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对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新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四大问题.针对重大危险源涵盖种类仍不齐全的问题,提出将重大危险源从能量和物质两个角度划分,即标准涵盖的危险源种类应加入危险能量重大危险源;针对临界量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以死亡半径作为分界点,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的方法,使确定出的临界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量;针对重大危险源单元范围划分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计算,以火灾爆炸事故破坏范围中的财产损失半径来定义单元覆盖距离的方法;针对缺少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方法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国内较为流行的几种重大危险源分级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多种分级方法结合的组合式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爱香 《安全》2014,35(4):51-52,55
正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是企业预防重大事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目前,危险化学品企业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的标准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则是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尽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都有各自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3.
陈凯伟 《安全》2013,(11):37-38
正1危化品最大存量取值问题目前,不少安监部门和安评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存量存在意见分歧,主要争议是是否该考虑充装系数、储存系数。不考虑的依据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2〕44号)中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关于存量的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存量按数量最大的原则确定。对  相似文献   

4.
王芳 《安全》2012,33(10):35-38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和储存场所需要的危险物质越来越多,造成的潜在危险也越来越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1993年8月5日,我国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5年11月13  相似文献   

5.
通过剖析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法规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和各种技术支撑机构3个角度指出目前这些依据在长输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将长输管道纳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急迫的;结合长输管道的储运特点,探讨了引入当量辨识单元、当量危险物质或有限元分析方法来完善长输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差异,以汽油和液化石油气为例,分别选择池火灾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模型计算事故后果,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说明了修改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并结合制氢装置实际对企业前期开展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结论进行分析,提出辨识结论及监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和石化项目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我国和欧美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几方面问题。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控制程序;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不足;部分法规对一般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要求过高,重点不突出;某些安全监管提法相互重复、混乱;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界限不清晰;缺乏安全监察程序、指南,安全监察落实不到位;对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认识不足。在吸收、借鉴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良好做法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快重大危险源的立法工作,在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时应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重大危险源管理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和修订了一批重大危险源相关的法律、规章、文件、标准等,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汇总并分析了国家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规范化的基于内容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础、框架和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该方法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管理,能够提高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大意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不仅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事故预防和控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更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然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分级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密度和人员密度,并给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计算的原则,以《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级标准为标准,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这样进行危险源分级时,可将周边环境中可能波及到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考虑进去,使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分级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系统、有效的安全监控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文中给出了针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全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整体实施流程,提出了重大危险源危险与风险评估的重点,探讨了重大危险安全与自动化监控的三层构建框架和工作过程,研究了安全系统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相独立的监控方式,给出了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但我国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各级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互不兼容,形成信息孤岛。本文研究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和需求,提出目前最急迫的是数据标准类规范。通过对安全监管政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的分析,应用全程一体化精细建模方法基于重大危险源政务模型提取了基础数据元,并研究了基础数据元与基于XML的数据交换规范的编制。  相似文献   

15.
重大危险源区域风险评价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目前重大危险源事故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城市区域高风险,阐明了进行区域风险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监管的必要性.现有区域风险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两个主流,分别为基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方法和基于风险补偿的方法.概要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程序和最终得到的区域风险效果图,对比分析了两种区域风险定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最后从区域规划阶段、运作阶段和应急阶段分别提出了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的对策,并阐述了重大危险源区域风险评价和监管的保障机制,以期能够对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的规划和监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排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将风险管理领域中风险排序的概念引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提出了基于事故情景发生概率和造成死亡人数的风险评估和排序模型,并给出了基于统计分析的事故发生概率、基于死亡半径的死亡人数的确定方法。对某开发区的20个重大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评估和排序,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风险产生了明显的细分作用。研究成果对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确定重大危险源重点监察和管理的优先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许多重大事故教训表明要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与外部脆弱性目标之间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距离。目前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监管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上位法的支撑,未纳入城市规划控制程序,缺乏专门的安全防护距离标准,事故隐患企业搬迁难,以及公众参与不足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城市发展的压力,政府监管的缺失,部分企业盲目扩建、改造,周边区域违规开发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问题涉及到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开发单位、公众以及政府四个主要利益相关方,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土地资源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公众安全需求提高之间矛盾下的必然结果。在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综合性策略和针对新建项目和现有企业的措施建议,目前解决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防护距离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将危险化学品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安全控制纳入城市规划许可程序中,以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协调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要求,结合监控的概念,分析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内涵。通过分析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中的地位和职责,提出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的架构,分析了企业端和政府端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