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等化合物,它们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饮用水进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饮用水中苯系物检测方法地综述及这些方法优缺点地比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对饮用水中苯系物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瑞  王利  杨毅  包苏英 《化工环保》2022,(1):107-113
建立加压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土壤中邻/间/对硝基甲苯的含量.选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体积比1:1)作为萃取溶剂,采用加压流体萃取仪对冷冻干燥土壤样品进行萃取,经硅酸镁小柱净化后,内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邻/间/对硝基甲苯在质量浓度1.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  相似文献   

3.
间苯二胺生产过程产生的精制废水含有一定数量的邻硝基苯磺酸钠和少量的对硝基苯磺酸钠。采用脱硝、还原-浓缩、酸析-水洗、脱色、重结晶的处理工艺,可回收染料中间体邻氨基苯横酸。  相似文献   

4.
PTA废液回收利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从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液中回收醋酸,邻、对苯二甲酸,醋酸钴锰盐的回收工艺。醋酸得率为90%,邻、对苯二甲酸得率为70%,醋酸钴锰盐得率为95%。该技术成熟、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多水期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法对某在役炼化场地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炼化场地土壤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砷、钴、苯、苯并[a]芘、乙苯和石油烃(C10~C40),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铊、铍、铅、钒、镍、间/对-二甲苯和二苯并[a,h]蒽等;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钒、铊、钼、苯乙烯、苯并[a]芘、石油烃(C10~C40)、苯、硫化物、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钴、砷、镍、铍、铅、甲苯、1,2-二氯丙烷、乙苯、间/对-二甲苯、二苯并[a,h]蒽、氟化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本工作构建的特定场地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简捷有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废锰液制高纯碳酸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产对苯二酚大部分采用苯胺法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锰液 ,若不加处理 ,不仅浪费资源 ,而且污染环境。高纯碳酸锰是理想的高性能强磁性材料 ,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锰硅合金、锰铝合金、铁氧体、高活性二氧化锰产品的重要原料。本试验研究以废锰液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锰。1 试验部分1 .1 试剂与原料氯化钡 ,硝酸铵 ,N-苯代邻氨基甲酸 ,硫酸亚铁铵 ,均为分析纯 ;某厂苯胺氧化废锰液 ,硫酸锰的质量分数约为 1 5 % ,杂质较多 (见表 1 ) ;工业碳酸氢铵 ,硫化钠。1 .2 试验步骤( 1 )过滤除去废锰液中的固体残渣 ,检测滤液中是…  相似文献   

7.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低温催化处理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工艺所产生的废气。制备用γ-Al2O3作为载体的Mn3O4蜂窝状氧化催化剂,并将其填充于处理装置的电加热催化还原管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废气中的氢氰酸吸附在蜂窝状γ-Al2O3载体上,在负载于载体上的MgO催化触媒作用下与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氨,实现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水中三种取代苯的盐析分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异丁醇萃取剂加入量为300μL、(NH_4)_2SO_4加入量为14 g、流动相V(甲醇):V(水)为80:20、检测波长为220 nm时,邻氯苯酚、氯苯、乙苯的工作曲线均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7,0.2,9.0μg/L,加标回收率为71.66%~92.96%,相对标准偏差为1.17%~5.17%。  相似文献   

9.
生物洗涤法处理含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远啸  郭斌  刘倩  王天雨 《化工环保》2019,39(6):646-652
以活性污泥为洗涤剂,采用生物洗涤法处理含苯废气。考察了气相苯去除率的影响因素,比较了清水洗涤和生物洗涤的处理效果。经培养驯化得到有降解苯能力的活性污泥,比降解速率(u)为6.27 h~(-1),半速率常数(k_c)为276.37 mg/L。当液相苯质量浓度小于k_c时,该生化反应为一级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u=0.046ρ。生物洗涤塔在进气苯质量浓度200~500 mg/m~3(容积负荷11.89~29.72 g/(m~3·h))、停留时间60~70 s、洗涤液pH 6.8、气体流量0.14 m~3/h(气液比7:1)时,气相苯去除率最高为94.15%,去除负荷为27.99 g/(m~3·h),液相苯质量浓度稳定在24.32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0.
含一硝基氯苯(对,邻,间)的废水,其BOD_5/COD_(cr)仅为0.0012,属于生物很难降解的有机废水。采用通常的活性污泥法对其进行处理,无明显效果。为解决此问题,葛店化工厂进行了接种污泥的选择和活性污泥的驯化试验,获得了较明显的处理效果。1 接种污泥的选择我们把接种污泥采集点选择在我厂生产一硝基氯苯的有机化工分厂,并根据一硝基  相似文献   

11.
用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席国喜  孙晨 《化工环保》2004,24(6):452-454
用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考察了醇解时间对醇解产物、聚合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该方法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废PET:PG(摩尔比)等于1:1.5,废PET:MA(摩尔比)等于1:1,醇解温度190~200℃,醇解时间3.5~4h,聚合温度190~210℃,聚合反应时间1.5~2h。试验所得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的性能符合企业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多级生化法处理含氰(腈)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庆石油化工总厂采用活性污泥推流式方形曝气池组,加接触氧化池,投加TD_1、TD_2号菌种,处理化纤含氰(腈)废水的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氯苯类生产过程POPs污染风险点分析及环境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氯苯类生产过程中的二噁英类、五氯苯、六氯苯等非故意产生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潜在风险。对具有典型工艺特征的氯苯类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的二噁英类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残渣、残液、废水和副产品(多氯苯混合物)中发现高浓度二噁英类,主要成分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推测可能与原料中呋喃类杂质有关。为践行我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责任和控制二噁英类排放造成的环境风险,结合国内外相关管理制度提出了法规制度、监督管理、工艺改进、产品质控和废物处置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煤、石油及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一部分不完全燃烧,经过裂解、环化、聚合产生相当复杂的多环芳烃,多数经烟道向大气中排放。苯并(α)芘(Bap)一类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极强的致癌物,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文采用滤膜阻留,冰水冷凝,聚氨蟋泡沫塑料(PUF)吸附。索氏提  相似文献   

15.
我厂是生产农药和氯碱产品的综合性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氯化物、苯类、醇类、粉煤灰等杂质。我们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总出水的 COD 值。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水中悬浮物(主要是未燃烧完全的粉煤灰)与 COD 值有一定关系。当粉煤灰含量高时,COD 值就偏高;当粉煤灰含量低时,COD 值就偏低,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活性碳纤维(ACF)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MS浓度、ACF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的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18.3 mmol/L、ACF质量浓度为4.2 g/L、初始pH为5.3的条件下,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5.3%和92.0%。ACF可有效吸附水中污染物,ACF表面起到催化作用的活性点位是碱性官能团,且经过4次重复使用对焦化废水仍能保持一定的处理能力。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CF-PMS体系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并降解大部分芳香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烷基苯和环氧丙烷两类废水的共处理,开展了水处理过程中微量有机成分色谱分析的研究。苯烷基化反应所排放的烃化废水含有苯、乙苯、异丙苯等化台物。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所排放的皂化废水则含有二氯丙烷、氯丙酮、1-氯丙醇[2]、2-氯丙醇[1],有时有β·β′-二氯异丙  相似文献   

18.
除草醚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类农药,可通过2,4-二氯苯酚与对硝基氯苯混合反应制得。在生产2,4-二氯苯酚及除草醚半成品提纯时,都将产生一些下脚料。经过分析测出,下脚料的成分有:2,4-二氯苯酚(约50%)、2,6-二氯苯酚(约20%),其余是2,4,6-三氯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及少量水分等。过去曾将这些下脚料运至农村焚烧,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污泥含有650—4500微克/公斤苯并(a)芘,经过消化、曝气或者堆沤处理,一般能降低苯并(a)芘50%左右。施用处理过的污泥5000斤/亩以下,一般增产小麦、玉米一成以上,在小麦、玉米、辣椒、茄子的可食部分及小麦的茎、叶、穗部,未见苯并(a)芘的明显积累;在土壤中有少量残留,残留期约为一个生长季。因此,在控制污泥的施用量及进行适当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污泥中苯并(a)芘进入食物链。  相似文献   

20.
六六六生产中的含苯废水主要来自苯水分离器。循环使用的含苯废水即指这一部分废水,其排放量为1200-1500公斤/吨六六六原粉。含苯废水的组分有氢氧化钠(8克/升左右),活性氯(0.005-1.29克/升),苯(0.15-3克/升)等。这些组分的浓度是不稳定的,它们同以下因素有关:气温、冷却水水质、冷凝器材质及其腐蚀程度、操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