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依据1978-2008年间的农业人口统计资料,结合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在ArcGIS9.2软件支持下,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分析和探讨了近30年来中国农业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人口空间分布不连续,地区之间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水平与中国农业人口空间格局时空变化紧密相关。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农业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是促进农业人口空间格局分布的主要因素,国家人口政策调控与农业人口变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约束性指标管控是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但其实际执行过程却偏离原定政策目标。传统"央地纵向委托代理困境"视角的解释认为,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的动机是导致产生政策执行偏差的根源,但其忽略了地方政府行为所具有的空间关联性而存在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为此,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引资竞争对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2010—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相应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土地引资行为会加剧本地区的政策执行偏差程度。(2)地方政府间存在"相互模仿"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竞争策略,这使其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行为会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即在加剧本地区政策执行偏差程度的同时,还会同步加剧相邻地区的政策执行偏差程度。(3)土地引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强度上都要强于土地财政,这表明地方政府间的土地引资竞争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更重要因素。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为了促进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良好执行,不仅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弱化地方政府间的土地财政竞争,更要通过政府绩效考核改革来遏制它们之间的土地引资竞争。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短缺逐渐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要素。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从土地利用强度.产出效率、生态效益、可持续利用程度四方面阐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内涵.以此构建适合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差距较大。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因素。②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由北向南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在空闾分布上具有微弱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异格局明显。③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须予以针对性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县域尺度下,以长江经济带719个县(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构建以信息化发展环境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信息网络消费水平4个层次9个具体指标的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县域信息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从空间聚类分布上看,长江经济带信息化水平东西地区差异显著,呈现出一个核心发展片区,多个副核心中心,整体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格局;(2)从空间关联格局上看,长江经济带信息化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以显著HH区与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主要在金华、绍兴、温州、苏州、南通、常州等地区的县(市)分布;显著LL区主要在全椒县、和县、枞阳县等分布;(3)从核密度估计上看,随着搜索半径的扩大,长江经济带县域信息化水平空间层次性趋于明显,由最初长三角地区的两个高密度值区转变为多核心-边缘结构,最终形成高密度值片区;(4)从影响因素的解读看,区位条件的差异化影响明显,经济基础的支撑作用强,工业化、科技化进程与信息化水平相匹配,政策的引领作用强但不同水平区作用效果不一,人才与科技支撑在中西部地区需要大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镇江市丘陵区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整体上镇江市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规模小、空间分布密集、聚落形态较为规则;而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空间分布稀疏,且聚落形态较破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受地形、经济、交通、水系、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聚落分布具有低海拔区位取向;经济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小,但斑块密度大,而经济欠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大,但斑块密度小;乡村聚落距离道路500 m及水系1 000 m的区域内空间分布最为密集;同时乡村聚落与耕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趋同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上,研究建筑分布特点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指导.在突破以往建筑密度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局限性的基础上,在GIS软件支持下,以2.0km×2.0km的样方为统计单元,利用样方中的建筑物基底面积/样方面积来统一计算整个北京市的建筑密度,通过分析建筑密度分布图来研究北京市建筑密度总体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绘制以天安门旗杆为中心的8个不同方向的剖面、卫星城之间的10个剖面以及将建筑密度与主要环线道路进行叠加进一步来详细分析建筑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市建筑密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图直观反映出了北京市建设已经从"单中心"模式发展转移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其主要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平原地区,而西部、北部山区的建筑密度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7.
推动养老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5~2015年江苏省县域养老服务业时空演变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均衡,呈现"南高北低"的显著差异;(2)区域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M"字型演变趋势,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3)江苏省不同县域间养老服务业空间关联性显著为正,出现了发展水平相似县域相邻分布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集聚格局呈现稳态的南北差异;(4)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力量、产业结构、养老保障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对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启动,碳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碳市场一体化为背景,整合"新"新经济地理学(NNEG)和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ACE)的理论和方法,直接从异质性企业生产决策、碳交易和区位选择行为出发,建立了一个基于agent的两区域空间经济学模型和计算实验平台,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政策情景,探讨了碳市场一体化背景下碳减排、碳交易、区域政策倾斜及碳配额分配方式等多种因素对企业的区位选择、产业集聚、东西部区域差异、效率与福利、碳交易活跃度等方面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在没有东西部地区间碳减排政策差异和碳市场交易的情形下,碳减排政策并不必然改变企业的区位选择,这种环境管制能够加剧企业间竞争,从而提升各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率。(2)在没有碳市场交易的情形下,对西部地区的碳政策倾斜将影响企业区位选择,改变经济的空间格局,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但缩小区域差距的效果随着碳约束的收紧而减弱。(3)在同时存在区域碳政策倾斜和碳市场交易的情形下,碳市场交易有利于企业向东部发达地区集聚,企业边际成本降低,两地区企业总数量增多,社会总体福利增加。(4)碳配额的分配方式直接决定碳交易的生命力。分配规则尽可能地纳入企业异质性因素不仅能提升碳交易活跃度和持久度,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局经济效率。本文还就整合空间经济学和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调查数据显示,位于都市郊区的家庭农场具有复合经营程度高、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偏向、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小的显著特征;而位于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则相反,即复合经营程度低、低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偏向、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大。这种差异表明,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出现了分化。为此,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 162份家庭农场问卷调查数据构建Logit或多项Logit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位条件的差异促使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出现差异,都市郊区的家庭农场可依托毗邻消费中心的区位优势经营附加值更高的蔬菜瓜果和水产品等,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则由于距离城市消费中心较远、运输成本高,更多经营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等。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差异与不同农产品的风险差异结合,导致两种区位条件地区的家庭农场复合经营程度不同;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差异与不同农产品的劳动投入力度差异结合,导致两种区位条件地区的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不同。各地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区位条件,都市郊区应当着重发展面向都市农业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般农业区则应侧重于大田农业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方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匹配,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为框架,在分析国家主体功能区下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分析了城市化率、总和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入率以及迁出率等影响因素,然后设定不同情景下的各种可能组合,预测出我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2050年,优先开发区的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183.57、151.68和144.03百万人;重点开发区的哈长地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中原经济区、江淮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4.526、117.028、12.147、58.896、65.560、25.075、32.372和21.613百万人。最后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提出了我国人口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研究是科学制定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的基础。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主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基本农田分布、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及城镇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和有效潜力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吉林省中部地区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规模为14 913.32 km~2,丰富程度由北向南呈降低趋势,主要受行政区规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2)极限潜力利用优势度指数为0.467 8,偏北区域利用优势度整体高于偏南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和城镇密集程度密切相关;(3)有效潜力规模为2 214.91 km~2,丰富程度为中间区域高,西北和西南区域低,东部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联系紧密;(4)人均有效潜力规模为106.65 m~2/人,丰富程度整体为中间区域高,西部边缘区域低,北部、东部及南部3个地区的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除受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的影响外,与人口分布特征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1997-2009年间省际时间序列-截面数据为基础,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边界分析架构下,测度考虑"坏产出"情况下的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农业生产的共同边界效率、群组边界效率以及达到整体理想最佳农业技术效率的追赶程度。主要结论如下:①1997-2009年间各省(市)共同边界农业技术效率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其平均值为0.692,农业实际产出占理想产出的比例仅为69.2%;②不同群组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也较高。不同区域在环境管理中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③东部和中部群组中大部分省份农业生产的共同技术比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与最佳共同边界技术的差距逐步变小;而西部地区超过一半的省(市)出现了技术退步。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际农业生态效率,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时空演变格局的基础上,将空间效应因素引入经典β收敛的检验过程中,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估算其空间收敛性,并分区域、分时段讨论其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双峰"分布特征,且波峰高度的差距在缩小,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生态效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增长较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②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空间条件β收敛的速度为0. 105,条件收敛速度显著快于绝对收敛,空间因素对收敛趋势具有加速效应,使得地区间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随时间推移呈现出进一步缩小的态势;③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收敛性同样显著,空间收敛速度呈现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且不同地区间收敛速度均大于经典收敛,这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技术条件、基础设施、资本流动性等各方面存在关联性,而除2004—2016年外,其他时段的空间收敛速度均高于经典收敛速度,且表现出逐步递减的变化过程。由于空间收敛性的存在,各地区应充分考虑到自身资源禀赋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邻近地区之间应加强农业生产合作与交流,并建立完备的农业生态合作机制、生态政策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各个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差异很大,影响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为了分析清楚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首先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比较了湖北省主要经济部门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然后通过设计综合经济指数、文化水平综合均值,计算出湖北省综合经济水平与人口发展的相关关系。从经济部门的内部组成与外部综合经济实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经济与人口分布以及综合经济水平与综合人口素质的空间关系,为湖北省的经济布局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整村搬迁"、"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实施的农村居民社区改造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区位特征、整治目标、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生活成本等角度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整村搬迁"模式比较适用于煤矿开发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农村自然条件、耕作半径、产业结构、社区规模、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合理确定新村位置。"迁村并点"模式比较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农民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农民生活保障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旧村改造"模式比较适用于居民点比较分散,小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区域内的整体规划还需要完善。目前,三种模式总体而言,对于资金、政策、技术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盘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形地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乡村聚落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GIS-RS应用的重要领域。运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Cv)和景观格局指数,以盘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特征,并侧重分析了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看,盘县农村居民点呈现出"中部、西北部密,南部、东北部疏"的分布格局,与研究区的平原、河谷和低-中海拔地区的分布相一致。(2)通过点模式分析(Point Pattern Analysis,PPA)发现,村级、乡镇级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分级3个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Cv值都大于64%,均属于集聚型分布。(3)在各种地形地貌因素中,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等是影响盘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关键因子;随着海拔的升高、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增加以及地貌的变化,农村居民点的集聚程度、用地面积、比重和不规则程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5%以上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平均海拔、较小地形起伏度(50~100 m)、较低坡度(5°~15°)、南向坡向和小起伏山地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扶贫试点村是中国实施旅游扶贫的重要载体,是精准扶贫理念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以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成因。研究表明:1试点村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凝聚型分布状态,地带间分布差异较小,西部分布稍多于东部,中部相对最少,与传统认知上的贫困村分布格局存在错位现象。2试点村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存在局部围绕贫困山区集聚的情况,空间分布上呈现不等概率分布状态,分形结构较为复杂。3试点村分布密度最大区域为燕山-太行山、罗霄山、沂蒙山和武夷山-南岭山区,其次为六盘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滇桂黔等山区,且大都高密度分布在各省区边缘和交界地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4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格局的形成主要原因有旅游资源禀赋、地形海拔高度、交通因素及政府政策导向四个方面。5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形海拔高度、落后的交通条件以及强有力的地方政策支持可以作为试点村的评选标准;并从空间上建议增加中西部试点村布点;对空间上集聚在贫困山区的试点村其旅游扶贫应注意保护性开发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深挖地域文化符号;各省区边缘和交界地带试点村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最后结合试点村的分布和致贫的原因,把试点村划分为资源利用不足型、山地环境制约型、交通区位非优型、政策支持欠缺型四种类型,从而提出针对不同类型试点村旅游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ESDA相关分析,利用ARCGIS9.2及GeoDA软件提供空间分析方法,本文描述了1990年以来河南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首先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极化分异,俱乐部趋同效应明显;其次空间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西北方向集聚,冷点区域则向豫东南的黄淮四市集聚。值得注意的是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演化和迁移的现象,但是幅度比较小。再次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稳定性,经济增长高值聚簇区的数量减少且位置向豫北转移,然后向西转移;而低值聚簇区的数量呈现出波动的趋势,其位置不断地靠向豫东、豫南地区;比较分析,可以得知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与经济格局的热点区域在第一时段完全不耦合,而在后两个时段两种格局呈现出相对耦合的趋势,热点区域均分布在豫西北地区,而冷点区域均在豫东平原区,这种增长空间格局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最后,将河南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5个方面:投资政策倾斜、旧有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加强空间尺度分析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要解决不同的核心问题,影响其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这些主导影响因素通过空间节点的优化、空间通道的重组和要素"流"的管理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由于不同尺度区域的空间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具体内容是不同,所以在考虑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时,相应的时间跨度、规划结构和土地功能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大城市通过外延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中心,在多中心作用下城市空间,尤其是房价空间的变化表现出异质性与复杂性.以快速发展的合肥市为例,从不同空间尺度利用地统计法研究城市房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分析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以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房价空间分异的逻辑关联.结果表明:(1)在主城区尺度上,房价空间分布与多中心结构相符,在各中心范围内形成了 3个高房价区;(2)在中心区尺度上,各中心区房价呈现出圈层与扇形相混合的分布特征,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对其周边房价影响范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变异模式;(3)影响房价空间分异的三类特征中,结构特征与邻里特征在主城区尺度上对房价空间分异产生了较大的作用;(4)不同功能的中心区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异,区位特征对旧城中心的影响最大,结构特征与区位特征均对行政中心有较大影响,结构特征是新区中心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