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拮抗菌B96-Ⅱ对芦笋枯萎菌的抑制效果并探明其抑菌特性及方式,对经B96-11处理后芦笋枯萎菌的生长速率、液体电解质、电导率及菌丝重量等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10~7~10~8 CFU/mL时,B96-Ⅱ对芦笋枯萎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连续3 wk室内观察发现,B96-Ⅱ对芦笋枯萎菌丝有持续的抑制作用,与对照比较抑制率为94.07%~88.98%.田问防治效果为93.40%.而农药多菌灵处理的防治效果仅为65.12%.拮抗菌B96-Ⅱ对芦笋枯萎菌的抑制方式主要为:(1)对孢子形成的抑制作用;(2)对孢子的溶解作用;(3)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4)对菌丝的致畸作用;(5)对菌体细胞的破损作用.B96-11处理后36 h,溶液总溶解性同体和电导率增高,而菌丝重量下降.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2.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GFP标记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Sau3AⅠ酶切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 1总DNA ,与BamHⅠ酶切的启动子探针载体 pRobe -GFP酶连 ,转化E .coliDH5α ,在选择性平板LB(Ampr)上从大约 1× 10 4个菌落筛选到 5 0个含启动子片断的阳性克隆 .挑选其中一个阳性克隆 ,将启动子片断克隆到pIJ2 92 5和 pBBR -MCS2上构建成重组质粒 pIJGFP和广宿主标记载体pB BRGFP .然后将 pIJGFP载体上的启动子片断克隆到广宿主载体 pTR10 2上 ,获得第二个广宿主标记载体pTRGFP .将pTRGFP和pBBRGFP通过三亲接合分别标记于DLL 1得到两株标记菌 ,即DLLTR和DLLBR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软件Lasersharpversion 3.2分析发现 pTRGFP在E .coli中表达很强而在DLL 1中表达很弱 ,而 pBBRGFP正好相反 .图 5表 2参 12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缺氧嗜甲烷古菌的分布、生态位、形态与代谢特征的新发现,并讨论了其与产甲烷菌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缺氧嗜甲烷古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互养,氧化甲烷气体以阻止其进入大气.缺氧嗜甲烷古菌主要分布于深海甲烷渗漏区和冷泉区域,在其他多种缺氧环境中也能发现,由于还未获得纯培养,对这类微生物的生态位知之甚少.其细胞呈球状、杆状,有时聚集成球状集合体或连接形成丝状体.缺氧甲烷氧化可能经过"反甲烷合成"、"甲基合成"等路径.嗜甲烷古菌与产甲烷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存在许多相似点.图1表1参37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硫自养高氯酸盐和硝酸盐的还原效率,进行了以单质硫(S0)和好氧污泥分别作为电子供体和接种污泥培养驯化硫自养高氯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厌氧条件下采用间歇周期运行的培养方式,高氯酸盐和硝酸盐的初始浓度分别从80 mg/L和40 mg/L逐渐增加到240 mg/L和120 mg/L时,去除率达到99%以上的周期随培养驯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最初的7 d稳定在4 d,高氯酸盐和硝酸盐最终分别被还原为Cl-和N2.由于S0的歧化反应,SO42-的实际产生量高于理论产生量.培养驯化过程中pH在6.5-7.3范围内变化,适合硫自养高氯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条件.PCR-DGGE图谱分析表明随着培养和驯化时间的增加微生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污泥微生物群落能够迅速进行优胜劣汰,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培养驯化末期的污泥中β变形杆菌纲处于优势地位,是硫自养高氯酸盐还原菌和反硝化菌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培养驯化的微生物菌群具有较高的高氯酸盐和硝酸盐还原能力,本研究可为水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净化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应用发光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毒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袁星  马梅 《环境化学》1994,13(3):255-258
本文介绍了化合物对发光菌半数抑制发光强度的毒性测定方法,测定了几十种芳烃类化合物的毒性,发现不同取代基或取代位置的芳烃毒性不同,并且对发光菌的毒性与对黑呆头鱼的毒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天津市气挟菌污染源加以分析,垃圾堆场、污水处理系统及工业区是主要非点源污染源.监测主要污染源的产毒黄曲霉及粪源性肠道菌类表明除来自垃圾、污水外,在工业区中绒毛加工、制革、调料酿造及饲养业是重要来源.气挟菌量与人群密度及活动量有正相关趋势(n=6,r=0.95)但与居住楼层高低无关(n=5,r=0.25).球菌及球杆菌是机体常住菌,占室内降尘及飘尘菌的50%以上,推测两种尘菌是互为因果,尘菌与人体常住菌亦是气挟菌来源.试验分离粪源肠道菌63株占鉴定数的73%,产毒黄曲霉76株占12.5%.建议改进垃圾及污水处理系统;改革不卫生的工业流程;广种杀菌树种可降低气挟菌量.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菌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菌渣是制药企业在生产抗生素类药物时,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作为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其产量大、含水率高、含氮、硫量高、残留抗生素的特点,使其具有巨大的环境危害性.抗生素菌渣的科学、无害处理是医药固废领域的热点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抗生素菌渣的类型、性质和危害,详细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各类热化学处理技术和非热化学处理技术,重点对包括焚烧技术、水热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等在内的热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汇总分析其技术特点、环境影响、应用瓶颈及研究进展.同时,对抗生素菌渣处理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展望,提出烘焙技术消除其生物危险性的处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安全标准与法律规范,以更好地降低抗生素菌渣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实现资源利用,解决抗生素类药物生产工艺的后顾之忧,促进我国制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VA菌根菌(VAM菌)与植物土传病害的关系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从VAM菌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性机理和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同时提出问题和展望,并强调该方面的研究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含油污泥中,筛选出能以20 # 机械润滑油为唯一碳源的3 株石油降解菌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动胶菌属( Zoogloea sp .) 、氮单胞菌属( Azomonassp .) 和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 .通过其降解能力的测试,以动胶菌 D2 菌株对20 # 机油的降解能力最强:在含油浓度ρ= 500 ~1 500 mg/ L 的摇瓶试验中,其除油率为20 .8 % ~25 % .利用动胶菌 D2 菌株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模拟试验,当入流浓度为1 000 mg/ L 时,除油率可达90 .5 % ~100 % .这一结果表明,动胶菌 D2 菌株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多株硝基苯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长期受硝基苯严重污染的河道底泥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水解池沉积底泥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厂消化池污泥中分离到18株可降解硝基苯并且利用硝基苯作为唯一碳源的细菌,从中筛选出5株对硝基苯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其中一株菌在pH8,温度35℃,硝基苯初始浓度32.98mg/L的液体培养基内培养7d。对硝基苯的降解率达85%。  相似文献   

11.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高效降解菌的驯化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除解造纸废水中的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高效降解菌株,选用了造纸废水SBR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池分离出18种菌株,并从中选出生长势态良好的11种,通过对废水中CODCr,TCl的降解效果试验,确定出以M3+M8为组合的优势混合菌。  相似文献   

12.
在砖红壤上未经Frankia菌接种的木麻黄苗结瘤率很低,而用高效的菌株接种后,苗木的结瘤和生长显著提高.某些菌株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在砖红壤中施加草木灰或适量的石灰,有利于根瘤的形成,从而促进苗木的生长.但过量的石灰则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掌握该县大型子囊菌物种资源,提高对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于2016年10月—2018年8月不同季节进行10次大型子囊菌标本采集和资源调查,并采用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兴山县大型子囊菌有4纲5目20科48属96种,其中杯紫胶盘菌(Ascocoryne cylichnium)、橘色小双孢盘菌(Bisporella citrina)和波托绿杯菌(Chlorociboria poutoensis)等40个物种为湖北省首次报道。优势属为盘菌属(Peziza),共有9种,占总种数的9.38%;优势科为火丝菌科,共有17种,占总种数的17.71%。多数大型子囊菌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 600 m的区域,林分类型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最广泛的物种是异常粒毛盘菌(Lachnum abnorme)。大型子囊菌营养类型中,土生41种,木生40种,虫生10种,菌寄生2种,土生和木生兼生3种。根据LSU rDNA序列构建兴山县大型子囊菌主要物种系统发育树,反映了这些子囊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环氟菌胺的水解动力学规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探究了温度、p H值、表面活性剂和不同种类水体对环氟菌胺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氟菌胺的水解速率加快;环氟菌胺在碱性条件下降解最快;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抑制环氟菌胺的水解;腐植酸的浓度低于1 mg·L-1时促进环氟菌胺的水解,浓度高于1 mg·L-1时抑制环氟菌胺的水解;环氟菌胺在不同水体中的水解速率顺序为:海水>江水>河水,环氟菌胺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室内模拟条件。  相似文献   

15.
优势菌处理高浓度苯胺工业废水的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从自然界分离选育出能降解苯胺的优势菌种,经人工驯化,构建出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体系的试验过程,研究了确立优势菌-活性污泥组合技术工艺,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含苯胺类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拮抗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测定了从沤肥浸渍液和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得到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的6个菌株,编号为94-I、94-Ⅱ、94-Ⅲ、96-Ⅰ和98-Ⅱ,测定其孢子悬浮培养16h时对黄瓜枯萎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8.29%、0.00%、60.69%、39.28%、61.29%和72.32%,孢子和菌丝有的变畸形并产生大泡囊;平皿拮抗试验表明,其活体浓度为50%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74.52%、83.27%、90.60%、88.59%、89.35%和94.30%;而其相同浓度高压蒸汽灭活后的代谢产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33.215、52.22%、62.84%、46.57%、47.61%和70.34%。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假单胞菌降解甲胺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活性碳的方法对一株能高效降解甲胺磷的细菌假单胞菌B82菌株进行固定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合适配比为聚乙烯醇100(ρ/gL-1),海藻酸钠5(ρ/gL-1),活性碳50(ρ/gL-1).此方法制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经久耐用.固定化B82凝胶小球能在pH6~11的范围内发挥其降解甲胺磷的作用,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B82菌经固定化后,降解甲胺磷的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8.
发光菌的流动注射分析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东星  邓永智 《环境化学》1997,16(5):463-469
本文以明亮发光杆菌作为污染物质毒性检测的指示生物,探讨了有机磷农药、酸、碱、分配等污染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研究了pH值、温度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测定了该本系对水体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无机离子、阴离子洗涤剂SDS和大肠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并对采自于厦门市区的若干水样进行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甲烷氧化菌能够以甲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物质生存.在甲烷氧化、氯代烃类污染物降解、相关化学品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利用甲烷作为唯一碳源物质筛选分离得到一株甲烷氧化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子实验和Plackett_Burman实验等方法对获得菌株的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条件(无机氮源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的金属离子及其浓度、p H值)以及培养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16S r DNA鉴定,获得菌株与Methylocystis sp.SC2、Methylocystis hiersuta strain SV97等菌株的相似性达到99%,所以确定该菌株属于Methylocystis菌属(Ⅱ型甲烷氧化菌,甲基孢囊菌属),将本菌株命名为Methylocystis sp.M16.以1.0 g/L NH4NO3作氮源,1.0μmol/L铜离子,p H 7.00,温度30℃的条件下,甲烷去除率和菌体生物量最大.在各个因素的最优条件下,Methylocystis sp.M16菌液吸光值(A600 nm)均在0.5以上,甲烷去除率在95%以上.本研究分离得到一株Ⅱ型甲烷氧化菌Methylocystis sp.M16,并获得优化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望为M16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漂白废水白腐菌脱色的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碳源、氮源、Mn^2 浓度及pH值对F7菌漂白废水脱色有较大的影响,最佳培养基组成为:ρ(葡萄糖)10g/L,ρ(NH4Cl)0.13g/L,ρ(Mn^2 )20mg/L,随葡萄糖和NH4Cl添国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增加,但高浓度的NH4Cl对F7菌脱色有抑制作用,F7菌适宜生长pH值为4-5,适宜脱色pHwfhgo 3-6,最适脱色pH值为5.0另外,经脱色处理的漂白废水的毒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