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凉山州9种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采集于四川凉山州9种野生蘑菇及相关土壤的重金属Cd、Pb、Zn、Hg和As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均未检出Hg,3个采集地除会理林家山土壤样品有Cd的检出,另外两个样地土壤未检出Cd.土壤中Pb、Zn和As在干土中的含量分别为52.806 4~274.731 0 mg/kg、18.747 5~164.585 8 mg/kg和3.970 9~10.749 9 mg/kg.野生蘑菇对Cd和Hg具有很强的积累能力,在土壤中没有Cd和Hg检出的情况下,蘑菇中均测出了Cd和Hg,Cd含量高达28.383 6 mg/kg出现在梭孢环柄菇(Lepita ventriosospora),Hg含量最高为0.860 7 mg/kg出现在大白菇(Russula deli-ca).在土壤受Pb污染的情况下,大白菇子实体积累Pb的能力最强,含量为115.929 0 mg/kg.本次蘑菇样品Zn的含量不高.蘑菇对As的积累与土壤中As含量高低有关,最高含量为喇叭陀螺菌(Gomphus floccosus),为4.003 5 mg/kg.表明蘑菇对重金属的积累具有种特异性,与环境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基于蘑菇对重金属的强积累能力,可考虑作为净化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特种生物.图1表2参11  相似文献   

2.
合肥地区典型城镇土壤中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标准化及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合肥地区典型城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确定的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分别为10.230 mg/kg、0.073 mg/kg,并与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显示,标准化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均能有效计算土壤中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获得的基线完全符合其定义和实际意义,可以很好地用于进一步的土壤环境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菜园土主要蔬菜重金属背景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研究了广州市几个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种植的白菜、芥蓝、芥菜、菜薹、萝卜、大白菜、豆瓣菜、结球甘蓝、芹菜、菜豆、豌豆、结球莴苣、尖叶莴苣、菠菜、番茄等15种蔬菜中Pb、Hg、Cd、Cr和As等5种重金属的背景质量分数。其背景质量分数为:Pb 0.002~0.148mg/kg;Hg ND-0.006mg/kg;Cd 0.001~0.034mg/kg;Cr 0.002~0.150mg/kg;As 0.001~0.070mg/kg。由于不同种类蔬菜的吸收特性和遗传特性有所不同,其重金属背景质量分数也有很大差异。蔬菜中元素水平还与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衡阳市7个样点的大羽藓植物体及相应土壤样品中的Pb、Zn、Cu、Cd、Hg、As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大羽藓植物体内6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0.86 mg/kg、339.27 mg/kg、19.54 mg/kg、0.32 mg/kg、0.27 mg/kg、4.77 mg/kg,基质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8.32 mg/kg、160.40 mg/kg、22.35 mg/kg、0.21 mg/kg、0.38 mg/kg、11.62 mg/kg,均未超过国家标准2级标准.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大羽藓对Zn和Cd具有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分别为:2.12和1.52.植物体和土壤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Pb外其它5种重金属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衡阳市大气中6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通过对大灰藓植物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可知,15个样点当中植物体内Zn含量为149.427 mg/kg~381.552 mg/kg,Pb含量为68.842 mg/kg~124.738 mg/kg,Cr含量16.303 mg/kg~38.717 mg/kg,Cu含量为15.462 mg/kg~37.467 mg/kg,Cd含量为0.975 mg/kg~2.495 mg/kg,Hg含量范围在0.192 mg/kg~0.443 mg/kg.土壤中Zn含量为85.683 mg/kg~245.165 mg/kg,Pb含量范围为38.030 mg/kg~71.938 mg/kg,Cr含量为28.987 mg/kg~64.442 mg/kg,Cu含量为18.448 mg/kg~42.983 mg/kg,Cd含量为0.212 mg/kg~0.553 mg/kg,Hg含量为0.268 mg/kg~0.640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大灰藓植物体和土壤重金属之间Pearson相关性系数都未达到显著性差异.6种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指数都为轻微生态危害,衡阳市大气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中等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安污灌土和西红柿Cu,Pb,Cd,Cr,As,Hg元素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污灌土中发生了明显累积,但不同元素的累积强度不同。重金属从土壤向西红柿的迁移转化中,迁移累积率在灌土中Cd>As>Cu>Cr>Hg>Pb,而正常土中Cd>As>Hg>Cu>Cr>Pb。西红柿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程度不同,西红柿Cu、Cd、Hg含量与土壤中该元素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广州及周边地区5处代表性森林土壤(鼎湖山、西樵山、华南植物园、黄埔和南昆山)As、Se、Hg质量分数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上述5地森林表层土壤As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8.6、18.0、12.2、11.4、26.1 mg.kg-1,Se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360、0.729、0.286、0.421、0.434 mg.kg-1,Hg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201、0.270、0.139、0.224、0.087 mg.kg-1。除植物园土壤Se质量分数、南昆山土壤Hg质量分数较接近背景值外,5林地As、Se、Hg质量分数均超过背景值,可能存在外源As、Se、Hg输入。其中,南昆山As输入,西樵山Se、Hg输入,黄埔、鼎湖山Hg输入较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昆山As为最严重的污染物,而在鼎湖山、植物园、西樵山和黄埔Hg为最严重的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5林地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西樵山土壤属重度污染,南昆山、黄埔、鼎湖山属中度污染,植物园污染较轻,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宝山区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As,Cd,Cr,Hg,Pb)空间分异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农业用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均表现为中等空间变异性;在全局趋势上,Cd为一次全局趋势,其余重金属元素都表现为二次趋势;5种元素在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方向效应;Cr,Hg和Pb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As和Cd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5种重金属的空间变程由大到小分别为Hg,Pb,Cr,As和Cd.土壤重金属As,Cd,Cr,Hg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7.31mg.kg-1、0.24 mg.kg-1、107.89 mg.kg-1、0.15 mg.kg-1和38.54 mg.kg-1,分别是上海土壤背景值的0.80,1.81,1.44,1.43和1.51倍.宝山区南部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北部.从宝山区各镇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看,Cr和Pb普遍污染严重,而基本不存在As污染.同期降尘污染调查表明,降尘重金属是本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养殖鱼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主要养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肇庆、广州、惠州和茂名4市14个样点沉积物中7种元素的水体及底泥总量,并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鱼塘水体中Cr质量浓度范围是nd-0.1011 mg·L-1,超标率为7.1%,Cu质量浓度范围为nd-0.1438 mg·L-1,超标率为64.3%,As质量浓度范围是0.0112-0.0812 mg·L-1,超标率为24.1%,Hg质量浓度范围是0.00004-0.00458 mg·L^-1,超标率为35.7%,Pb质量浓度范围为nd-0.0973 mg·L^-1,超标率为6.8%,其余Ni、Zn和Cd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0.0218、nd-0.0232和nd-0.00319 mg·L^-1,均未超渔业水质标准;底泥中重金属元素Cr、Cu、Zn、As、Hg、Cd和Pb的平均值分别为83.86、46.19、242.16、32.38、0.64、1.00和60.06 mg·kg^-1,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Hg>Zn>Pb>As>Cu>Cr,其中,Cd污染程度为中-强,是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生态风险均值排列顺序为 Hg>As>Cd>Pb>Cu>Zn>Cr。对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率最大的元素为Hg、As和Cd。4个市底泥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RI)比较,惠州(290.13)>广州(240.54)>茂名(193.23)>肇庆(116.40)。Hg和Cd是该水域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城区交通干道土壤-植物系统中汞(Hg)和砷(As)的污染特征,以聊城市为例,在其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旁绿化带内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并同步采集扁竹兰(Iris confus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冬青(Ilex chinensis)、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和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5种常见绿化植物测定Hg和As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Hg和As的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了绿化带植物对土壤中Hg和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聊城市绿化带土壤Hg和As质量分数分别在0.17~6.21 mg·kg~(-1)和1.18~12.22 mg·kg~(-1)之间,20%样品Hg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Ⅲ级标准。以山东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Hg表现为严重污染,其潜在生态危害很高,As表现为轻度污染和轻微的生态危害。绿化带植物中Hg和As质量分数分别在0.03~0.72 mg·kg~(-1)和0.06~1.86 mg·kg~(-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25 mg·kg~(-1)和0.55 mg·kg~(-1);植物体内Hg的富集系数在0.01~2.82之间,平均值表现为:马尼拉草石楠扁竹兰侧柏冬青;植物体内As的富集系数在0.01~0.65之间,平均值表现为马尼拉草侧柏冬青石楠扁竹兰。绿化带植物对Hg污染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As污染不具有修复效果,不同植物中Hg和As的含量以及对Hg和As的生物富集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种植时间及绿化带土壤环境条件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典型有机设施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北京市典型有机设施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法,选取北京市5个有机设施蔬菜基地中125个土壤样品和77个蔬菜样品进行了Pb、Cd、Cr、As和Hg含量的检测、统计分析与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了重金属在蔬菜中的迁移规律,并结合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采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由于蔬菜摄入导致的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个设施蔬菜基地中有极少数土壤样本Cd含量超标,有极少数叶菜样本Cr含量超标,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污染指数评价表明5个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排序为:基地5基地1基地3基地2基地4,主要由土壤Cd累积所致。土壤重金属与理化性质相关性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都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总体上,5种重金属在土壤-蔬菜中迁移能力排序为:CdHgAsCrPb,在不同类蔬菜中的富集系数排序为:叶菜类茄果类瓜果类豆菜类。5种重金属造成的目标危害系数大小依次为:CdPbAsHgCr,不同类蔬菜的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排序为:叶菜类茄果类瓜果类豆菜类,所有蔬菜单一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和复合危害系数都远小于1,说明单一重金属和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都没有明显的负面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乡市郊区大棚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  王智芳  马玲玲  周丹  姚连芳 《生态环境》2013,(12):1962-1968
科学评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新乡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的质量分数,并参照HJ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64、156.18、992.38、0.316 mg·kg-1。东黑堆、前河头、后河头和东水东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均全部超标,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后河头土壤重金属Cd的质量分数达到33.78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的111.6倍,东水东采样点次之,也超标66倍。除了前辛庄Hg污染超标127%以外,其他采样点重金属Hg均不超标。表层(0~10 cm)土壤重金属Hg质量分数高于耕层(10~20 cm),其他重金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季节,Cr质量分数随着季节变化逐渐递增,Hg质量分数则呈递减的趋势;Cd和Pb质量分数没有明显规律性。不同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以后河头的为最高,达到了82.49,其他依次为前河头、前辛庄、东黑堆、东水东。总体上讲,新乡市近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远远超过Ⅴ级的限值3.0,前河头、后河头和前辛庄菜地土壤都处于极高风险的重金属污染状态;东黑堆和东水东菜地土壤也处于高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3.
调查并分析了广州市蔬菜地土壤和菜心中主要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菜心中某一重金属元素和土壤中元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Cd更易在菜心体内造成累积;总体上菜心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其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菜心中Pb、As的积累分别取决于土壤中Pb、As的质量分数,土壤中Pb和As还分别促进了菜心对Cr、Hg的吸收,Pb对菜心中Cd的累积表现为协同作用;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临界值可为今后无污染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蔬菜产地土壤Cd、Hg、As、Pb、C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省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略高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值外,其他4种均未超出,总体质量较好,然而各检测点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苏南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且部分点Cd、Hg、As远超过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值(GB/T18407.1—2001),表明苏南部分产地已不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以GB/T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4,属1级安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0.30、0.29、1.20,即苏南为3级土,属轻污染,苏北、苏中为1级土,属安全。苏中、苏北明显好于苏南。全省有15%蔬菜地土壤已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苏南,且Cd、Hg分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菜地土壤与蔬菜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市、佛山市、江门市和惠州市典型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Pb、Cr、Cd、As和Hg)含量及其土壤中有效态(Pb、Cr、Cd)含量的调查,分析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菜地土壤主要受Pb、Cd、Hg污染。Pb、Cd主要以轻度污染为主;而Hg污染在广州市菜地土壤以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为主,佛山市菜地土壤以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为主,江门市和惠州市菜地土壤以轻度污染为主。蔬菜主要受Pb、Cd、Hg污染,少数蔬菜受到Cr污染,但并未检测出蔬菜受As污染。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Pb、Cr、Cd的总量、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中As、Hg的总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中Pb、Cr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均达到显著相关。土壤中有效Pb与有效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效Cr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8份蔬菜地土壤样品中的铜、锌、铅、镉、汞的含量,从城市化的角度研究了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在“城区、郊区和农区”的水平空间变化和在层次间的纵向空间变化,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时间累积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化影响重金属的水平空间变化,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蔬菜地与城市距离的增加,在城区到郊区这一距离段呈下降趋势,在郊区到农区则基本不变;城市化影响重金属的纵向空间变化,蔬菜地各重金属元素表层减底层差值的均值,城区均为正值且绝对值较高,郊区和农区各值都在0浓度附近摆动且绝对值较小。由于受城市化的时间累积作用的影响,1999年土壤中重金属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1985年。  相似文献   

17.
秦普丰  刘丽  侯红  雷鸣  陈娅娜  李细红  贺琳 《生态环境》2010,19(7):1668-1674
为了研究和评价工业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和健康风险状况,以株洲市为例,在工业区(石峰区)、农业区(芦淞区)和旅游区(大京风景区)分别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分析重金属Cd、As、Pb、Hg、Zn、Cr和Cu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别对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业区、农业区和旅游区土壤中Cd、As、Pb、Hg、Zn、Cr和Cu的平均质量分数都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部分重金属甚至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地质累积指数(Igeo)表明:工业区、农业区和旅游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Cd和Hg的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程度依次是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不同功能区蔬菜中Cd、As、Pb和Zn的危害商(HQ)值都大于1.0,而Cu和Cr的危害商(HQ)都小于1.0。不同功能区蔬菜中重金属危害指数(HI)都大于10.0,尤其是工业区蔬菜的危害指数(HI)〉100.0,当地成年人食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蔬菜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其中Cd和As,是危害指数(HI)的主要贡献者,两者贡献率之和的范围为75%~89%,而Cr的贡献率几乎为0。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莹  陈玉成  李章平 《环境化学》2012,31(6):763-770
收集了国内43个大中城市的3688个城区土壤重金属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评价分析、聚类分析等,初步确定了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壤As、Cd、Cr、Cu、Hg、Ni、Pb、Zn的平均赋存量分别为13.39、0.68、63.04、38.17、0.31、26.18、47.34、137.72 mg·kg-1.Nemerrow指数、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太原、南京、开封,主要污染重金属是Hg、Cd、Pb.43个城市中,上海、武汉、淄博、昆明、抚顺、昌吉、郑州、贵阳、成都、攀枝花、天津、珠海、大庆、北京、南宁、广州、香港、长春、太原等19个城市属于Cd强度污染;徐州、长沙、开封、重庆、乌鲁木齐、沈阳、西安、杭州、南京、兰州、洛阳等11个城市属于Hg-Cd强度污染、Pb中度污染;其余13个城市属一般轻度污染.长江以南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比长江以北城市严重,中小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低于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郊区设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部分设施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砷(As)、汞(Hg)、铬(Cr)、镉(Cd)、铅(Pb)的累积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Hg、Cr、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0.15、19.85、1.07、5.44 mg/kg,其中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的9.41和2.36倍;设施蔬菜地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状况具有Cd>Hg>Cr>Pb>As的特征,就综合污染指数而言,Cd元素是污染发生的主要贡献因子;从多种重金属潜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来看,研究区仅有18.23%的采样点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余样点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轻微风险水平范围内.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76个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铬、铅、镉和汞的含量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在不同城市不同蔬菜品种之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蔬菜中铬、铅、镉、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19、0.0962、0.0257和0.0014mg/kg,其中铬、铅、镉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量的蔬菜样品分别有1.3%、13,2%与13.2%;4种重金属在10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铬→铅→镉→汞;铅、镉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