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黄海中部E2柱样沉积物来源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示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分析了南黄海中部E2柱样的∑REE、∑LREE、∑HREE、∑LREE/∑HREE、δEu和δc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0年来南黄海中部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可能均受相同来源控制,稀土元素分布具上陆壳特征.南黄海中部E2柱样和中国东部上地壳的稀土分布模式一致,而与深海沉积物的稀土分布模式相差较大,反映了黄海沉积物和中国大陆壳的亲缘性.近200年来沉积物的δCe和δEu变化不大,且其平均值与上陆壳基本一致,说明近200年来源区的氧化-还原条件和酸碱性可能变化不大,稀土元素主要是由大陆岩石风化和搬运而来,而不是海水提供的.高场强元素丰度及其特征比值的变化幅度不大,与中国东部上地壳一致,指示中国大陆岩石的风化产物是黄海沉积物的主要源区.∑REE与TiO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指示稀土元素与TiO2一样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物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辽东元古宙大陆型裂谷带内层状硫化物矿床中伴生的电气石岩稀土元素特征。含矿建造内的电气石岩具有REE总量低,较强的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稀土 元素属(LREE/HREE))N>1.3的富集型,为热水沉积的产物。纹层状电气石岩的REE研究证明,成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份的深源。  相似文献   

3.
对南海4个典型断面(18°N,10°N,6°N,113°E)75个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沉积物具有相对较低的稀土元素(REE)含量(平均∑REE为128 ppm)、高的轻重稀土比(LREE/HREE)、弱的Ce负异常和中等Eu负异常,REE关键参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REE与Al2O3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CaO呈明显的负相关。陆源和生物碳酸盐源是本区沉积物的两个主要来源。较低的Eu/Eu*和(Gd/Yb)N比值以及类似上地壳的REE配分模式,表明本区沉积物的源岩主要为后太古宙的长英质岩石。东部次海盆比西南次海盆的沉积物具有更低的LREE/HREE比值和更高的Eu/Eu*比值,指示有年轻火山岩(如吕宋岛弧等)产物带入到南海东部和南海东北部海域。  相似文献   

4.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 ,岩石化学成分纯净 ,硅质矿物含量 95%以上。岩石贫微量元素 ,但富Ba、As、Sb、Ag、U元素 ;稀土元素总量低 ,Ce呈明显的负异常 ,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 ;δ30 Si值变化范围为 0 .0‰~ 0 .7‰ ,δ18O值变化范围为 2 0 .1‰~ 2 3 .6‰。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为介于热水沉积与生物沉积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茅台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茅台地区的116个表层土壤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稀土元素(REE)含量。利用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稀土元素(REE)含量、分异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ΣREE平均含量为287.1μg/g,高于中国大陆土壤(186.8μg/g)和地壳中(207μg/g)稀土元素丰度;轻稀土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大;在成土过程中Ce呈现正异常,Eu呈现负异常;六种主要土壤类型稀土元素含量分异规律为: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石灰土>黄壤>黄棕壤;研究区表层土壤稀土总含量空间分布起伏变化较大,表现为局部相对高值、低值的斑块状分布。本研究可为茅台地区地质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为茅台酒后备资源基地的合理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矿产远景地质调查过程中,在江西华齐铜多金属矿区发现含矿硅质岩.测试分析显示,区内硅质岩贫Al2O3、TiO2,Co、Cr等元素含量低,贫∑REE,δ(Eu)为负异常,δ(Ce)为弱正异常,HREE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在判别硅质岩形成的系列图解上,样品均指示热水沉积作用和大陆边缘环境,这与SiO2/Al2O3、SiO2/(K2O+Na2O)、SiO2/MgO、MnO/TiO2、K/Rb等特征值所指示的结果相一致.本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比结果说明该区域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在元古代华南海槽构造演化中在华夏地块边缘发生断裂拉张,形成断陷盆地,并发生了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本区硅质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研究硅质岩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寻找矿化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 ,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 ,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 ;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 4~0 .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 ,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 ,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 ,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 ,亦有部分为陆相 ,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伊犁盆地风成沉积物质来源特征,对伊犁地区昭苏黄土剖面代表性样品各个 粒级全岩、酸溶组分和残渣组分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粒级组分全岩样品 的稀土总量(ΣREE)的变化范围为114.61~178.37 μg·g?1,剖面中各个粒级组分稀土球粒陨石标 准化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存在明显的Eu 负异常,Ce 无明显异常。各个粒级组分酸溶残渣 稀土特征与上述全岩特征类似。酸溶组分稀土的上部大陆地壳标准化呈现稳定的中稀土富集。 随着各组分粒级变粗,酸溶组分稀土占全岩比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从<2 μm 组分到 16 ~32 μm 组分比例渐次降低,而后从16 ~32 μm 组分到>63 μm 渐次升高,这主要反映了以西风 为代表的远源输送体系和以近地面风为代表的近源输送体系下两种来源的碎屑碳酸盐稀土的混 合。本文不同粒径和赋存形态下稀土元素的特征表明了利用风成沉积物稀土元素反映源区物质 特征存在一定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对雅鲁藏布江上游干支流水体及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配分模式以及Ce、Eu特征元素参数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态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19.28ng/L,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190.8mg/kg.水体稀土元素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LaN/YbN <1),沉积物并表现为轻稀土富集(LaN/YbN>1);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水体Ce为负异常,沉积物Ce为无异常和弱负异常;受水岩相互作用对稀土元素在水-沉积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得影响,水体Eu表现为正异常,沉积物Eu表现为负异常.由于源岩类型不同导致的风化过程的差异,河源段与河流段稀土元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采集了安溪某茶园一条垂直剖面土壤样(深度160 cm,共16个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了其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研究了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总量范围为165.38~229.91 mg/kg,其平均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和世界土壤的平均值;土壤中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其稀土元素组成特点表现为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Eu呈负异常,Ce呈正异常;稀土元素的富集因子平均值的分布范围为0.28~1.34,稀土元素均处于无污染或轻微污染。本研究为了解安溪茶园中稀土含量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现有茶园的治理和后备茶园基地的合理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详细研究贵州瓮安岚关地区晚震旦世灯影期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对该区广泛发育的叠层石磷块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叠层石磷块岩中较高的Ca/(Ca+Fe)值及纹层构造的发育,指示研究区沉积期属于超咸水环境;而Sr/Ba值则说明沉积期古海水盐度发生多次改变。微量元素总量、Sr含量以及1000×(Sr/Ca)值等反映沉积期瓮安岚关一带水体深度较浅,水深变化频繁。Fe的存在形式、V/Cr及Ceanom值说明沉积期岚关地区处于一个较为氧化环境中。而Al/Ti值及Mg/Ca值则说明沉积期岚关地区降雨量较多,古气候较潮湿。  相似文献   

12.
黔中白云岩风化剖面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为了探讨微量元素在化学风化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及分布规律并讨论碳酸盐岩地区红色风化壳的物源问题。我们选择了贵州省遵义市新浦镇的一处发育完好的原生白云岩上覆红土剖面作为研究的对象。以Zr作为不活化元素,我们得到以下的认识:1)该白云岩上覆红土剖面是原地形成的淋滤剖面,微量元素的迁移系数在红土剖面中的变化都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元素对Nb-Ta、Zr-Hf和Y-Yb的相关性很强,其可以作为上覆土层物质非多来源的证据,而单一物源与下伏岩石高度相关,那么可以推断所研究的土壤来源于下覆碳酸盐岩的风化。2)在整个剖面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在风化过程中都表现出富集的特性,尤其在岩-土界面处达到最大化,这显示出了风化淋滤的过程。Nb、Ta、V和Hf是相对不活化的元素。3)轻稀土元素在岩土界面的富集系数是大于重稀土元素的,这表明轻稀土元素在淋滤过程中更易于迁移。此外,铁质壳对相关微量元素有着富集的作用。总之,本次的研究结果对探讨喀斯特地区红土型风化壳的物质来源问题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徽栏杆地区碱性基性岩岩性为橄榄辉长岩,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Th和Ba)富集,但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无明显亏损,表明岩石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为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LREE强烈富集,而HREE相对亏损,暗示了源区富集特征,Eu负异常显示岩浆经历了明显的斜长石结晶分异。结合中国东部碱性基性岩的金刚石成因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本区碱性基性岩具有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 ,对滇西雪山河变质岩群的岩性组合、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该岩群具有Cu、LREE富集和Ce亏损的特点 ,且为区内铜 (金 )矿 (床 )点的主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5.
贵州开阳地区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开阳地层和土壤调查,发现灯影组、牛蹄塘组等地层富集硒元素,由其风化而来的土壤也富硒。富硒地层同时还富集Mo、As、Cd、Sb、Ba、Co、Ni、Tl、V、Zn等元素,而相对缺Ag、Bi、Cr、Ga、Rb、Sr、Ta、Zr等元素;富硒地层风化形成的土壤中As、Ba、Cd、Co、Mo、Ni、Sb、Se、Tl等元素对基岩有明显的继承而富集;Pb元素则在基岩风化过程中流失而亏损;Cu、Sc、V、Zn元素在基岩风化后明显富集;而Ni、Co、Cd则具有对基岩的继承和后期风化富集的双重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硒的富集是热水沉积、深部物质沿白马洞深大断裂迁移、热卤水的迁移混合,铀矿化以及大量硫化物的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开阳富硒地层及风化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为66.61~609.13×10-6,LREE/HREE比值为1.17~5.40,(La/Yb)N=5.08~15.72>1,REE分布模式为右倾型,轻稀土段右倾明显,(La/Sm)N=1.43~7.44>1,为LREE富集型,重稀土段则相对平缓,(Tb/Yb)N=1.01~2.39。通过对微量、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富硒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条件下的低温热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洞庭湖流域水体中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来揭示小流域水体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和行为。结果表明:各流域均因地质背景不同而表现出某些元素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除了一般的分布规律以外,则有在迁移过程中总量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某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川西北壤塘地区西康群深海浊积砂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北壤塘西康群浊积砂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综合研究表明 ,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相同。综合其它地质资料可以认为 ,本区浊积岩的物源区为康滇古陆。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秦岭温泉岩体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寄主岩石(酸性端元)属铝过饱和钙碱性系列,贫CaO富FeOtotal,ANKC值大于1 1,NK/A均小于0 9,富Mo、Sn、Bi、W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及Co、Ni、Cr等亲铁元素,LREE/HREE为10~15。基性端元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及基性岩墙,富Na2O、K2O,而贫FeOtotal,异常富集轻稀土和Ba、Rb、Sr、Zr、Th、Hf、N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Co、Ni、Cr等亲铁元素,LREE/HREE为9 98~13 5,异常富轻稀土。由2端元岩浆混合形成的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介于2端元间,并有显著的过渡特征和依从关系,反映了重要的岩浆混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