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FCs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低毒性、不燃性、化学稳定性和防腐蚀性的优点。它还具有电绝缘性和良好的绝热性能,以及对许多种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影响。CFCs这种独特的性能使人们研制它的各种替代物质,并具备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物质,是非常困难的。本文着重论述了2种替代CFCs的物质:一种是不含有氯原子的碳氟化合物(含氯物质现已被认为是导致大气臭氧层耗损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是含有氢原子而且到达大气平流臭氧层之前就分解的碳氟化合物。这些替代CFCs的物质在本文中主要是,前者为:HFCs—134a、—125、-32;后者为:HCFCs—123、—141b、—124、—225。  相似文献   

2.
由于担心氯催化消耗具氧致使对氯氟烃CFCs的生产受到限制,正在研制过程的有可能成为CFC替代品的几种含氢原子的卤化碳,其中的氢原子使卤化碳在较低层的大气中就被氧化,而不大会把氯带到平流层的具氧层中去,但是和CFCs一样,氢卤化碳也有助长地球温室效应的作用,因为它们能  相似文献   

3.
XslZ(X)以X)141冰箱CFCs及其替代物的温室效应比较/叶林顺…(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系)//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科院一2(X)1,25(4)一17一20环图X一21 估算了1980年到2025年国内家用冰箱用CFCs及其替代物的年排放量,结果表明CFC一12和CFc一11较高的排放期在2(X)8年至2仪抖年,年排放量在2 969t到5 879t ODS之间(以CFC一n为参照),CFCs的替代物的排放量在2工5年后会继续增加。本文推导了CFCs泪FC一134a和HCFC一14lb的年累积滞留量和以c几为参考气体的当量变暖指数(E职几,助山valeniw面ning知dex)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它们的年累…  相似文献   

4.
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签署到2000年减少或终止使用CFCs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其原因是这些国家担心不能取得CFC替代品的技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托尔巴主任为筹备召开该议定书的下一次会议(6月20—29日,伦敦),在国际商会的协助  相似文献   

5.
赵伦 《环境》1994,(9):25-26
氟利昂(简称CFCs)是美国杜邦公司对一系列碳氨化合物(即氯氟烃)所取的通用品名。CFCs一直被广泛用做冰箱和空调器的制冷剂,包装和家俱用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原件和精密零件的清洗剂,以及药剂和美容喷发剂等等。因此CFCs曾被认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1974年,两位英国科学家观察到臭氧层浓度下降,并确认是CFCs扩散到臭氧层中,对臭氧分子起到了分解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表,造成健康伤害,提高皮肤癌及白内障患病率,并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相似文献   

6.
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21世纪上半世纪大气中温室气体(GHG)浓度的变化会加快平流层中氯氟烃(CFGs)的去除.英国伯克郡气象局的Neal Butchart和Adam Scaife预言由于GHG的积累预计2050和2080年CFGs的去除水平将分别提前到2045和2070年.他们认为,由于对流层GHGs浓度增加有利于损耗臭氧的物质如CFCs从对流层向平流层下部的输送,故臭氧空洞恢复的时间将缩短.CFCs到达平流层下部后很快被光解,加快了整个CFC清除过程. 研究人员所得结果是基于使用一种全球气候模式和研究涉及时段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假设.以前…  相似文献   

7.
1.特定氟氯烃的使用状况在日本,特定的氟氯烃(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实际消费量,以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1986年为基准年时是13.3万吨,1988年为16.4万吨,两年间增加了26%。为此,从1989年7月起,作为第一个氟氯烃控制年(1989年7月~1990年6月),全日本将削减26%。图1示出了1986、1988年的实际数据,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削  相似文献   

8.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46-546
碳氢化合物是天然、无毒、不损害臭氧层的CFC替代物。从1995年12月31日开始,CFC的进口和生产遭到禁止。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是CFC、HFC、HCFC制冷气体的天然替代物,且:正确操作下使用安全;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高效节能;可在现存系统中替代CFCR12、CFC R22、HFCR134A制冷剂,且无需改变其组成和油分;购买价格、系统运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9.
X7 2(X)2(犯892氯氟烃的再生分解与破坏技术分析/张早校(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2(X犯,(3)一22一24’环图X一7 介绍了分解和破坏氯氟烃(CFCs)物质的可行工艺技术,主要分析了加热氧化分解CFc。物质的工艺流程特点。据报道,CFC,在高于纽X】℃停留达2秒以上即可分解,本文介绍的加热氧化分解工艺方法有:液体喷射焚烧法;反应器裂解法;气体/烟气氧化法;转炉焚烧法;水泥转炉焚烧法;城市垃圾焚烧炉。其它分解CFCs的方法有:浆解法;过热蒸汽反应法;催化分解法等。图6表1参3炭恶英及类似有毒有害物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到底要减少多少氟氯烃产量和如何减少其释放量才能阻止臭氧层的耗尽,现在还难作结论。这是UNEP于1986年9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臭氧层专家会议上讨论的主题。臭氧层问题复杂是因许多氟氯烃寿命太长,例如,CFC—11为75年;CFC—12为110年;CFC-13为90年;CFC—20、22为20年。有些专家认为,即使减少它们的产量也难在短期内看出效果。会上  相似文献   

11.
冰箱CFCs及其替代物的温室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了 1980年到 2 0 2 5年国内家用冰箱用 CFCs及其替代物的年排放量 ,结果表明 CFC- 12和CFC- 11较高的排放期在 2 0 0 8年至 2 0 2 4年 ,年排放量在 2 96 9吨到 5 879吨 ODS之间 (以 CFC- 11为参照 ) ,CFCs的替代物的排放量在 2 0 2 5年后会继续增加。本文推导了 CFCs、HFC- 134a和 HCFC- 141b的年累积滞留量和以 CO2 为参考气体的当量变暖指数 (EWI,Equivalent Warm ing Index)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它们的年累积滞留量和 WEI从 1980年到 2 0 2 5年一直在增加 ,2 0 2 5年后前者开始下降 ,后二者继续增加。与 CFCs、HFC-134a和 H CFC- 141b的 WEI相比较碳氢化合物的 WEI可忽略不计 ,与 CFCs相比较 ,HFC- 134a和 HCFC- 141b的 EWI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际社会对区域尺度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s)排放的争议,分析了中国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CFC-11和CFC-12气体,论述了中国重点地区CFCs研究进展,探讨了CFCs的赋存情况,总结了中国政府淘汰CFCs的进程.分析认为:CFC-11和CFC-12的大气浓度下降速率分别在2011年和2016年...  相似文献   

13.
UNEP简讯     
斯里兰卡科伦坡2001年10月15日讯 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巩固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努力,各国政府于2001年10月16日至19日聚会科伦坡,探讨如何加强削减损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之有效性。科伦坡会议主要考虑如何加速臭氧层的修复,内容包括:● 帮助政府遵循已达成的分阶段计划。由于在发达国家CFCS和其它消耗臭氧层物质已基本消除,因此焦点转向发展中 国家(占全球CFC消费83%),发展中国家已承诺把CFCs的生产和消费降低到1999年的水平;2002年发展中国家还必须冻结哈龙(聚四氟乙烯)和溴代甲烷的生产;会议代表还将对发…  相似文献   

14.
“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2000年全部清除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使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替代物。现在开发出的主要有氢氯氟烃(HCFCs)和氢氟烃(HFCs)。CFCs主要用于致冷剂,故替代物多集中于此。美国及一些国家主要使用氟烃产品(主要是HFC—134a),美国又开发出“奇迹物质”——氟碘烃(CF3I),性能较好,欧洲又重新启用烃类和氨,已部分用于民用致冷设备。目前替代物与CFCs相比仍有许多不足,很难预见哪一种最可能。应继续努力最终实现替代转换。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欧洲和北美洲国家的官员们,在奥斯陆会议上一致决定:必须采取紧急步骤来减少大气中含氯氟烃(CFCs)的排放。科学家们认为:CFCs的增加使用,正在耗竭地球大气的臭氧层。臭氧的消耗增加了接触地面的紫外线的量,这可能引起地面温度升高,庄稼欠收,对微生物造成有害影响,并可能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指出:继续使用用于烟雾剂罐、冷冻机空气调节器、塑料泡沫、溶剂和其它方面的CFCs,将会消耗16.5%的臭氧(在今后的三十年中将耗去其中的一半)。虽然已采取了一些步骤来减少CFCs  相似文献   

16.
废冰箱保温材料低温热解及气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80~220 ℃内,通过热重分析仪-傅立叶变化红外线光谱(TGA-FTIR)联用研究半球牌和雪花牌冰箱保温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简称PUR泡沫)热解特性.结果表明,PUR泡沫的质量损失随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 80~160 ℃的主要气体化合物有多元醇、氟氯化碳化合物 (CFCs)和含氯烷烃,并未发生热分解;170~220 ℃时发生初始热分解,主要是聚合物主链上的C—O键发生断裂,分解成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同时还有烯烃产生. 在160 ℃以下加热PUR泡沫可快速移除包裹和吸附于泡沫中的CFCs,但在加热期间,必须收集和处理CFCs.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推广无CFC制冷剂势在必行 提起氟里昂(CFC),几乎人人都知道它是家用冰箱、空调、大型冷柜及中央空调中的“雪种”。没有“雪种”,制冷设备便无法制冷。但是1978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并进而证实了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就是氟里昂类物质(CFC)。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空臭氧每减少1%,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分解和破坏氯氢烃(CFCs)物质的可行工艺技术,主要分析了加热氧化分解CFCs物质的工艺流程特点,对于推动CFCs物质的分解和破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制冷剂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分析了 2 0世纪广泛使用的CFCs及HCFCs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及产生温室效应等危害 ,介绍了国际上限用此类物质情况 ,指出了寻求绿色环保制冷剂必须适应环保及节能等具体要求 ,对比了CFCs、HCFCs制冷剂及其目前替代物在环保方面的主要性质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氟氯代烃(CFC),被世界科学团体看成是高空大气层中臭氧减少的原因。为此,各国对CFC进行了研究。1987年,世界14个CFC制造厂曾联合执行了第一个毒理学研究计划,对氢化的HFC-134a、HC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