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联用测定地表水中甲基汞的方法,具体方法:水样乙基化后转化为易挥发的甲基乙基汞,在线吹扫捕集至Tenax管,在高纯Ar作载气时加热使Tenax捕集管中各种形态的Hg热脱附,进入GC柱分离,在700℃~900℃高温下热解还原为元素汞(Hg0),进入冷原子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8 pg(若水样为40 mL,检出限为0.002 ng/L),相关系数可达0.9999.对不同来源的地表水进行分析,精密度<10%,加标回收率在83.4%~105%,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满足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蒸馏-乙基化GC-CVAFS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的甲基汞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建立了一种基于蒸馏-乙基化结合气相色谱(GC)-冷原子荧光(CVAFS)测定天然水体中甲基汞的分析方法.水样中甲基汞经蒸馏后与四乙基硼化钠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甲基乙基汞,由氮气吹扫捕集于Tenax管,然后由GC-CVAFS测定.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8.2%~108.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5.4%.45mL水样测定的最低检出限为0.009ng/L.  相似文献   

3.
大气中羰基化合物GC/MS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并且能同时检测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C1~C10)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涂布PFPH(衍生剂)的Tenax 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大气样品,然后再经过溶剂洗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检测的一项分析技术.校正曲线的可决系数(R2)、检测限(LOD)、平行样标准偏差(RSD,n=6)、回收率分别为0.995~1.00,0.15~1.04ng·m-3,7.3%~15.8%和92.7%~109.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对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对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分析表明,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变化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焱明 《环境保护科学》2003,29(5):10-11,21
介绍了两种大气中芳烃物质的监测方法 ,Tenax GC常温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并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京密引水中不同形态天然有机物的卤代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过滤、XAD-8和XAD-4树脂串联吸附等方法将京密引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定量分离为悬浮固体、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化合物,XAD-4酸和其它亲水有机物。分别对不同形态有机物进行氯化处理,测定了产物中的挥发性卤代烃。结果表明,京密引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主要挥发性氯化产物是氯仿,此外还生成一溴、二溴氯甲烷及少量溴仿。溶解态腐殖酸类化合物的悬浮固态和悬浮固态有机物是生成氯仿的最主要母体。亲水有机酸也具有较高的卤代活性,而其它有机成分则表现出相对惰性。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XAD-2与XAD-4混合树脂吸附的富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探讨了吸附效率及洗脱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吹脱捕集GC/MS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吹脱捕集GC/MS法对日本环境厅和厚生省规定的水中23项有机污染物进行同时分析测定,该方法在0.1~100μg/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8%以下,废水加标回收率在92%~102%之间。在实际水样(河水和自来水)分析中,有8种化合物几乎在17个实际水样中都有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吹脱捕集GC/MS法是实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微捕集实际上是一种动态顶空技术。微捕集技术通常处理小体积的样品,应用小流量气体吹扫和小尺寸吸附管捕集,与仪器在线联接成一体的直接进样分析方法,不需要柱前冷聚焦和柱前分流的过程。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PM2.5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以涂氧化铝膜的碳化硅陶瓷膜管(孔隙率28.16%,平均孔径20μm,过滤面积0.28 m2)为过滤元件,搭建了PM2.5捕集的实验装置,对膜管的过滤时间、通量与阻力降的关系以及捕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和膜污染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过滤时间增加,通量逐渐减小,阻力降逐渐增大,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对PM2.5捕集效率高达99.9%;对膜污染控制参数优化后反吹压强选定为0.8 MPa,反吹间隔时间为10 min,反吹时间为14 s。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燃烧前碳捕集、燃烧后碳捕集以及富氧燃烧等三种碳捕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燃烧前碳捕集主要方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薄膜法等做了相应介绍;列举了燃烧前碳捕集常用捕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确定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的涂渍方法测定醛酮类化合物;比较了C18柱、佛罗里硅藻土柱及硅胶柱对DNPH的涂渍效率和乙腈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结果表明:硅胶柱对DNPH涂渍效率及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高,是制备2,4-二硝基苯肼吸附柱的最佳填充柱。  相似文献   

12.
用装有石英纤维滤纸的高容量采气器(吸气流量为1000L/min)捕集大气试样0.5—2天。把切成1/4小块的滤纸置于30mL纯水中萃取后,浓缩至1mL,加入0.25mL 14%的正丁醇,在100℃的温度下保持30min。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或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GC/F10)测定。  相似文献   

13.
胺基碳捕集工艺是燃烧后CO_2捕集的主要方法,是目前工业上降低CO_2排放的有效措施,但会导致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如胺溶剂蒸发、降解产物(硝胺、亚硝胺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胺基碳捕集工艺释放VOCs的排放过程,对VOCs扩散与迁移模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为CO_2捕集工程的安全设计和环境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动热脱附(ATD)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研究并建立了空气中11种萜烯有机物的测试方法。采用吸附剂Tenax TA进行吸附捕集时,α-蒎烯、莰烯、β-蒎烯极易发生穿透现象,三者的穿透率超过60%;与Tenax TA相比,吸附剂Carbopack B/CarbosieveTMS-Ⅲ可有效抑制萜烯有机物的穿透行为。ATD优化的操作参数为:一级脱附温度和时间分别选择为260℃和10 min,冷肼温度为-20℃,二级热脱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80℃和5 min。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11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将该法用于室内空气中萜烯类有机物的测试,发现不同空气样品中均含有多种萜烯有机物,其总量约占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15%11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将该法用于室内空气中萜烯类有机物的测试,发现不同空气样品中均含有多种萜烯有机物,其总量约占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15%65%,出现几率较大的有α-蒎烯、β-蒎烯、香叶烯、蒈烯、柠檬烯和柏木烯,松油醇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15.
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的报道已经很多。一般多采用溶剂萃取法或树脂吸附法提取水中农药,再将抽提液净化、浓缩后进行色谱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工作比较繁琐,本文介绍水样不经预处理直接进样分析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甚为简便. 由于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对含磷和含硫化合物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响应的检测器,它本身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的重金属捕集剂MPC对Cu2+离子进行吸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初步探讨。实验还表明,MPC可以实现洗脱再生和重复利用。MPC是由废弃植物渣皮中提取天然植物胶通过系列化学反应改性而成,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按二氧化碳浓度划分为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和高浓度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对各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各捕集技术运行时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若仅从运行经济效益考虑,二乙醇胺(DEA)化学吸附分离低浓度CO2捕集技术运行成本最低,为123元/MW;其次是富氧燃烧高浓度CO2捕集技术,为227元/MW;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联合乙二醇二甲醚(NDH)中浓度CO2捕集技术运行成本最高,为259元/MW。  相似文献   

18.
影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因素很多,如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可能通过采样瓶的扩散,使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按分流比20∶1分流进样,选择11#捕集阱,样品解析时选择解析时间0.5 min,选择吹扫管支座温度为40℃,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相比相对保留时间在0.8~1.20之间内标物,同时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器皿清洗等条件严格按照国标方法进行,可以确保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溶解有机质,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富集分离溶解有机质是研究其化学特征和环境地球行为的必要前提。在总结XAD树脂分离技术在溶解有机质富集分离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它三种常用的分离方法—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吸附分离法、超滤(UF)分离法以及反渗透(RO)分离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分离流程、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最后对超滤或反渗透与XAD树脂相结合的联用技术在溶解有机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低温空管冷冻捕集条件对各类VOCs的捕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0 mL/min流量采集5 min,室温为气态的低沸点卤代烃在-120℃的捕集效率偏低,但较高沸点VOCs在-120℃捕集的响应高于-150℃捕集的响应。10 mL/min流量采集30 min,除乙烷和室温为气态的卤代烃外,其它各类VOCs在-100℃就可以有效捕集,-120℃捕集温度可满足各类VOCs的捕集浓缩要求。捕集温度-150℃,采样流量分别为10 mL/min采集30 min和60 mL/min采集5 min,低沸点化合物的响应无明显差异,高沸点化合物前者响应比后者高10%~27%。相同捕集温度下(-150℃),采样体积从300 mL逐步降低到150 mL、100 mL、50 mL,各类VOCs的响应将同步降低,降低采样体积可用于高浓度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