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村非政府应急组织是以共同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为纽带自愿结成的互助性合作联盟,成员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Shapley值法正是解决多人合作利益分配问题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数学方法。基于Shapley值法构建农村非政府应急组织利益分配激励模型能较好地促进其成员间的信任、合作与共享信息,使其收益透明化,有助于全面提升应急服务效益和充分发挥应急服务功能。首先,介绍了基于Shapley值法构建农村非政府应急组织激励模型的研究现状,然后初步探索了构建步骤及其实施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农村非政府应急组织的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棕地再开发项目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棕地再开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对主要社会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一个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的棕地再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科学研究停留在水环境管理的认识层面,对于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效果的因素以及如何使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来的研究存在不足.为了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公众参机制和参与评价机制,通过整合各自不同的视角,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方案来提高环境管理的决策质量,同时加强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共同生产者和受益者,利益相关者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相关性和潜在社会影响至关重要。如何从利益相关者感知视角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影响因素、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重生态效益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进展,在归纳利益相关者及其感知概念的基础之上,整理介绍利益相关者感知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识别、感知数据获取、感知评估方法特点,阐释影响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多维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公平性、决策参与度、可持续供给理念出发,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构建一个社会感知评估、社会效应分析、政策实践应用互动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有效链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化社会需求与差异、挖掘多源大数据在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感知评估中的作用、扩大空间分析方法应用范围、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差异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安徽省农村水污染及其治理现状为例,在对有关数据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水污染治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关联,分析各相关者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诉求、行为与问题,以期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使水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得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博弈均衡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演变。研究结果显示:(1)1949年至今,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主体数量增加,博弈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向化;(2)乡村振兴时期主要有六种博弈关系,并探讨了案例村实施下山脱贫、发展乡村旅游、新型经营主体进驻、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四种博弈决策过程;(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地区发展应关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协调、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等问题。乡村振兴中应注重实现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最优均衡,降低各方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并寻求多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民的生存发展利益为核心,以矿产资源开采为视角,以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赤峰市的矿产开采为切入点,运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从法学的角度来阐释矿产资源开采对于牧民生存发展利益的影响.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理论前提的支撑,我们了解到调研地点不同利益群体对待矿产资源开采所采取的不同态度、矿产资源开采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对于当地牧民都有哪些实质姓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立法者在制定相关法律提供些许借鉴或考量.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现状与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跨地域、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问题,它的有效保护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虽然中国政府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目前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部门间的职责和利益冲突、缺少协调与配合机制、缺少法律基础、缺少政策与技术的支持及企业和社团的广泛参与等。为了推动各方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必须建立健全更有效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在现阶段无法改变政府部门结构和职能的情况下,可采取以现有生物多样性相关政府部门为主线的途径,建立"兼容性"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作为在现有条件下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方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机制。但从长远利益和根本目标出发,在政府层面,必须实行"大部制"的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大部制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是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工作过程中存在公参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公参主体不够分明、公众参与方法存在技术上的空白等典型性问题。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范围、主体和方法,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各相关者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方法,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褐色土地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冲突及其解决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褐色土地的再开发戊为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在褐色土地开发过程中难免会涉及政府、企业、居民、工业企业、开发商、金融机构、媒体等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并引发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纷与冲突。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褐色土地利益相关者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冲突及其解决办法的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转变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观念,提出要完善和优化矿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矿区"环境-资源-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决策模型,寓经济发展于环境管理中,寓环境管理建设于经济发展中,寓矿区发展于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之中,推进矿区持续发展,为矿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南阳盆地东部山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赖书雅  董秋瑶  宋超  杨振京 《环境科学》2021,42(11):5500-5509
通过分析南阳盆地东部山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的As、Hg、Cd、Cr、Pb、Zn、Ni和Cu等8种重金属含量和p H值,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Cd、Cu、Cr、Ni、Pb、Zn和As含量相比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呈面状和岛状分布.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且与矿区分布相吻合.除了少数样点的土壤以外,大部分样点未受到污染,Cd的污染最为严重.As、Cr、Pb、Zn、Ni和Cu在几乎全部地区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轻微风险等级,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中等风险等级占比最高.研究区综合土壤重金属潜在很强和强生态风险指数占比较高,分别为58.93%和37.66%.土壤Hg、Cd和Pb主要受到矿产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As主要受到研究区地质背景的影响,Zn、Ni、Cr和Cu同时受到人类活动和地质背景的影响.研究区矿产资源的开采是造成土壤污染及生态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煤矿周围土壤中铜、锌污染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燚 《能源环境保护》2010,24(1):48-51,56
以陕西省神木县西沟乡六道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六道沟煤矿周围的土壤中的铜、锌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煤矿开采是否对周围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以及重金属在煤矿周围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仅有部分土壤遭受铜、锌的轻度污染,即煤矿开采会对周围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且铜、锌含量随着距煤矿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并随采样深度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特征与开发现状,论述了我国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深刻剖析了产生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小柳沟铜钨矿区矿山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两个时相的QuickBird-2和SPOF-5影像对甘肃省小柳沟铜钨矿区2003—2008年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矿山环境进行了遥感调查、监测研究与野外验证,结果表明:小柳沟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总数量和总面积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开采面积和矿产开发占地分别从21 587.91 m2、133 517.67 m2增加了151 535.82 m2和537 437.26 m2,其中矿石堆、工矿用地、尾矿库面积分别增加了8.3倍、7.5倍、6.2倍;矿区新构造运动和泥石流活动较强,矿业开发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矿山环境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在暴雨、构造活动等外界因素的诱发下,极易发生新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相似文献   

16.
铜矿尾矿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尾矿资源调查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入选矿石量及精矿与尾矿产出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尾矿资源调查方法,并测算得全国铜矿尾矿资源总量大致为15×108 t,铜平均品位约为0.077%;同时,基于盈亏平衡的思想,构建了尾矿资源经济评价模型,并且测算确定,在铜价不低于35 000元/t的条件下,回收单一铜元素的经济品位为0.07%。资源结构决定其利用模式。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判断,未来我国铜矿尾矿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是尾矿回选及尾矿用于采矿充填或用作建筑材料两个方面。根据尾矿资源利用模式,要进一步推动尾矿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及时发布尾矿资源数据信息,而且更需要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努力消除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甘孜州东部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之一,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现出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格局。据矿业历史及现状影响,建立承载力—矿业活动关系模式,将承载力分为正荷载、等荷载和超荷载三种状态。采用生态地质环境危险性与潜在损失承载体求积运算的方式获取风险值,并进行四级风险区划。风险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形态,矿业活动区及其缓冲区、小流域、大流域都处于风险联动的系统内,风险区划与承载力区划成正相关关系。针对生态地质环境风险提出加强小矿有序开发、加强勘查和开发过程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监测系统和加强矿山环境问题治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计算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有偿使用与资源保护关系、核定回采率与实际回采率测算、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与强制性回采率标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或途径。研究表明,有偿使用能提高对资源浪费的抑制能力,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管理应采用有偿使用与开发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核定回采率标准不应迁就某些采矿方法,应主要考虑资源条件,可通过建立统计关系模型来确定;实际回采率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快速、实时、准确测算;有必要且可以通过强制性回采率标准对某些回采率低的采矿方法及采矿企业进行评价与限制。  相似文献   

19.
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入手,针对矿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人为和自然多种因素影响,矿业活动引起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制约了西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文章在论述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基础上,分析了矿山环境保护现状,指出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总体很低,需加大治理力度,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