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三江”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资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水资源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各干、支流河水的主要离子成分、水化学类型、河水的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以及河水的主要微量元素组成。并根据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对“三江”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中部地区是自治区工农业经济最集中发达的地区,畜牧业生产在本区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本文阐述了本区草地的资源状况,生产力特点及草地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本区草地面积525.4万ha,草地类型较复杂,垂直分布明显,牧草组成较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但草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平均产草量为1275-1350kg/ha。从草地资源的水平分布格局看,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雅鲁藏布江以北占63%以上。从时间分布看,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冬季的草地现存量仅为秋季的10-30%,但本区饲草饲料构成、分布格局与畜牧业生产是相协调的,构成了一个相对匹配的草地畜牧业整体。  相似文献   

3.
论“谁来养活中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应该得到的有益启示。认为应唤起我们对发展农业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采取切实措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养活自己,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资源(World Resources),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le for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组织了精干的编辑部,还聘请了一批具有国际威望的学者组成咨询委员会所创办的“世界资源”年鉴性刊物,其创刊号于1986年与世界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是由李文华同志参加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会议带回国,并组织译成中文,1986年  相似文献   

5.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论文分析了这一模式的系统结构和运作机制,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结果。“猪-沼-果”模式以沼气池为核心,聚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优化传统种养模式的组织结构,使物质充分利用,能量有效转换,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江西建设了103.87×104个农户家用沼气池和25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每年可以节省木材600×104余m 3,相当于75×104hm2林地的活立木蓄积量;农作物施用沼肥,节省化肥农药,比传统模式提高肥效20%左右。“猪-沼-果”模式在流域综合治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和控制血吸虫病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中央关于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精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等七家单位,于2000年4月18~20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4个省(区、市)40余家单位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开幕式由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周新远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致开幕词并作了重要报告。四川省常委甘道明,省人大副主任卢铁城,省政府副省长李进,省科协副主席聂秀香、曾祥炜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甘道明常委、李进副省长在大会上作了重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转型”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980年、2000年、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NPP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京津冀食物生产与固碳释氧两种服务的变化及其空间格局,揭示“生态系统服务转型”的原因。结果表明:(1)35年来,京津冀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减少为主。1980年和2000年,NPP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山区,2015年NPP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平原。(2)1980-200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以食物生产服务增加与固碳释氧服务降低为主,2000-2015年京津冀以食物生产服务与固碳释氧服务同时增加为主。“生态系统服务转型”模式为“食物生产+固碳释氧–”→“食物生产+固碳释氧+”。(3)农业生产力提升、林地面积与质量和耕地质量、草地质量提升是“生态系统服务转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危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所处的生态环境地位,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制定高水平的科学规划;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置核心区的移民;③建立科学研究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加强鼠害治理,促进草场生态系统的恢复;⑥建立上、中、下游利益补偿机制,促进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文在阐述“梯田退耕”生态重建规划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及宜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出并探讨了针对黄土丘陵区中小尺度流域或行政村合理布建梯田和经济林果园地等的规划方法及技术流程,进而将其应用于燕沟流域,研究结果表明业已探讨的规划方法是可行的和实用的。按规划结果,燕沟流域至少需新修梯田295.06hm2、果园4.61hm2,使其基本农田达到359.23hm2、果园面积达到622.69hm2;森林覆盖率48.87%,林灌草植被覆盖率可达75%,坡地减沙效益在80%以上。农业发展预计每年可实现粮食总产1645.13t、苹果总产9340t以上,载畜量可达7500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0.
河道的最小控制流量和最大纳污控制量( 简称“双总量”) 是维系河流健康的决定性因子。论 文初步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河流“双总量”控制研究技术框架, 并对唐山市月尺度的“双总 量”控制指标进行核算。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 除个别枯水年份和连续枯水年份外, 唐山市河道的最 小控制流量均可得到满足。在基准年、2010 年和2020 年3 个规划水平年, 唐山市规划河流COD 的 最大纳污控制量分别为16 357.57、12 659.19 和11 572.50t /a; NH3- N 的最大纳污控制量分别为 907.80、660.27 和580.09t /a。在统一水资源配置平台上制定的“双总量”控制指标, 从根本上保障了 竞争用水条件下河流生态需水, 客观确立了规划水平年河道纳污能力的年内分配, 并整体上提高了 河流的最大纳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的林业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保护为主,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韩杰 《自然资源学报》1991,6(4):303-310
辽东半岛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南延部分,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由于受到海洋的影响,气候比我国同纬地区温和、湿润,为太区农业、林业及果蚕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本区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富海上交通和渔业之利。在东北地区,本区是一个自然环境较优越,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区域。本文主要阐述辽东半岛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并对其利用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区域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地理单位,资源丰富,尤其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是在深入调查和完成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论述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呼伦贝尔的考察,我们发现,呼伦贝尔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其推进工业化的良好条件,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以及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存在,迄今为止,呼伦贝尔的工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在国家沿边开放的总体战略框架下,基于推进呼伦贝尔的资源开发,使其促进工业进一步成长的考虑,文中提出了呼伦贝尔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并认为那种齐头并进开发各种资源的战略和立足于发展高技术实现跳跃发展的战略都不符合呼伦贝尔盟情。据此指出呼伦贝尔在产业发展中应划分出三种主要产业部门:重点产业部门,一般支持性产业部门和限制性产业部门。最后,提出了呼伦贝尔工业发展应注意的6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岸带优势资源及其组合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海岸带以自然资源集聚、种类众多为其特色,它为振兴浙江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浙江海岸带有六项优势资源,即港口航道资源、水产资源、滩涂土地资源、海洋能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岛屿资源。本文分析了这些优势资源的组合特点,并指出优势资源存在着多宜性、动态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以综合规划,统一协调,目的是以期引起有关方面注意,采纳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具有北方半干旱山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隋家窝铺小流域为例,在简要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根椐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了退化小流域生态系统重建与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方向、途径及措施。通过5a的实践,在生态经济沟、防护林体系、人工草地、抗旱农田和高产栽培示范区等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区内既有巨大的开发任务,又有严重的环境整治问题,它们都需要大量的供水。该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贫乏,供需矛盾尖锐。针对地区水资源特征及需水特点,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节水与开发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措施,确保水资源能得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西江沿岸地带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待开发民族区域,但它拥有多方面工业资源优势,而且工业开发环境条件良好。作者认为,优势的工业资源开发必须在全方位开放与资源深度利用的基础上以轻型为主导的策略,重点建设制糖、水果加工、水电、有色金属为主的原材料及加工等若干工业基地。布局上以西江干流和区内铁路干线为“轴”,结合重点工业“点”,稳定提高中部,重点开发东部,创造条件开发西部,实现“点轴结合,逐步推进”的工业资源区域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代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黄河三角洲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由于盐渍化面积较大,土地垦殖指数较低,土地生态环境条件脆弱,而且土地开发利用受地表淡水资源的年际与季节分配的影响。当前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开发利用的潜力大,开发的紧迫感加强。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的主要途径有:①改造低产田,挖掘土地增产潜力;②扩大平原林地,营造林网,改善生态环境;③利用现有林场,逐步建成畜产品生产基地;④利用沿海滩涂和陆地水面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⑤处理好土地开发与油田建设的关系,发挥土地与油气资源两大优势;⑥运用遥感资料监测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及时合理地变更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图门江流域*人口变化对森林生态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近百年来图门江流域我国一侧的人口变化过程为主导因子,历史地分析了森林植被破坏以后,一系列生态资源所受到的影响,并以珍贵毛皮兽紫貂为例,定量地分析了珍贵生物资源在该流域濒临绝迹的原因及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