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有关汽车内部污染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汽车内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影响车内污染的一些因素。车内污染在某些情况下比车外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更严重,因此,对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健康驾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有关汽车内部污染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汽车内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影响车内污染的一些因素。车内污染在某些情况下比车外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更严重,因此,对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健康驾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有关汽车内部污染的研究报道。着重介绍了汽车内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影响车内污染的一些因素。车内污染在某些情况下比车外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更严重 ,因此 ,对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此外 ,本文还提出了健康驾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汽车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世界的范围内,汽车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就国内的情况而言,汽车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却没有随着汽车的普及而得到人们足够的认识。有见及此,本文指出了造成汽车内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来源及其有可能产生的危害,同时讲述了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几种主要因素,并就此给出了相关污染减轻的建议,希望籍此减少汽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向明 《环境》2004,(2):33
新居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刚刚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车车内空气污染现象,又接踵而来了。据报道,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对200辆车的检测结果,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近九成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车车内的空气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水平方面出发,介绍了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来源、危害、影响因素等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对车内流场及颗粒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对于车内颗粒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车内颗粒物研究指明方向,对如何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呼和浩特市汽车尾气对市区空气污染的现状和汽车量与NOx浓度的关系。分析了汽车尾气污染程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污染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不断加深,人群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需求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人群的关注,本文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梳理并阐述目前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我国车内饰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总结并分析车内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样本采集方法及重点关注物质.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是重点关注指标且其限值具有差异,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暂未将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控制标准.(2)我国车内饰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中有机物指标占所有指标的66.90%,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占有机物指标的30.94%,且多为增塑剂、阻燃剂类等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的物质.(3)车内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涉及气态、颗粒态以及粉尘样本,超过66.67%的样本采用主动采样法进行收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物质包括溴化阻燃剂、磷系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全氟化合物等阻燃剂和增塑剂类物质,其研究次数占所有物质研究次数的88.14%.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提出两点建议:(1)在现有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与技术指南的基础上,我国需要...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部空气污染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控制车内空气污染的方法,并重点提出和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动静控制技术。分析表明:车内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人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人车内等三方面。除通过提高零部件材料的质量和采用低VOC排放涂装技术来控制车内空气污染外,本文提出采用动静控制技术来有效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其具体方法为:利用零部件表面的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车内缓释型污染物,利用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吸烟等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利用动态空气循环净化器来降低车内急性污染物。从健康汽车的观点来看,即使汽车采用了污染物零排放材料,也必须装备动静控制技术来对二次污染物和急性污染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对海洋的塑料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世界各地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状况,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动物、渔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塑料放弃物污染的防治等问题研究的概况。详细讨论了有关研究方法、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汽车污染扩散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如何简单而准确地模拟城市街区污染的扩散规律,对于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量实测数据,分析了风速风向等影响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采用丹麦开发的街道峡谷模式OSPM,对汽车污染扩散规律进行模拟研究。与北京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好地模拟昼间风速风向对街道峡保内汽车污染扩散的影响,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峡保中流场的主要特征,以及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规律,污染物浓度与风速的倒数摈心  相似文献   

12.
载人汽车室内空气VOCs污染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开  程赫明  罗会龙 《环境科学》2013,34(12):4599-4604
载人汽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车内空气VOCs危害健康,为分析车内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与TVOC的污染程度,依据国内外室内与车内空气品质标准,采用指标评价法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就我国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7729-200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韩国、挪威、日本与德国的标准而言,载人汽车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VOCs污染物分别是TVOC、TVOC、苯、苯、TVOC、甲苯与TVOC及其车内空气污染的平均级别依次为中污染、中污染、清洁、轻污染、中污染、清洁与重污染;指标评价法能够有效分析车内空气品质,不同标准的选取对评价结果差异显著;德国标准最严格,而我国GB/T 18883-2002标准相对比较严格,GB/T 27630-2011标准最宽松.  相似文献   

13.
选取汽车内的空气污染状况作为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是苯系物及烷烃;车龄影响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通过对车内空气进行交换能使车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本溪市自然地理条件,气象特征,汽车流量和街道建筑物结构等综合因素,建立了本溪市汽车污染模式,并对本溪市汽车保有量和主街道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三元催化剂机理与实际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目前在三元催化剂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和城市汽车污染的现状,借鉴国外机动车污染控制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汽车排气净化研究的建议和污染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大量现场监测和调查资料为基础,反映了南京市交通、道路和汽车排气污染状况、并研究了南京主要路口汽车排气污染与交通状况的关系,论述了车流量、道路状况、机动车的类型和车况对汽车排气污染的影响。选择CO为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对汽车排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街道)实施汽车排气污的总量控制,并论述了如何制定汽车排气总量削减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汽车排气污染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合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污染物排放及危害,以及国内外对汽车排气污染的控制,总结了我国汽车排气污染控制与国外的差距,从而提出了我国汽车排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我国车内气味问题的产生、现状及污染特点,指出车内气味污染存在评价困难、溯源困难及治理困难等特点。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车内气味管控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建立高水平的气味评价员团队;第二,开展气味溯源研究工作;第三,进行全产业链气味管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城市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成为道路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私家车的使用造成大量的尾气排放,污染空气环境的同时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现有车内安全系统诸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是以标准身体结构和耐受力作为依据进行设计。汽车专用人群中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CRS)是一种专门设计的保护装置,本文将对该约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居民人均拥有汽车及机动车保有量都大大增加了,研究交通源重金属污染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交通源重金属的来源,对交通源重金属的排放量及影响因素、公路旁各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交通源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