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司机 有位老外在长沙坐出租车,司机开车快如闪电,把他吓得心惊肉跳,牙齿咯咯作响。  相似文献   

2.
下蛋 某公共汽车起点站停着一辆待发的汽车。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人。  相似文献   

3.
安全三宝     
安全帽 戴上你.进入工地 责任便从心中油然升起  相似文献   

4.
安全三宝     
安全帽 戴上你,进入工地 责任便从心中油然升起 每天管的都是烦心事 大多还是一些鸡毛蒜皮  相似文献   

5.
《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扩大了原条例的适用范围,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标准,加大了对未参保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  相似文献   

6.
寿宁廊桥记     
崇山峻岭中的寿宁县,最富有文化魅力的是其农耕时代的交通代表作:廊桥。 我最早知道的廊桥,是在美国小说《廊桥遗梦》一书中读到的。异乡的故事从廊桥引发,幽幽的情意缠绵在桥头,留下深刻的浪漫印象。其后,又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上,看到优雅的汴水虹桥。这桥的结构与贯木拱廊桥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体系中一项基础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国国家层面的立法中,仅有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第三章对“劳动合同”进行过初步的规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已不能满足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此外,各省市自行出台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造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地位的降低,易引发不同地域在法律规定与适用上的冲突与混乱。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国家级权威性、统一性和时效性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基础性劳动关系的需要,而且也为《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为整个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林静 《劳动保护》2007,(5):46-47
日前,本刊记者就《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改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罗时 《劳动保护》2011,(3):70-73
"临界期"上演"同命不同价"被质疑一些媒体的舆论指出,应做好新《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旧《条例》之间的过渡工作。因新《条例》与旧《条例》在工伤赔付标准方面的差距较大,在实施的"临界期",尽可能避免"同命不同价"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相比旧法,新<消防法>主要从八个方面作了重要修订: 一:确定()工作原则:即"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刘文龙 《劳动保护》2005,(11):59-59
这些年,企业对《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讲得不算少,但有的企业在生产工作中落实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单位在贯彻执行过程中,没有找准与本单位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切入点,或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原则,执行起来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2.
咨询热线     
《中国劳动科学》2004,(6):59-60
  相似文献   

13.
司机与违章 西安,北京,上海的司机违章被交警抓住后,据说反应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6,(6):F0003-F0003
泉州画院专职画师,1953年生于泉州,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画册。作品先后入选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曾获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书画艺术节铜奖、银奖,日本第53届、第56届国际文化交流书道展览会银奖、金奖等。部分作品被中国粉画艺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15.
赵苏启 《劳动保护》2010,(11):36-37
2010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明确了煤矿企业做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取代了原劳动部于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以下简称《办法》),并在该《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然而,笔者在认真研读《条例》后却发现,《条例》的个别内容仍有待进一步解释和明确。本文仅就工伤认定案件中“工作场所”的有关规定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除名.依据国务院1982年4月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8条的规定.是指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企业对该职工有权予以除名。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是指依据《劳动法》第25条“劳动者有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实施后以及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都没有相关规定废止《条例》。  相似文献   

18.
苏志 《劳动保护》2003,(6):18-18
《工伤保险条例》与《职业病防治法》有密切的联系。《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强调对职业病的防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二是职业病防治的最终落脚点,必须立足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关于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对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受害者(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法律只作了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面对如何补偿权益的损失没有具体规定。如《职业病防治法》第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千年封建礼教重男轻女思想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妇女在享受政治权利、文化教育、劳动、婚姻家庭、财产等权益方面始终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近年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我国法制的日益健全,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她们的各项合法权益不断得到保障和加强,然而历史的影响难以迅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本栏目部分问答来自各地作者的来稿。由于劳动保障立法各地的一些实施细则规定不尽相同,仅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