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3月,某钢结构物流中心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7000m2,损失惨重。通过对该例火灾的起因、火势蔓延、结构倒塌进行分析,探讨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和结构抗火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钢结构因本身抗火性能差,易垮塌,不利于火灾扑救;②在火灾中钢结构易整体破坏,造成重大损失;③由于未采取防火分隔,扩大了火灾蔓延途径和过火面积,加剧了火灾损失,也加大了火灾扑救难度。为了减轻火灾损失,应当:①合理设置防火分隔;②提高或保证钢柱、钢梁的耐火极限,以提升结构抗火能力;③加强对钢构件和结点的防火保护;④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实施初期灭火。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气象环境要素和重大林火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利用1970~1994年25年间的森林火灾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森林火灾的火源,火环境条件,林火发生、发展、蔓延和熄灭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重大林火燃烧期的某些要素特征,对指导森林防火灭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火灾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剖析了我国森林火灾与损失概况和我国森林火灾分布及其特点。根据森林燃烧环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森林防火对策,即从森林生态系统角度出发,以林火性状为依据,进行火险区划,以工程防火为中心,群众防火为主,营林、生物防火为基础,有条件地用火防火的对策,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使火灾发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损失限制在一定经济水平以下,充分发挥火生态的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保证林区社会安定和林区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5,(6)
据海事部门统计,近两年我国又发生五起较大的客滚船火灾事故,四艘沉没,一艘被成功灭火援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滚船的吨位也越来越大,内部装修档次越来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一艘大客船就像一座浮游在海上的“城市”,旅客来自四面八方,防火管理困难,火灾荷载和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而且扑救极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客滚船的防火与灭火对策研究。一、客滚船的火灾原因常见有:1.吸烟不慎。据统计,在100例火灾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3,(5)
我国古代通常把火灾分成两大类,《左传》即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所谓“天火”,就是指由于雷电所击而引起的大火。这种“天火”占火灾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建筑物遭“天火”尤为突出。于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者便采取有关措施以避雷防火,这里略述一二,以供参考。根据民间传说和以往的经验,在屋顶正脊的两  相似文献   

6.
大空间钢网架结构常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屋盖,火灾下一旦发生坍塌,将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其抗火性能有必要深入研究。本文运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火灾模拟软件对某工业厂房进行火灾模拟,得到火灾发生发展的时间—温度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火灾下网架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了热—力耦合的位移和内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升温曲线,要比一概采用ISO834标准求得的升温曲线更符合实际情况;火灾发生在中间位置更为不利,必须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火灾下结构会发生内力重分配,但距离火源越远处的杆件内力和位移变化越小。本文结论可供该类型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灭火救援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家庭装修材料升级和"电气化"程度提高,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员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现象,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发现住宅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各国都有一套家庭防火经验。  相似文献   

8.
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是一种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次生灾害.简要介绍了历史上次生火灾灾害比较严重的几次地震,概述了地震次生火灾的引发原因及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了以建筑物为对象的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地震及其次生火灾是相继发生的双重灾害,作者曾提出针对建筑物的考虑地震及次生火灾的分析思路,即首先评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的损伤,随后分析次生火灾的发生可能性及大小,接着分析考虑已有损伤的建筑物的抗火性能,最后进行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的损伤应考虑3类损伤:建筑防火保护系统损伤、结构防火保护系统损伤以及结构损伤.分别介绍了建筑防火保护系统和结构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及分别考虑这3类损伤的建筑物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火灾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森林的大敌。弄清火灾发生季节以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是防火的关键。据统计,一年中以冬、春季节火灾发生次数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究其原委,与气象有关。在冬季,因多寒潮天气活动,我国东部地区吹干燥强盛的北风,空气干燥使树木杂物含水量急剧下降,产生了火灾的内部条件。而风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旦星火燎原,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故冬季多发火灾。华北地区多春旱,即“十年九春早”,气候干燥,是发生火灾的第二高峰。夏季因风小多雨,空气潮湿,不利于火灾发生,因此最少。金秋季节是过渡季节或收获季节,落叶干枯,而且我国东部地区多秋高气爽,也易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10.
二、防火灭火常识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它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和灾难。因此,每个家庭要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怎样预防火灾事故1不能随意乱扔火种,小  相似文献   

11.
新疆煤田火灾的成因、危害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是世界上煤田火灾最严重的地区,原因主要是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具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新疆地区煤系为中下侏罗纪,地质活动较为剧烈;小煤窑的乱采滥挖等.新疆煤田火灾带来巨大危害:损失煤炭资源、污染环境、引发地质灾害、破坏生态平衡及危害生物健康等.对煤田火灾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有效灭火,应先对火区进行探测.探测方法有磁异常探测法、自然电场法和红外地面测温法等.然后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灭火技术进行灭火.灭火之后还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火区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2.
秋冬季节降水偏少.风干物燥,加上秋冬季农事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森林火灾。因此,必须加强火源管理.做好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火灾发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在这31.2万起火灾中,共有1582人死亡,10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7.2亿元。尽管每起火灾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有一些共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缺少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的基本常识等,因此需要消防报道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重大灾害。而林火的发生、蔓延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此区划是按照多因子综合指标法计算的火险等级而确定的指标,用现代气候区划理论与方法完成。可为制订森林防火、灭火规划及林火气象预报提供可靠的气候依据和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定记得,2008年2月9日晚,北京央视高159米的配楼发生火灾,大火燃烧5个小时后,大楼内十四层以上的火还在燃烧。火势无法完全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灭火的水上不去,  相似文献   

16.
正减少飞机火灾对机上人员形成的威胁程度有两种方法:改进飞机的设计,使飞机更加具备防火性能,并配有足够的自动灭火设施;设有足够的现代化机场救援和消防设备以及训练有素的消防人员。飞机火灾的救援与控制飞机地面事故一般可分为两种来考虑:一种是重撞击事故——地面碰撞事故。当飞机主要结构发生故障时会导致重大伤亡,并即刻对所有乘客构成生命威胁。另一种为轻撞击事故。此种事故的发生率较高,但如果在火灾没有蔓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局部火灾下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机理,分别考虑中柱及边柱受火破坏类型,设计了4个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试验在立体火灾试验炉内进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试验过程中,首层中柱或边柱以及与之相连的钢梁受火,中间层钢柱和梁柱节点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受火柱底部与自制测力支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试验得到了受火梁、柱的温度场分布和位移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受火中柱的轴力变化过程,对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局部火灾下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机理,分别考虑中柱及边柱受火破坏类型,设计了4个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试验在立体火灾试验炉内进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试验过程中,首层中柱或边柱以及与之相连的钢梁受火,中间层钢柱和梁柱节点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受火柱底部与自制测力支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试验得到了受火梁、柱的温度场分布和位移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受火中柱的轴力变化过程,对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4月,甘肃两当左家林场发生一场大火,救火群众奋战50多个小时才将火扑灭。5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大火延烧20多天,损失严重。6月以来,还有一些地区的森林、草原相继发生火灾。另外,苏联贝加尔一带也发生森林大火。预防森林火灾不仅涉及到管理问题,也涉及到许多科学问题,本文仅就后者进行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某综合楼为一高层钢结构建筑。试验及对火灾调查表明,由于构件相互作用及荷载传递路径的改变,整体结构中的构件的抗火性能与抗火试验中的简支梁或柱有很大不同。本文采用基于性能化思想的抗火设计方法,对该综合楼进行了整体分析,考虑了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梁产生悬链线效应后的特点,确定出构件的实际受力。据此进行了构件强度及稳定的验算,提高了构件在火灾作用下的安全性。在楼板的抗火设计中,采用较新的科研成果,考虑了薄膜效应的影响,使一部分次梁免于防火保护,降低了防火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