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震讯     
《防灾博览》2006,(4):27
2006年6月21日00时52分572秒,在甘肃武都、文县间(北纬33.1度,东经105.0度)发生5.0级地震。2006年6月21日20时34分51.1秒,在尼科巴群岛(北纬7.0度,东经92,4度)发生6.5级地震。2006年6月25日05时14分58.6秒,在米那哈沙半岛(南纬4.0度,东经123.5度)发生6.2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震讯     
《防灾博览》2006,(6):17-17
2006年11月13日16时02分46.1秒,在南海(北纬20.8度,东经120.0度)发生5.1级地震。2006年11月15日19时14分17.6秒,在千鸟群岛(北纬46.6度,东经153.3度)发生8.0级地震。2006年11月18日19时08分47.1秒,在南海(北纬20.8度,东经119.9度)发生5.0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震讯     
《防灾博览》2006,(1):13
2006年1月2日14时10分48.3秒,在南桑威奇群岛东(南纬60.8度,西经21.4度) 发生7.5级地震。 2006年1月3日06时13分45.0秒,在斐济(南纬20.0度,西经178.2度)发生7.1级地震。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10月23日当地时间17时56分日本新潟县发生7.0级地震,日本气象厅测定为6.8级。震中位置:北纬37.3度,东经139.0度,震源深度33公里。  相似文献   

5.
震讯     
《防灾博览》2007,(1):14
2006年12月24日01时28分23.9秒,在台湾宜兰东北海中(北纬24.8度,东经122.3度)发生5.0级地震。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18.8秒,在南海(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级地震。2007年1月13日12时23分26.5秒,在千岛群岛(北纬46.4度,东经154.3度)发生7.9级地震。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1,(2):20-23
据中国国家地震俞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在位于宫城县以东的西太平洋国际海域(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发生了9.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震中距仙台约19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  相似文献   

7.
震讯     
《防灾博览》2006,(2):27
2006年2月23日06时19分09.6秒,在莫桑比克(南纬21.1度,东经33.2度) 发生7.5级地震。 2006年2月26日10时13分54.0秒,在青海治多与西藏交界处(北纬35.5度, 东经89.8度)发生5.5级地震。 2006年3月28日04时08分28.1秒,在汤加群岛以西(南纬17.3度,西经  相似文献   

8.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7秒,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发生里氏7.7级特大地震。地震中心位于通海县高大乡五里村,东经102.35度、北纬24.06度,震源深度仅134米。主震后发生5—5.9级余震12次,引起严重滑坡、山崩等破坏,受灾面积达4500多平方公里,造成  相似文献   

9.
四川德昌县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川德昌县虎皮弯沟、凉峰沟和凹米罗沟为凉山州安宁河一级支流茨达河的3条支沟,泥石流危险度依次为0.49,0.65和0.45,分别属于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泥孑亍流易损度依次为0.79,0.82和0.81,分别属于高度易损、极高易损和极高易损的泥石流沟;泥石流风险度依次为0.39,0.53和0.37,均属于高风险泥石流沟,容易造成较大的泥石流灾害损失。2004年8月24日,因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3沟同时暴发泥石流,给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丁巨大损失。建立了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方法,对这3场泥石流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价。针对此类严重灾害的高风险泥石流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建议,以减少和避免重大灾害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8日当地时间8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度,东经73.6度)发生7.8级强烈地震.波及印度,阿富汗、印尼等国。地震给巴基斯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约有8.6万人在地震中遇难,10多万人受伤,330万人无家可归。重创后的火区重建需要50亿美元和10年时间。印度官方统计.印控地区死亡约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灾害损失等级划分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方法。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新疆“96.7”洪水灾度等级划分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了新疆“96.7”洪水灾害中部分地州市模糊灾度等级序列及其隶属度。结果表明,在自然灾害等级划分中,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科学、实用的灾度等级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估指标的模糊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影响地震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地震震级、烈度、人口密度等因素与某些震害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建筑物的地震破坏程度与其它风险因素的关系。筛选出了地震灾害模糊风险分析指标———震损度DA(其用于风险评估的指标值为 (da) 0 )。给出了一种多变量信息分配算法的公式。在建立因果律模糊关系矩阵时 ,以归并、排序的方法解决了自变量在其样本空间组合后的重叠与错序问题 ,并简化了矩阵运算。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震损度指标值 (da) 0 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震讯     
《防灾博览》2005,(6):19-19
2005年11月15日05时38分55.3秒,在日 本本州以东海中(北纬38.2度,东经144.7度)发生 7.1级地震。 2005年11月26日08时49分38.6秒,在江 西九江、瑞昌间(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 5.7级地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气候风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减产率〉5.0%界定灾年,分析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小麦灾年发生的风险概率、平均减产率和变异系数,及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的区域比较风险度、减产度和变异度。基于以上3个区域灾年减产率的比较指标,得到了区域比较气候风险指标;利用区域比较气候风险对中国小麦生产进行了分区论述,同时得出了小麦总产量损失与播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小麦单产只有一般中度相关,而与比较气候风险基本不相关的关系,并指出了区域比较气候风险指标与防灾减灾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1 2月 30日 0 7时 1 7分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发生M 4 1地震 ,其宏观震中为 33°2 0′N ,1 1 6°0 2′E ,震中区为一长半轴近 1 0km ,短半轴约 6 5km的近北西西向椭圆 ,面积约 2 0 0km2 ,震中区烈度为Ⅴ度。本文记录了本次地震震中区的地震烈度并对考察结果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17日16时19分30.5秒,在印尼爪哇地区(南纬9.4度,东经107.4度)  相似文献   

17.
通用森林火险级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火烧试验,研究出来一套包括火险等级、火行为与火烈度等的完整系统.用公式R_0=aT bV ch-D计算日燃烧指标R_0(米/分)。此方法曾于1991年5月试用在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得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几种化学物质对番茄幼苗耐低温弱光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叶期番茄为试材,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_2、甜菜碱和ALA(5-氨基乙酰丙酸),用人工霜箱进行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观测、计算冷害指数,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结果表明,CaCl_2、甜菜碱和ALA等几种化学物质能够提高番茄幼苗的耐低温弱光能力,其中CaCl_2的适宜浓度为0.4~1 mmol/L,甜菜碱的适宜浓度为2.5 mmol/L,ALA的适宜浓度为30mg/L。  相似文献   

19.
火灾预测的模糊马尔柯夫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学鹏  徐志胜  冷彬 《灾害学》2006,21(3):27-32
火灾发生并不是一个严格马尔柯夫随机过程,而是一个“近似具有马尔柯夫性”的模糊马尔柯夫过程。本文在对我国55年火灾统计资料“相对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模糊马尔柯夫理论和方法,建立我国火灾相对变动模糊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所属状态,进行火灾预测。2005年我国火灾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148,表明模型具有相当高的预测精度。对我国2006年进行预测,得到火灾相对变动状态等级为微降,我国2006年的火灾发生率与2005年相比降低了0~0.1,火灾频数约为212347~235941起,预测结果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燕 《防灾博览》2007,(4):44-44
近几年来.普洱市境内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如2005年1月26日.普洱市思茅区5.0级地震:2006年1月12日.普洱市墨江县5.0级地震;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发生后.市、县地震部门在地震现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震部门的每一名地震工作者.不需要通知都会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听候安排投入到地震现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