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盛装低压液化气体时的泄放面积计算进行了讨论,主要就低压液化气体公称工作压力和充装系数确定原则,低压液化气体在充满钢瓶时是处于什么状态及钢瓶"满液"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论述。本文以液氨为例计算了钢瓶达到爆破压力时介质温度变化情况及需要的安全泄放面积。结果表明低压液化气体应避免过量充装并且应选择合适的安全泄放装置。  相似文献   

2.
高继轩 《劳动保护》1992,(11):38-39
液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腐蚀性气体,在化工、造纸、轻工、电子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用来盛装液氯的钢质焊接气瓶(简称钢瓶),目前一般有3种规格,即公称容积400、 800和1000升的钢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液氯的充装系数为1.25,是按钢瓶容积,同时考虑在最高使用温度(60.℃)下液氯体积膨胀后,瓶内仍有5%的气相空间来确定的。 要确保液氯钢瓶的安全,必须从充装和检验环节控制两个要素──防止超装和腐蚀。 液氯钢瓶超量充装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氯的体积急剧膨胀,当液氮膨胀占满瓶内气相空间后(即满瓶),由于液氯的压缩率极小,而…  相似文献   

3.
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一种被固定在机动车上,使用环境经常变迁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属于特殊的钢制焊接气瓶。本文主要分析了车用钢瓶的充装安全及一些重要安全装置,并针对充装过程总结出一些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一种被固定在机动车上,使用环境经常变迁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属于特殊的钢制焊接气瓶,本文主要分析了车用钢瓶的充装安全及一些重要安全装置,并针对充装过程总结出一些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实行气瓶固定充装的规定。对于工业气瓶,目前固定充装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对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各液化气充装单位违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向气体消费者出售钢瓶并充装用户产权气瓶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使用。1液化石油气瓶固定充装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嘉兴燃气集团公司为例,公司在2003年开始进行气瓶产权置换的基础上,为确保液化气瓶使用安全,从2009年下半年起严格执行固定充装制度。对到公司充装液化气的非公司气瓶用户一律进行气瓶产权置换,实施气瓶租赁使用,并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措施以推动固定充装制度的实施。起初由于用户对该制度不理解,液化气充装量也有明显下降。通过大量的宣传解释,2010年第四季度以后固定用户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新增气瓶租赁用户不断增加,而退租用户则从最初的每月几十户下降到5户以下(基本为临时租用户)。由此可见,只要坚持不懈、措施到位,固定充装制度完全可以推行,可有效限制充装超期、报废、改装等各种不合格气瓶的现象,保障液化气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液氨是农用化肥碳铵、尿素和磷铵的中介产品。它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液体状态皮肤接触容易冻灼伤 ,气体状态吸入导致窒息中毒 ,接触火源易燃易爆等诸多特点的化学危险品。湖北枣阳化学工业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鉴于每年有较大量的液氨出售 ,专项编制了液氨充装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了对液氨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的严格管理。液氨销售坚持“10个不”充装 ,即 :无营业使用证件的单位和用户不予售给 ;无营运证件的车辆不予装车 ;无产品合格证或检验证的钢瓶不予充装 ;超过检验期的钢瓶不予充装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不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低压液化气体钢瓶“满液”爆炸的特征及内部压力变化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举例计算,并就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体钢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气瓶的安全使用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气瓶的安全监察 ,保证气瓶安全使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根据《产品质量法》、《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 ,制订本规程。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 -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 0~30MPa(表压 ,下同)、公称容积为0 4~3000L、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无缝、焊接和特种气瓶(“特种气瓶”指车用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纤维缠绕气瓶和非重复充装气瓶等 ,其中低温绝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的下限为0 2MPa)。本规程不适用于…  相似文献   

9.
一、几起液氨钢瓶爆炸事例1969年7月6日13时,我公司材料科一40L 液氨钢瓶发生爆炸,该瓶系当天早上充装(当时气温为28℃),充装量24kg,超装2.8kg.超过规定充装量13.2%,下午气温为37℃,钢瓶超压爆炸。  相似文献   

10.
陈启 《安全》2000,21(6):33
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因而冬天是火灾的多发季节,也是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的高峰季节。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要针对冬季气候寒冷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将气瓶放在有火炉的房间内使用。因为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一旦气体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就难以避免。若将钢瓶靠近火炉,其危险性更大。 2.不要将液化气瓶放在室内用于取暖的暖气管道和散热片的旁边。在冬季,因气温较低,液化石油气钢瓶一般都在0℃左右,用户将气瓶取回家时,室温通常在15℃~20℃上下,如果再把它放在上述取暖设备旁,温差就会加大,若钢瓶超装,气瓶便可能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的气瓶有哪些? 答:气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活动属于特殊的特种设备生产活动,充装单位实际上是气瓶的使用单位。气瓶充装环节本身事故多发,而且违规充装还会导致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因此,对气瓶充装活动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不少同志询问溶解乙炔气瓶与其他气瓶比较有什么不同特点。这个问题提得好,弄清了这个问题对推广溶解乙炔气瓶的应用是很有意义的。现就笔者所知,介绍给大家。 我们知道,气瓶是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移动式容器。按它所盛装的气体分,有压缩气体气瓶、液化气体气瓶和溶解气体气瓶三种。压缩气体气瓶主要充装临界温度tc<-10℃、在一般环境温度下为气态的气体,都以较高的压力充装,目的是为了增加气瓶的单位体积容量。液化气体气瓶主要充装临界温度tc≥- 10℃的气体。溶解气体气瓶则主要充装易燃、易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气体,乙炔正是这样的气体。…  相似文献   

14.
《江苏劳动保护》2011,(5):44-46
冶金、机械、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液氨、液氯、环氧乙烷等低压液化气体气瓶。但是在其充装、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爆破、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却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液氨气瓶是小型工业和制冷行业广泛使用的压力容器。随着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剧增,液氨气瓶使用的数量及范围呈上升趋势,由于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使得液氨气瓶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液氨气瓶在充装、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现象较为常见。但是,由于超期使用而发生爆炸事故的频率近年来有所上升,本文对超期使用液氨气瓶导致的爆炸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引起同行及广大用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液化石油气已进入千家万户,液化石油气钢瓶数量激剧增加.由于我市地处沿海,气瓶使用环境较为恶劣,腐蚀性大,加上一些用户使用不当,致使在用钢瓶缺陷破损较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强化气瓶管理,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福鼎市劳动局对本市石油液化气经营公司按代号编码建卡建档,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统一编号、挂牌管理、定期检验.要求经营单位在购置气瓶时,  相似文献   

17.
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盛装液化气体钢瓶,在温度升高时,所装液态气体的体积膨胀,把原来的气相空间充满,使气瓶压力急剧增高,当压力超越气瓶极限强度时,致使气瓶爆炸。(2)气瓶安全装置失灵,如压缩气体气瓶安全防爆膜太厚,以致气瓶超压后,防爆膜不起作用;或者液化  相似文献   

18.
气瓶安全既是城市公共安全规制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和投诉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以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例,对专用瓶固定充装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专用瓶标识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创新气瓶安全规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调整了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的划分界限,导致部分气体必须改变充装方式,由计压充装改为称重充装,这对充装企业影响很大。为避免充装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本文提出了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之上可实行计压充装的观点并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事故经过2004年8月17日12时10分,某公司一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制氧站充装车间整个厂房倒塌,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直接原因1.该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留有的压力太低,致使杂质进入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第九章第79条之10“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之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