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全面反映了我国201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报告在上一版基础上,新增了废矿物油、废气、报废汽车等3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共25类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本刊连载刊出报告全文,以方便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1997,(4):29-31
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联合公布《资源综合利用目录(1996年修订)》编者按最近,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通知》(国经贸资[1996j809号)。《通知》指出,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了妒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这两份文件时说,在合理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看待国际差距和国内需求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大领域的9项具体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促进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规定,我们组织修订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1996年修订)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5.
正发改办环资[2014]4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的部署,我委决定开展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6):14-14,17
日前,从天津市有关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优势,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已确定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着力实施8大重点工程,形成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二次能源余热回收率达到80%,实现向中低温余热利用领域扩展等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7.
赵家荣 《环境保护》1997,(1):40-41,47
努力开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新局面(上)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副司长赵家荣一、“八五”以来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回顾(一)我国“八五”时期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绩八五”时期,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引导下,经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立法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立法虽然有了一定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某些原有的综合利用鼓励措施因未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改进从而使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尽快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法、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管理制度、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利用优惠措施、理顺综合利用的管理体制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立法的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1):23-25
根据天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天律市经济委员会于日前印发了《天律市2006年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号清洁生产工作要点》,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好年度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工作。录如下。[编按]  相似文献   

10.
各位副会长,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各位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各省辖市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协会筹备负责人,同志们: 经过周密筹备,河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协会更名暨换届大会今天正式召开了。省人大副主任钟力生同志、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同志在会上做了书面讲话,省政府张以祥副省长为我们今天的会议发来贺信,他们对协会的工作和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刚才,汴霖同志就协会的更名、本次大会的筹备等有关问题作了说明。大会按照规定的议程通过了《河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协会章程》,选举了新的理事会和常…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减物质化趋势及循环经济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1):1811-1822
物质流分析通过测量经济活动物质投入的数量、强度及其变化即物质化或减物质化趋势,能够反映可耗竭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总体情况,也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对物质消耗影响的一个有效工具。论文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2000-2013年直接物质投入及其与特定经济特征的关系,确定了资源利用强度变化趋势,评价了中国循环经济实践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发现2000-2013年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单位GDP直接物质投入先上升后下降,说明中国已进入了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质投入强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总量增加但综合利用率仍很低,未对直接物质投入强度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未来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和人均值在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市政府〈批转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拟定的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5】117号)下发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4.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4]437号),我委委托有关咨询单位对报来的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实施方案进行了专家评审,选出了43个地区和单位作为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全面持久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郭廷杰(国家计委老干部司)1994年3月国务院根据世界环发大会决议并结合我国实际,正式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突出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经...  相似文献   

16.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通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以下简称《再生资源增值税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增值税政策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的增长,伴随的是工业的发展,以及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应当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坚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对从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情况方面入手,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市政府〈批转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拟定的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的通  相似文献   

19.
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天津市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一直保持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全市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5000余万吨,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钢渣、碱渣、粉煤灰渣综合利用率100%,为保障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市涌现出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典型企业,在综合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矿产资源、再生资源等大宗废弃物的同时,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还有效的起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自本期开始,本刊特别开辟了《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纪实》栏目,集中对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典型企业进行宣传报道,以发挥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20.
侯保勤 《环境工程》1997,15(6):54-56
钢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侯保勤(冶金部环保办公室,北京100711)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钢铁工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资源与能源消耗大,工艺流程长,生产环节多,历来是工业污染大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