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蕾  彭翔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5-456
以某铝厂环境空气氟化物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为实例,总结出了一套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法律程序、技术路线、质量保证,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设立环境纠纷仲裁机构的设想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系周莉娟环境纠纷,是指由于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产生的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矛盾和争议。这种纠纷,通常由于单位或个人在利用环境和资源过程中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环境权...  相似文献   

3.
《陕西环境》2002,9(3):41-42
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是1975年建起的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42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4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0人。在对市域内市属以上企业单位的污染监测及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和渭南市域环境要素常规监测等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九五”期间,环境监测取得长足发展江总书记指出:“监测是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连续监测、定时监测和严格的管理相结合,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纠纷的仲裁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仲裁法》的实施,仲裁方式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新途径。文章分析了仲裁的准司法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贯彻自愿原则;仲裁庭组成人员中应有环境科学专家;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强制执行等方式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给予支持。对于涉外仲裁中的海事仲裁,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在证据保全方面不同于一般仲裁方式。  相似文献   

5.
杨育杰  陈德萍 《山东环境》1999,(3):54-54,57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权限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难题,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搪塞了如何建立环境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6.
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既要选择噪声源界外测点,又要选择其相邻方区域内测点,并按标准规定对测量值进行背景值修正。提出环境噪声污染应以所产生的环境噪声排放是否超过其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来判别。  相似文献   

7.
目前环保法制很不健全,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仲裁机构,按照仲裁程序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来处理污染纠纷案件,是健全环保法制的一项很重要的步骤。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环保仲裁机构近几年来,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不但使国家和集体的经济、财产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8.
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既要选择噪声源界外测点,又要选择其相邻方区域内测点,并按标准规定对测量值进行背景值修正。本文提出环境躁声污染应以所产生的环境躁声排放是否超过其所在区域环境躁声标准来判别。  相似文献   

9.
曾红艳 《沿海环境》2002,(12):26-27
沿海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对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中常常碰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一、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即谁污染,谁治理,谁赔偿。若发生赔偿污染纠纷,“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环…  相似文献   

10.
技术仲裁监测的实质是一个取证的过程,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重要体现。适用于污染纠纷双方无法协商解决,而通过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进行促裁情况下的监测取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的职责所决定,环境监测部门一般不是以仲裁者的姿态出现在纠纷处理过程中,而是受雇于仲裁者(即服务于仲裁者)进行污染现场的调查与取证工作,为仲裁者在裁决时提供充足的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以做出正确的裁决。  相似文献   

11.
基层环保行政部门在处理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时,常常因处理决定有方式不同,导致环保部门可能成为被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被告。环保部门是否应成为被告,应结合就其对污染纠纷所作出的具体处理决定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污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由于光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环保投诉也越来越多见诸报道,然而光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与具体措施还尚欠缺.这篇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和控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光污染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对苏沪跨界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水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吴江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创造了工业产值上千亿的辉煌经济成就的同时,水污染问题严重、跨界水环境纠纷频发成了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吴江市跨界水系情况的梳理,水质现状的分析,结合吴江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相关数据,查找出其水质恶化的根源,从而对症的提出水环境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这一制度的设想,并从几方面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功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577-579
近年来,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纠纷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的背景,并提出以地缘环境为理论基础指导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初步提出了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并对实践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环境监测时序立体数据,全面反映沿海城市环境质量发展状况,对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大气、淡水、海水、声、生态和污染排放6种环境要素共13项评价指标,构建沿海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拉开档次法"进行动态评价,实现多区域、多时段综合环境质量纵横向比较,评价方法客观,计算量小,评价过程透明,可操作性强,评价结论唯一无争议,并以大连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未对“环境污染”一词给予明确的定义。通过一起案例,从法理上分析“环境污染”并给予定义,并从民法上的相邻关系出发分析研究目前国家环境法律没有明确认定的环境污染案件的民事责任调处原则,以指导一般污染纠纷的调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环境状况的同时,自身已成为一种典型的环境污染源,其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危害,找出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借鉴了国外同类机构的污染治理经验,提出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对策。通过提高实验室监测人员的环保意识,建立严格健全的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实验室,加强对实验室有机废液的处理,并提高对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经费投入来解决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污染防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污染防治的成败与否.针对淮河/太湖流域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44个市(县),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员工整体上的环境意识还不是很强.今后媒体、政府部门以及环境宣教机构需要共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同时企业也要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20.
水污染纠纷的解决方法可以分为诉讼方式、非诉讼方式。在水污染纠纷解决方法的实际法律运行过程,却出现了非诉讼方式发达而诉讼方式非常乏力的奇特现象。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四个: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法律机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