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自 W.N.本森于1926年首创其名以来,由于其中含有重要的铬、镍、钴、铜、铁、石棉、铂族等矿产,以及它们与地幔岩石相似,近年来已受到世界地质学界广泛注意和重视。目前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一般是泛指产于岛弧和大陆地槽褶皱造山带内以纯橄榄岩和斜方辉橄岩为主的超基性杂岩,它们常呈陡倾的长条状、透镜状岩体产出,延伸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上而无显著间断。这类超基性杂岩常与辉长岩、辉绿岩、海底喷发的火山熔岩及燧石岩密切共生,构成一套特征的“蛇绿岩套”。该类岩体一般均经受强烈的蛇纹石化,后  相似文献   

2.
<正> 在解决某些地球化学和岩石学问题时,岩石熔体的粘度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资料非常少;至于超镁铁岩,由于在超高温条件下测定粘度相当复杂,这样资料就更为缺乏。只是由于近年来研究出利用振动粘度计测定熔渣粘度的方法,才得以获得超镁铁岩熔体粘度的大量测定数据。对天然的超镁铁岩系列及其从纯橄榄岩到斜方辉橄岩的混合物、麦美奇岩以及作为对照,对辉长苏长岩、石英闪长岩到斜长花岗岩(表1)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印度奥里萨邦苏金达谷(Sukinda Valley)的含铬铁矿的纯橄榄岩-橄榄岩岩体侵入到前寒武纪含铁建造(包括石英岩及条带状赤铁石英岩)之中,呈北东向延伸约达16公里。岩体中的铬铁矿层断续地出露,并沿着岩体走向分布。侵入后的构造运动使含铬铁矿的超基性岩与围岩一起褶皱成倾伏的向斜。在卡兰吉(kalrangi) (东径80°45′,北纬21′1′)附近的含矿超基性岩带东南端有四个铬铁矿层出露(这一带  相似文献   

4.
原生铬铁矿矿床仅仅赋存在粒状超镁铁岩中,超镁铁岩与铬铁矿富集体之间存在着过渡关系,超镁铁岩与铬铁矿岩的地球化学亲缘关系以及其他的许多因素,都表明这两类岩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辉长-橄榄岩杂岩体中特别清楚(例如,布什维尔德岩盆和斯提尔瓦特杂岩体),很明显那里的铬铁矿岩是由重力分异生成的,铬铁矿  相似文献   

5.
<正> 铬铁岩的地质环境 苏金达河谷的铬铁矿矿床呈连续的层或透镜体和袋状体形式产于蚀变的纯橄榄岩-橄榄岩中,沿北东-南西向延伸约25km(图1)。这些超镁铁岩侵入到由燧石石英岩和条带状磁铁矿石英岩组成的较老的前寒武纪“铁矿超群”中。这里还有一种较年轻的超镁铁岩,即顽火辉石岩。这种岩石完全不含铬铁矿。在很大范  相似文献   

6.
<正> 巴西所有已知的镍矿床都属于残余的硅镁镍矿的新喀里多尼亚型。 在戈亚斯州的戈亚斯蛇纹岩带中,Berbert(1970)划分出三个大的杂岩体。它们整个为镁铁质组成,并具层状构造。Figueiredo等(1975)将杂岩体从底到顶划分为:辉长岩-苏长岩,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斜长岩-辉长岩-苏长岩及橄榄辉长岩-橄长岩。除了层状杂岩体的这些典型特征以外,还有阿尔卑斯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西德韦斯特费尔的德雷舍魏尔是一个晚第四纪低平火山口型火山,由于其火山渣扇形地中产有大量超镁铁岩包体而著名于世。根据Frechen(1963)的详细工作,德雷舍魏尔的包体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组合(Ⅰ到Ⅳ),它们由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各种类型的辉石岩组成。这个分类中只含橄榄岩的Ⅰ组在后来又被划分为Ⅰa和Ⅰb两个亚组(Frechen,个人通讯,1977),本文仅涉及Ⅰa和Ⅰb这两组橄榄岩包体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对比。 对于德雷舍魏尔的超镁铁岩包体的不同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 卡尔卡侵入体是组成澳大利亚中部吉尔斯杂岩体的14个主要层状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之一。卡尔卡侵入体的地层剖面是从底部的辉岩带(450多米)经过苏长岩和橄榄辉长岩带(3500米)到最上部的斜长岩带(800多米)。又可进一步根据斜长石和橄榄石成分的循环变化和重复出现的矿物结晶序列将它分为21个循环单元。一种传统的解释是玄武质岩浆通过连  相似文献   

9.
<正> 香山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新疆哈密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4°30′—94°37′,北纬42°15′—42°20′。本文研究了该杂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提出了香山杂岩体成因假说。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期15万区调和科研成果,认为大别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划分两期一期为前寒武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另一期为中生代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前者由橄榄岩、橄辉岩、辉橄岩、榴辉岩、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原岩是由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或火山岩经过构造就位的;后者由辉石岩、辉闪岩、辉长岩、闪长岩组成,属于燕山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具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详细研究表明,大别山目前还不存在蛇绿岩套,北大别榴辉岩及燕山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确定,为认识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沿着阿尔卑斯型超镁铁岩体边缘产出的含碳酸盐的超镁铁岩(V.Lobochnikov等称之为滑石菱镁片岩)中,有可能找到汞、砷和钴-镍砷化物等各种矿化。金的几种产状也已查明,但是,金与滑石菱镁片岩及超镁铁质围岩的成因关系问题仍有争论。为了找到答案,我们调查了上元古界(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和阿尔卑斯(利古里亚区)蛇绿岩杂岩体中含金滑石菱镁片岩。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金矿化与蛇绿岩杂岩中地幔橄榄岩的共生关系,对三个地区(利古里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产出的滑石菱镁片岩(碳酸盐化超镁铁岩)进行评述。滑石菱镁片岩的金含量一般是伴生超镁铁岩(5 ppb Au)的5—20倍,虽然也发育有含金量为1—10ppm的富金带。较高的金含量与硫化物或钴砷化物的矿化有关,或者与晚期含黄铁矿或毒砂的石英脉有关。与蛇纹岩的形成一样,形成滑石菱镁片岩的超镁铁岩碳酸盐化作用,似乎是在中温条件下(150—300℃)Na、Cl卤水的热液蚀变结果,这些卤水起源于地幔物质与海水的相互作用。金是从蛇纹石化超镁铁岩的不透明矿物中析出的。在热液系统演化过程中,金随富含CO_2、S、As、Cl、Na、K和B的流体沿构造接触带迁移,当该流体运移到还原和碱性环境时,金与石英,硫化物和砷化物一起沉淀。因此,滑石菱镁片岩应成为金矿勘探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绝大多数蛇纹石化作用的研究都局限于阿尔卑斯橄榄岩和海洋超镁铁岩。这些蛇纹岩类经常具有变形的证据,而阿尔卑斯橄榄岩却缺失变质晕圈,说明它们是构造侵位的。一般认为蛇纹石化作用发生在超镁铁岩历史的早期,即在变形阶段,温度大约为300℃。巴恩斯(Barnes)等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根据部份蛇纹石化的阿尔卑斯超镁铁岩  相似文献   

14.
<正> 对布格河流域中部(乌克兰地盾)超镁铁岩的建造,采用我们所拟定的构造,矿物、岩石,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标志进行了鉴定。此处划分出两种建造: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建造(超基性岩建造)和纯橄榄岩-橄榄岩-辉长岩-苏长岩建造。但是,如果所研究的区域由于结晶岩石出露不好而为复盖区时,利用构造标志的可能性就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对西澳大利亚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因达尔古达湖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和沉积黄铁矿矿化进行了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地质学研究。根据所得到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可得出下列结论: (1)在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的莫尔兰建造,是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的最有利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石榴石是许多岩浆岩、变质岩和交代岩的特征矿物。对镁质矽卡岩建造和钙质矽卡岩建造中的钙质矽卡岩来说,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同辉石一样,是主要的造岩矿物。这类矽卡岩往往具有金矿化。此外,铁铝榴石是变质花岗伟晶岩杂岩体的组成部分,而镁铝榴石是角砾云母橄榄岩、纯橄榄岩、  相似文献   

17.
目前,豆荚型铬铁矿床的研究仍然是各国地质学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证明,豆荚状铬铁矿床有一定的共性:(1)矿床常赋存于堆积杂岩接触带之下的一定层位中;(2)矿体与纯橄岩+斜辉辉橄岩杂岩带有关;(3)矿石可划分为高铝和高铬型两类,并与特定的岩石组合有关;(4)矿体的分布与变形构造(线理、叶理)关系密切;(5)矿体产于高磁、高电、低重力异常区;(6)矿床产于扩张脊环境。鉴于上述特点,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成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铬铁矿浆最早形成于堆积杂岩岩浆房底部,后与纯橄岩一起结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沉入”斜辉辉橄岩中(J.Dickey,1975);另一种观点认为矿体产于斜辉辉橄岩中的岩浆通道的“洞穴”中,经对流循环而成矿(B.L.Lago等,1982);其成岩成矿的微观机制是原始地幔岩的部分熔融作用,成矿物质铬尖晶石来源于单斜辉石等矿物的不一致熔融(王希斌等,1987)。  相似文献   

18.
在伊夫雷亚(Ivrea,意大利)地带的岩石里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富含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到目前为止,对高度变质的基性岩和片麻岩(辉石花岗片麻岩和碎云片麻岩)的石榴石所做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常数测定表明,它是富含铁铝榴石成分的石榴石,而镁铝榴石组分则广泛地落在高度变质的超镁铁岩石榴石特有的范围内。超镁铁岩本身(最  相似文献   

19.
<正> 前喀尔巴阡硫酸盐型钾盐矿床具有复杂的矿物组成。其主要造岩矿物有;钾盐镁矾(KCl·MgsO_4·3H_2O)、无水钾镁矾(K_2SO_4·2MgSO_4)、氯钾盐(KCl)和硫镁矾(MgSO_4·H_2O)。这些矿物中特别有意义的是无水钾镁矾,它是从温度在37°以上的卤水中直接蒸发而形成的。该矿物已由实验在55°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从卤水中蒸发而获得。 许多研究者阐述过无水钾镁矾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原生的,即直接从溶液中沉淀而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绝大多数从事西欧镁灰岩的含无水钾镁矾沉积物研究的学者认  相似文献   

20.
<正> 新喀里多尼亚的蛇绿岩由超镁铁岩组成,其上伏有受到低压变质作用影响的镁铁岩。本文所研究的源山地区的镁铁岩(辉长堆积岩、玄武岩流和玄武岩墙)与现代大洋中脊的岩石类似。它们具标准橄榄石,其Mg/Mg+Fe~(2+)比值范围是从熔岩的0.69到辉长堆积岩的0.90,并表现出拉斑玄武质分馏趋势,例如Ti和V与Mg/Fe比值呈负相关。熔岩具平缓的稀土模式,轻稀土略有亏损及La/Yb比值<2。玄武岩岩墙具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