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镰刀菌12号固定化细胞降解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镰刀菌12号的培养基中添加氰化物作诱导剂,可显著地提高酶活力,经海藻酸钙固定后相对活性为89.66%。 比较了自然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某些性质,两种细胞反应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35—45℃。反应最适pH值为8.0—9.0。固定化细胞较自然细胞热稳定性明显增加。 固定化细胞柱连续处理浓度为500ppm和1000ppmCN-,流速分别为30ml/h和15ml/h,当进水CN-500ppm,连续运转90h,出水CN-<10ppm。  相似文献   

2.
热带假丝酵母314号固定化细胞分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比较了三种生长培养基对热带假丝酵母314号细胞分解苯酚活力的影响。在以苯酚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酶活力较高,125mg湿细胞一小时可分解苯酚5425.8μg。用3.0%的琼脂固定化后,固定化细胞酶的相对活力为44.4%。诱导能显著地提高固定化细胞的酶活力,最适的诱导时间为12—18个小时。 2.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的某些性质。两种细胞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37℃;反应的pH范围均在3.5—11之间;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稍差;Cu~(2 )和Zn~(2 )对自然细胞的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CN-明显抑制两种细胞酶活力。 3.固定化细胞装柱后连续处理浓度约为150ppm的苯酚溶液,20天内的出水酚浓度平均为0.29ppm,在此条件下固定化细胞的半衰期为11天。 4.连续处理苯酚过程中,固定化细胞所丧失的酶活力可以通过再培养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对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应用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以PVA浓度为12%(w/v),细胞浓度为2%(w/v)最好,pH对固定化操作过程影响不大。固定化细胞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活性与其自然细胞相似,最适温度为30—40℃,最适pH为7.0;在pH 6.0—8.0温度25—40℃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脱色活性,以及好的热稳定性;在连续一个月的印染废水脱色试验中,停留时间小于3.0h,脱色率均可维持在70—80%。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降解活性艳红X-3B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用于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液。比较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和固定化细胞的某些性质,2种细胞的反应最适温度均为30-40℃,固定化细胞的反应最适pH值范围较宽,为7.5-9.4,热稳定性较好。Cu(2+)对2种细胞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比较聚集-交联固定化细胞和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细胞的脱色能力,前者比后者酶活力较高,半衰期长,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阳宗海中光合细菌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原湖泊阳宗海中分离筛选出功能优秀的6株光合细菌,用海藻酸钠进行包埋。探讨了其自然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菌体数量和不同染料浓度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种细胞的最佳脱色时间为24h,最佳温度为25~45℃,最适pH为6~9,在最佳脱色条件下固定化细胞的脱色能力比自然细胞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Pt/C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对pH=3的60mg/L酸性红B溶液进行双室电解,8V下电解80min后,酸性红B溶液在阴极室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2%和66.8%,而酸性红B溶液在阳极室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3.3%和56.6%,表明O2能在阴极室还原为H2O2和.OH来氧化降解酸性红B.通过红外光谱和GC-MS对酸性红B在阴极室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出20种中间产物,包括14种酯、3种酸和3种含—NO2或N—OH基团的物质,给出了酸性红B染料在阴极室的可能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筛选出的四种结构相似的醌类氧化还原介体对酸性红B厌氧脱色的促进作用,并以催化效果最佳的蒽醌-2-磺酸钠为醌介体模型,探讨了醌介体催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降解路径。在35℃中温厌氧条件下,采用间歇批量实验法,测定不同体系中醌介体催化酸性红B脱色效果。结果表明:①在酸性红B浓度为150mg·L-1,醌介体浓度为0.16mmol/L,反应时间为4h时,结构相似的四种醌介体均可促进酸性红B脱色,反应效率提高了1.62.4倍,其大小顺序为AQS>2,7-AQDS>AQDS>α-AQS;②AQS在催化酸性红B降解过程中与传统厌氧微生物降解路径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平菇漆酶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对平菇菌种831和予6两菌种所产生的漆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都在60℃,最适反应pH都在3.0,对831漆酶进行除酚和固定化脱色的研究表明,在最佳除酚条件下50℃,pH5.0,反应3h,对25mg/L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24.4%,在所研究的不同固定化材料中,以尼龙网为材料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对50mg/L的活性艳蓝脱色率可达游离酶脱色率的76%,重复应用4次脱色率没有降低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平菇漆酶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对平菇菌种831和予6两菌种所产生的漆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它们的最适反应温度都在60℃,最适反应pH都在3.0,对831漆酶进行除酚和固定化脱色的研究表明,在最佳除酚条件下50℃,pH5.0,反应3h,对25mg/L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24.4%,在所研究的不同固定化材料中,以尼龙网为材料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对50mg/L的活性艳蓝脱色率可达游离酶脱色率的76%,重复应用4次脱色率没有降低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偶氮染料酸性橙Ⅱ、吩嗪染料中性红和三苯甲烷染料碱性艳蓝BO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工业染料。通过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产处理这3种染料,对其脱色效果、反应动力学、降解效果及降解路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放电电压10 k V、频率50 Hz、载气(空气)流速0.8 m~3/h、液体流速60 m L/min、染料溶液体积500 m L、浓度200 mg/L,放电处理60 min时,滑动弧等离子体对染料溶液的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酸性橙II、中性红和碱性艳蓝BO的脱色率分别为84.1%、72.7%与89.7%。3种染料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中碱性艳蓝在前30 min的脱色速率最快,可达0.0631 min~(-1),远大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而后30 min的反应速率均明显放慢,低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的同期脱色速率。滑动弧等离子体对3种染料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不高,经过60 min的处理降解率分别仅为27.4%、37.3%和28.2%。最后,通过降解过程中的UV-Vis色谱变化对3种染料的降解路径作了初步推测,即等离子体先破坏染料的发色体系与共轭体系,随后发生开环反应,最后再降解为小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首先正确估计样品BOD5浓度范围,并测定稀释水的溶解氧,然后根据稀释倍数公式计算3个适当的稀释倍数.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省时、可靠,适用性强,能够确保BOD5样品分析一次成功.在BOD5样品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述复垦土地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复垦土地的经济评价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进行了复垦土地经济评价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探讨,目的是为了完善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主要土壤对钴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我国几种土类对钴吸附的研究表明,在平衡钴浓度不很高的条件下,土壤对钴的等温吸附表现为直线型,吸附量有明显的从南到北增加的趋势.通过修正竞争吸附方程对pH-钴吸附量曲线的描述,揭示出影响我国土壤对钴吸附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粘土矿物类型,其次为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随着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的增加;其吸附强度增加.可变电荷高的土壤对钴吸附受pH的影响非常明显.永久电荷为主的土壤则不然.低的土壤pH可抑制铁锰氧化物对钴的强烈吸附.  相似文献   

14.
低能耗低成本排气消声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郧 《环境工程》2000,18(3):39-41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汽车的排气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 ,弄清了不同参数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设计 ,使新消声器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广东银岩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矿床晕及矿体晕特征,分层次提出找矿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出银岩锡矿床找矿信息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大气治理各方法中,催化转化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述了铁矿石(催化剂)对CO催化转化的实验研究过程,并制得一种优化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性能:空速2×104h-时,150℃CO转化率达90%,200℃CO转化率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腐殖酸的光解及过氧化氢对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腐殖酸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光解除去腐殖酸的可能性,利用大于290nm的模拟日光辐照,探讨了大骨节病病区、非病区腐殖酸和泥炭腐殖酸的光解过程和光解机理及过氧化氢对其光解的影响,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腐殖酸水体系的总有机碳(TOC)含量降低,pH值下降,过氧化氢可以促进腐殖酸的光解,其光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计算了不同来源腐殖酸光解的速率及光解半衰期,发现土壤和泥炭腐殖酸比大骨节病病区饮水中腐  相似文献   

18.
唐尚坚  王伟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2):23-25,34
通过对某制药厂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结合其废水流量,工艺流程,原料投入等情况,分析了废水排放规律,找出排污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际调查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在分析比较国内煤泥水处理典型工艺的基础上,指出提高选煤厂煤泥水闭路循环工艺可靠性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天然水体痕量金属有机络合参数直接滴定法测定的动力学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1:1络合滴定反应的动力学影响公式,并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几种因素对滴定平衡时间的影响,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