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省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省"沿江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安徽沿江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合理划定区域生态功能区,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GIS技术为支撑,从自然生态约束分区评价着手,以安徽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选择山地、水网、湿地、水环境容量等指标进行生态功能差异评价,经聚类归并以及兼顾功能区的完整连片,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1、4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安徽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安徽沿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策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安徽沿江地区提供了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2.
3.
安徽省沿江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沿江湿地资源现状,揭示了沿江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高的特征,探讨了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造成河湖淤塞是沿江湿地洪涝灾害频繁、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生物资源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缺乏有效监督协调机制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利用方式、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恢复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安徽省沿江城镇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区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江城镇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构建了安徽沿江城镇空间网络,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沿江城镇网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沿江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沿江地区依托矿产资源和长江水运的双重优势,矿业经济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城市专业化分工明显,但经济总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通过对沿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态势、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得出了本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性,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角度谈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鼓励绿色消费,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发展环保企业等来达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10.
皖江地区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所在。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采用产业经济学分析工具——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皖江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得出的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地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并借鉴国内有关开发(园)区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总量、经济效率、基础设施和产业质量4方面共计12个指标评估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把安徽沿江15个开发区划分为重点拓展型开发区、优化提升类开发区、积极培育类开发区,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分别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安徽工业产业的基础上,根据主导产业理论和主导产业的特征,建立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应用Gray评价方法,对23个主要工业行业进行研究,确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工业共5个工业行业为安徽省工业主导产业,并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培育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偏离-份额及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以及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收入与国际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优化增效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皖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具有综合开发利用各类旅游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的配置基础,提出了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安徽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10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安徽省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共有13种8变种6变型,叙述了安徽蔷薇属植物资源分布状况、主要用途及开发利用途径,并对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自然条件优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把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