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污泥焚烧残渣中重金属总量、形态分布及浸出毒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厌氧消化污泥与未消化污泥焚烧残渣中Cd、Pb、Cr、Zn的浸出稳定行为,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污泥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d、Pb、Cr、Zn的含量明显低于未消化污泥;污泥经焚烧处理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总体上都是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移,这一趋势厌氧消化污泥更为明显;在重金属浸出方面,只有未消化污泥在600℃焚烧5 min1、5 min的残渣中Cd的浸出浓度高于标准允许值1 mg/L,其余均低于标准值。  相似文献   

2.
二污染极其在垃圾焚烧中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二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并就在垃圾焚烧中如何控制二的产生及焚烧后残渣、飞灰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二恶英污染及其在垃圾焚烧中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二恶英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并就在垃圾焚烧中如何控制二恶英的产生及焚烧后残渣、飞灰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二噁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并就在垃圾焚烧中如何控制二噁(口英)的产生及焚烧后残渣、飞灰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本厂化工残渣焚烧炉是1975年从日本三井造船公司成套引进的,焚烧工艺流程包括残渣、残液焚烧、气体冷却、静电除尘等处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残渣与有机污染土壤的混合焚烧实验,分析了炉渣、烟气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含量及浓度,明确了残渣焚烧的适用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在一段炉焚烧温度600~900℃、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烟气停留时间≥2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的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少部分进入到尾气中,多环芳烃含量极少,大部分被焚烧破坏和尾气净化设施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残渣掺入量为30%条件下,尾气排放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深圳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焚烧飞灰作为研究样品,对飞灰的含水率、堆积密度、压实密度、重金属形态分布、基本元素组成、矿物相成分、重金属浸出毒性以及腐蚀性等11项物理化学特性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飞灰的Pb浸出浓度超标,浸出pH=12.86,属于具有腐蚀性和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根据Tessier的5步连续萃取法,该飞灰的重金属形态可分为5种,其中Cr主要以可交换离子态和残渣态存在;Ni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74%;Cu、Cd和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它形态的浓度分布相对均匀;Hg和As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结果说明,在酸雨条件下,飞灰中重金属形态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增加重金属的水溶性和活性,对环境造成二次危害。  相似文献   

8.
徐国虎 《环境保护》1992,(11):40-40,17
一、概述在使用焦化重质苯和焦油脱酚酚油生产古马隆——茚树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残渣(约占焦炭产量的0.7‰,常称作古马隆残渣,下同).马钢焦化厂现年产生量1000多吨,已往该厂将此作为工业废渣,不是贱卖焚烧就是随水外排,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该厂自1991年起直接用于生产工业萘、洗油和工业甲基萘等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沈阳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小型流化床对污泥进行焚烧,利用布袋和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对细颗粒物进行收集,研究焚烧温度、污泥粒径、CaO的添加量对重金属赋存特性和细颗粒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7.2研究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残渣态变化最为明显,Cd、Cr、Cu、Pb和Zn 5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增幅均在15%以上,其中重金属Cd的变化最为明显,残渣态增幅高达29%.随着污泥粒径的增大,矿物质和焦炭颗粒的破碎程度减小,最终以矿物质和焦炭破碎为来源的一些粒径较大的细颗粒物数量增加.此外,总体上重金属的赋存形态随着粒径的增加向着稳定的趋势发展.在焚烧过程中CaO是可以作为颗粒之间良好的粘合剂,促进细颗粒物之间的成长和团聚.随着CaO的添加,细颗粒物聚并成了一个更大的球状颗粒整体.  相似文献   

10.
垃圾焚烧已确定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垃圾焚烧设施352座,焚烧设施规模331442吨/日,人均焚烧量67. 05kg/人·年,年焚烧垃圾9321. 5万吨,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34. 3%。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比,仍有26. 00万吨/日的焚烧设施建设任务尚未完成。各省区市建设进度不一,差异较大,江苏在人均焚烧量、焚烧占比这两个指标方面全国领先。与欧盟相比,我国整体人均焚烧量差距较大,但焚烧处理比例已超过欧盟,江苏的焚烧比例(68. 0%)已经超过芬兰(58. 6%)和丹麦(52. 9%)。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焚烧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8焚烧处置残渣明确规定,"危险废物等离子体、高温熔融等处置过程产生的非玻璃态物质和飞灰"判定为危险废物.为降低危险废物焚烧飞灰的生态环境危害,并期望对其进行更好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国际前沿的玻璃化技术对危险废物焚烧飞灰进行处置,制备得到玻璃态物质,即玻璃体.结果表明:①焚烧飞灰掺杂不同比例的高岭土、SiO2、CaO后,可形成符合玻璃体烧制条件的CaO-Al2O3-SiO2系统,经过2 h 1 400℃高温熔融,几种不同配料比的玻璃体均可形成无定型的、微观表面平滑的结构.②玻璃体对Zn、Cr、Pb、Cd和As等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固化作用,采用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测得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焚烧飞灰.③采用Hakanson公式中潜在生态危害模型对焚烧飞灰及玻璃体进行风险评价显示,几种玻璃体的RI(潜在生态危害风险指数)均在50~100范围内,呈中等风险,低于焚烧飞灰(299.34).④效果最优的玻璃体的碱度(CaO/SiO2,质量分数)为0.3,呈现浅绿色且质地透明的外观形貌,它对Zn、Cr的浸出浓度分别为0.12、0.05 mg/L,但均未检出Pb、Cd、As,远低于焚烧飞灰浸出浓度及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中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浸出限值(Zn、Cr、Pb、Cd、As浸出浓度限值依次为100、4.5、0.25、0.15、0.3 mg/L),该玻璃体的RI为60.05,远低于焚烧飞灰的299.34.研究显示,采用玻璃化技术对焚烧飞灰进行处置后,焚烧飞灰可形成无定型的玻璃态结构,碱度为0.3时,玻璃体的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且潜在生态风险最低,为最适用于焚烧飞灰玻璃化技术的调控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工艺页岩气钻井岩屑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页岩气钻井岩屑的处理效果,对重庆市某区域典型页岩气钻井岩屑处理后产生的水基残渣和油基残渣进行采样,系统分析钻井岩屑经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前后其特征污染物(重金属、PAHs及石油烃)的残留水平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解析与回转窑焚烧结合工艺对油基钻井岩屑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优,热解析与回转窑焚烧结合工艺、单一热解析工艺、热解析与电解结合工艺均可有效去除油基钻井岩屑中的2~4环PAHs以及石油烃中的轻质组分,3种工艺对钻井岩屑中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72.5%、95.3%、93.0%,对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90.0%、93.9%、93.2%.采用固液分离+压滤脱水的方式处理水基钻井岩屑,会导致重金属(Cr、Ni、Cu、Zn、Pb、As)和2~4环PAHs在水基残渣中的累积.处理后水基残渣和油基残渣中重金属、PAHs和石油烃含量均未超过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标准限值,重金属和PAHs含量均满足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要求.研究显示,经热解析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后,钻井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可得到有效去除,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物化污泥的性能,追踪了铝盐在绍兴污水处理厂物化处理、污泥脱水、灼烧等过程中的转移.研究结果表明物化污泥带负电,可以采用阴离子PAM脱水,其热值比较高,高位热值达2300kJ/kg,理论分析表明污泥含水率小于53%时,可以实现污泥的燃烧,污泥焚烧后产生的残渣含铝达到25%,可以回收利用,每10万吨污水产生的物化污泥可以回收至少1吨的无水硫酸铝,表明物化污泥是一种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资源,对产生的有关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废旧物资回收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若干进展,如热分解技术、焚烧回收、残渣利用等,并提出发展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的问题,以控制二英、燃烧效果、残渣处置为关键目标,从二英控制机理、工况设计、设备选择和残渣处置等焚烧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燃室、二燃室的最佳温度分别为850~870和1000~120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s,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湍流程度的雷诺数大于1×104,当雷诺数大于5×104时,焚烧效率更高;急冷装置在180~550℃时烟气停留时间应小于1 5s,布袋除尘器最佳工作温度为120~150℃;残渣、飞灰和底渣中的w(PCDD DFs)(以TEQ计,下同)应分别小于1 0,0 3和0 5ng g。当底渣中的w(PCDD DFs)高于0 3ng g时,则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6.
裔兆军  严金龙  丁成 《环境工程》2012,30(4):80-82,126
电镀污泥的安全处置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改进的BCR和Sposito顺序浸提法考察了不同温度(200,400,600,800℃)焚烧电镀污泥残渣中重金属Cu、Ni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焚烧处理具有显著的减量化效应,重金属铜的残留率为98.6%~90.3%,高于镍(88.6%~76.3%),残渣中的Cu、Ni重金属呈现出富集效应。形态分析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形态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实现了不稳定态向稳定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和重庆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飞灰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不同粒径下飞灰中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结果表明:广西垃圾焚烧飞灰中含有5种重金属,且都是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重庆垃圾焚烧飞灰中Cr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Zn、Cu和Cd以醋酸可提取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具有较大的潜在毒性,毒性较强的Pb只以醋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提取态两种形态存在,危险性非常高,Mn以可还原提取态为主要存在形态。两地飞灰中含量较高的重金属元素都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趋势。随飞灰颗粒粒径的减小,各重金属浸出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相比之下,重庆的垃圾焚烧飞灰中Zn、Cu、Pb和Cd的含量和浸出量都高于广西飞灰。广西飞灰中各粒级的飞灰中各元素浸出量均不超标,而重庆飞灰各粒级的飞灰中Zn、Pb和Cd的浸出量严重超标,表明重庆飞灰属于典型危险废物。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研究了萃取-焚烧工艺在蒸发残液焚烧处理中的应用.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水油体积比为5时,将含30 g·L-1氯化钠、1 g·L-1对硝基苯酚的模拟废水剧烈振荡1min,静置10 min后进行萃取,一级萃取效率和二级萃取效率分别为97.12%和99.89%.随着水油比的升高,一级萃取效率和二级萃取效率都有所下降,但是经过二级萃取之后,有机物的萃取率均在99.00%以上.废水中的氯化钠对萃取效率有提高作用,当氯化钠浓度从60g·L-1升高到200 g·L-1时,一级萃取效率和二级萃取效率分别从94.76%和99.82%上升到97.53%和99.92%.正辛醇的萃取效率较乙酸乙酯低.经过萃取脱盐的有机相,蒸发回收有机溶剂后得到有机物残渣,有机物残渣与有机废水蒸汽一起进入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当焚烧炉的温度从700℃提高到850℃时,有机废水蒸汽单独焚烧的焚烧效率从86.34%上升到99.96%,而有机废水蒸汽和有机残渣混合焚烧时的焚烧效率则从90.16%上升到99.99%.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干化焚烧、简单填埋2种污泥处理方式进行综合性能评价,获得了2种处理方式的环境、资源、经济及其综合性能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环境方面,污泥填埋工艺呈现出高潜值,人体毒性和固体废弃物为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人体毒性对焚烧环境影响的作用较大。在资源消耗和经济成本方面,污泥干化焚烧较高。各指标权重相同时,污泥焚烧技术的综合性能优于填埋,且经济成本对干化焚烧的综合性能作用最大,而环境性能对填埋的综合指标的影响较大。随着环境要求的提高,干化焚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粒径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毒性浸出及生物可给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化学性质和粒径分级毒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美国EPA的毒性浸出程序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欧盟危险废物鉴别浸出标准(EN12457-2)、逐级浸出程序SEP(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与体外模拟实验方法 PBET(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对不同粒径的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焚烧飞灰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a、Si、Al、Mg、Fe、Na和K;58.7%的飞灰粒径分布在38~106μm,粒径小于150μm的焚烧飞灰占总量的90%以上.重金属Cu、Pb和Cd等在各粒径飞灰中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可交换态较少.TCLP结果证实,除As和V外,Zn、Cu和Pb的浸出量随飞灰粒径的减小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粒径在38~106μm下Zn的浸出量最大为547 mg·kg~(-1),而采用欧盟浸出标准,所有粒径飞灰的重金属浸出量都较低.PBET实验中Zn、Pb、Cu和As的浸取浓度分别达3 270、339、335和16.8 mg·kg~(-1),其结果显著高于TCLP重金属浸出量,说明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于人体具有潜在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