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工业生态学的其它工具一样.LCA和生态设计均以比喻为基础。首先.它们援引术语“生命周期”来强调产品在经济中的循环这一事实.并且最终在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循环).它们与其组成的物质的生命周期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其次.这些工具作为这个比喻——它们被用于使产品更具环境友好性.或者更彻底的融入自然循环中——的一个实践性工具。在后面的章节(5.2.1)中.将涉及产品生命周期作为自然界中更大的循环的一部分并且指出通过适当的设计可用于处理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品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品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其以产品环境特性为目标,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工具,综合考虑产品整个生命期相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新产品,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上个阶段,产品生态辨识,产品生态诊断,产品生态定义,生态产品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一致努力下.使得各种各样的产品环境政策、规章得以发展与实施。例如.欧盟化学品政策,电子废弃物指令的实施.起草关于通过生态设计来减少产品环境影响的产品指令性政策和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方针并致力于改善环境绩效.例如电子消费品.通过鼓励生产商参与清晰的环境化设计并根据这个方针生产商必须定量的进行环境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分析.在产品设计时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结果并提供给消费者环境信息。这个指令使生产商应该致力于在生产产品时改善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4.
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概念,它把环境问题纳入产品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产品。生态设计同时对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1简介 在这一章里,我所呈现的是已经在欧盟中发展相当成熟的综合产品政策(IPP)。欧洲委员会采用IPP作为过去的产品导向环境政策(POEP),或环境产品政策(EPP)的规范术语。Jackson(1999)建议应该为相同的政策创造另一个名称,然后试着去调查各种相关概念中的不同,也应该去避免那些已经养成的坏习惯。然而,问题可能出现在:“除了已经被介绍的用于各种出版物上的相关缩写以外,IPP真正引入了那些新的东西到以前的POEP和EPP概念里?”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环境PPM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传统贸易壁垒的使用余地愈来愈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规定各种环境标准和要求,形成新的非关税壁垒。环境PPM标准(PPMS)即规定产品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须符合特定环境的标准引起了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组织(GATT/WTO)乌拉圭回合谈判者的高度重视,最终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规定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此外,某些多边国际环境公约(MEA)也涉及环境PPM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根据产品在消费期间的环境影响,又将P…  相似文献   

7.
总结和结论     
生命周期评估(LCA)和生态设计是最广泛的工业生态学的应用工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拥有一个独立的生命.如它们不是总与这些领域有关。它们的主要应用是产品的评估和改善并且它们意在建立更多的可持续消费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比喻——支持产品可能有的一种生命.它必须被尽可能彻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3.1引言 在这个章里.我们提出生态经济学和可能对IPP政策的潜在意义。虽然生态经济学表面上与产品无关.但它为研究环境——经济问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大体上综合的框架。就这点而论.能发现洞察各种环境政策是有价值的。这对于IPP政策的例子可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政策发展期间.正如在本章的前部分所看见的。这一背景似乎已经被忽略了。这一章也为这一内容的剩余部分设定了背景。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涉及更加具体的问题,譬如工业生态学.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生态安全格式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潮 《陕西环境》2000,7(1):43-45
(续1999年第四期)1.4生态约束概念1.4.1承载力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即 CC)是用以限制发展的一个最常用概念。CC最早在生态学中用以衡量某一特点地域维持某一物种最大个体数目的潜力(e·g·Odum,1971),现在则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它被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IUCN/UNEP/WWP,1991)。CC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对环境造成的总的冲击与我们所估计的…  相似文献   

10.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品在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都会对大气.水等造成污染。以产品为对象.利用现有的能源数据库对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负荷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通过中型钢厂的实例可较为方便地计算产品生命周期中因使用燃料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为进行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华 《环境保护》2007,(8A):73-75
WTO协议中有很多涉及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定,比如:被称为“环境例外”或“绿色例外”的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b)(g)两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序言所申明的寻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贸易的技术壁垒协定》规定缔约方可以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制定技术性措施限制贸易.  相似文献   

12.
ISO14020标准——“环境标志和声明”,是信息工具的国际标准,它传达一个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ISO14020,1998)环境方面的信息。如它们定义最普遍的使用标志类型一样,环境标志和声明的三个不同类型已经被标准化。它们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考察完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包括涉及生命周期评价的特定问题、生态计、投入产出分析)的理念之后,在这一章给出政策建议。我们也提出两个案例研究来解释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对应于理论建议的实际程度。  相似文献   

14.
徐可 《环境》2001,(1):20-20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时,必须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所谓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提指设计人员在构思、规划产品的功效及形式上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使产品在选料、组合、制造过程中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无污染;在产品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或少污染;在产品报废时不产生大量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比率较大,同时又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生态设计策略在产品“生命圈”的各个环节都融入了环境保护的意念,在企业市场营销的环境保护两方面,以及两者的相互协调过程中都显行特别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万劲波 《沿海环境》2001,(12):27-28
标准化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它不仅与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与国际贸易和科技合作的开展密切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环境标志”定义为:印在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宣传环境品质或特性的用语和(或)象征符号。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签、绿色标志、环境选择等,它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商标,它标明产品从生产、使用、消费到回收处置整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使广大消费者通过选择、购买商品而直接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政策意义     
正如在文献中所讨论的(IPP政策底线),在7.2.1小节,我们提出了环境政策的一般特征。然后。正如第3章到第6章所评议的.根据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所表现的含意.我们会讨论IPP政策和形态。这一节所给出的政策含意被组织为下面三条目标.这也是IPP政策所应承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如已经在4.5节中提到的.投入产出分析已经被应用在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中.并且因此能被认为合并的两个领域。正如Koenig和Cantlon(2000:65)所写,以一种清楚的(并且可能有些夸张的)方式表达这些。“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表达修改、普遍化、以及产品经济的kontief类型投入产出生产核算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吴嘉玲 《环境》2009,(10):98-99
“欧洲绿色学校计划”最初是由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在1994年提出的,也称为“欧洲生态学校计划”.这是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实施的五个环境教育计划之一,其余几个分别为蓝旗计划(BlueR ag)、环境小记者计划(Young Reporters for the Environment)、了解森林计划(Learning about Forests)和绿钥匙计划(Green Key)。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环境管理中正确实施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14001标准中环境的定义和概念中包括了人的因素,因此,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主体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劳动时各种因素(包括安全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伤害)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对人员的保护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时,必须涉及到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于亢亢  赵华  钱程  高健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6):1000-1009
为总结梳理环境态度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与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检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术资源发现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环境态度的文献,并从检索出的652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202篇核心文献、提取出43篇实证文献,对环境态度与4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环境态度定义和测量方式来看,国内外研究者对环境态度有着诸多定义,但都集中在“情感”“信念”“行为意图与倾向”等心理学方面;环境态度的测量方式也较多,诸多测量量表被开发,其中新环境范式量表和新生态范式量表在该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环境态度的影响因素来看,众多研究者从心理学和社会人口学方面进行研究,国外研究者对这两大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价值观和道德、性别、年龄、收入、教育和知识皆为研究热点,而国内研究者比较注重环境知识这一影响因素.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综合相关系数为0.309(P < 0.001),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考察环境态度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绿色购买行为以及出行行为等4类环境行为间的关系发现,环境态度与绿色购买行为综合相关系数为0.334(P < 0.001),高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和出行行为.研究还显示,在4类环境行为中,绿色购买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相关性最强:一方面,环境态度有利于促进环境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干预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态度,从而促进各类环保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对于不同类型环保行为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促进公众的绿色购买行为,可以考虑增加对环境态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而对于促进节约用水、用电等能源消费行为,则不仅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如价格干预、提示标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