类放射性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各国已建或在建了许多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这些设施的信息分散在各国的官方报告中。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将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大量资料,总结了世界核反应堆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3年);介绍了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发展概况:分析了世界各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1年);并对我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提出建议。为我国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放射性废物处置,有的放矢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对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废物处置库是一个受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复杂系统。在多种因素中,地质环境中的水对废物处置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重分析阐述了地下水的辐射分解作用以及水中核素迁移这2方面对地质处置库造成的影响。地下水是将核素带入生物圈的载体,能够引起核素迁移;另一方面,地质处置库所形成的强放射场能促进周围的地下水辐射分解,加速工程屏障氧化侵蚀。指出了我国目前有关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泰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成功地并网发电,大亚湾等另一批核电站也将惊续建成发电。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核废物管理过程中,地质学研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后阶段涉及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这—环节,地质学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纵观整个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研究环节中:固化体的矿物学研究,回填材料的矿物学研究,处置介质的岩石李、矿物学研究,库(场)选址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6.
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省级放射性废物库———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已建成并通过国家级验收,现已投入运行。该工程由国家环保局、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8246万元,经过2年建设完成。该工程的运行使用使吉林省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能够得到安全储存,标志着吉林省辐射管理工作进入新...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废物库是国家公益性环保设施,目前包头放射性废物库的源库内已贮存603枚废放射源,已超过原设计能力.加强废放射源库的管理,保证废源库的安全运行,有效地避免公众遭受放射性危害,对减轻地区放射性污染,保障地区辐射环境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宁靖  王进学  汪霞  陈峰 《环境保护》2005,(1):39-40,45
城市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目前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城市固体放射性废物库处于整改阶段(退役、新建、改扩建)。本文作者基于参与固体放射性废物库建设及退役工作体会,就城市固体放射性废物库设计和运行中的有关问题(设施配置、安全措施、废物库退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是保障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处置场所在地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是取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的一种方式。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放射性废物处置补偿的法规体系及补偿研究实践,并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的补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现状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包括与废物产生、预处理、处理、整备、贮存、运输、处置和退役相关的各项行政与技术活动,是从废物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放射性废物安全是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深层地质处置是处置高放废物的可行方案之一。高放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强,核素毒性大,半衰期长(100 a)等特点。而吸附性弱、扩散能力强的关键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库中的迁移特征成为地质处置库选址的安全性评价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文章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粘土岩地质处置研究的工作进展,并从核素种类、粘土类型、具体迁移研究方法、研究设备和迁移所用拟合的数学模型开发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中国高放废物粘土岩地质处置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废物管理是包括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在内的各项措施。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废物对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危害,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例如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的废物管理主要是对乏燃料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废物都是非超铀废物。其他方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通常包括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设施,依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属于核设施范畴,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按照《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申领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等.我国现有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数量多,现状和特点不尽相同.当前,部分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存在范畴划分不明确、许可模式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实际情况,简要梳理和探讨其许可方式.建议独立场址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统一纳入核设施管理范畴并申领核设施安全许可证;核设施配套建设的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依据主体核设施的差异实施分类许可管理为宜.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对其管理的最终步骤.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通过与IAEA近十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较,分析了中国低中放近地表处置场现行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式,并对中国近地表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导报》2003,(22):39-39
放射性废物收贮 一、放射性废物收贮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二、放射性废物收贮的服务范围与内容 江苏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只收贮在江苏省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论述了内蒙古包头放射性废物库现状、扩建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概况,通过对库区、库外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放射性处于一般环境水平,废物库运行20多年来,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整治工程的建设,达到了预期治理要求,废物库运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为消除辐射环境安全隐患、确保各个领域核技术应用的安全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安全监督管理和运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以海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为例,分析目前我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和优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4,(2):60-60
国务院日前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提出,为控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各级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投资,3年投资149.2亿人民币,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安全贮存和处置。按照“规划”,全国应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  相似文献   

19.
谢运棉 《环境工程》1991,9(5):57-59
<正> 3.2.2 中低放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低放废物,由于其来源广,数量多,涉及面宽,处置问题也更为急迫,更为人们所关心。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中低放废物处置库的环境影响程度。所讨论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库建在山顶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具有高增容性的特点,带来了废物处置的压力;针对高增容的处理现状,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减容处置技术的研究重点——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热等离子体技术以及高温熔融固化技术,并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应用难点以及各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放射性废物热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