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的效果,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某石化分公司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试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硫化氢、液化石油气、硫酸、氢氧化钠、溶剂汽油、噪声、工频电场等。除压缩机、部分机泵和介质输送管道定点噪声强度较高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表明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合理,防护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某油田集中处理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的效果,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集中处理站需要重点防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药剂粉尘)、H_2S、NMHC和噪声,除污水压泥机间、注水泵房等场所定点噪声强度较高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作业岗位,提出应按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加强关键控制作业岗位防治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通过对油气田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实践经验,归纳评价过程中现场调查及检测常见的实际问题及难点,总结经验,探讨解决对策,使油气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更加科学、公正、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气田集输站场噪声源点多的现状,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现场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油气田开发项目高噪声设备集中在大功率泵、压缩机、发电机等,结合类似项目职业卫生评价经验,识别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噪声主要存在场所、接噪人员。进行了噪声个体采样检测,气田内部集输采气工、天然气处理厂操作工噪声定点采样检测,结果判定均为合格。提出了防噪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设施,阐明了噪声作业分级及分级管理原则,通过采取工程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控制噪声危害进程,从而促进康复、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原油储备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原油储备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油烃类、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以及生产环境高温、低温等。原油储备库工程通过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声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苏桥地下储气库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利用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苏桥储气库通过采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个体防护用品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     
文章针对苏桥地下储气库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利用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苏桥储气库通过采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个体防护用品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从加油站作业人员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重点对加油站油气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工作制度等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同时,根据对作业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和作业场所空气中汽油及苯的浓度检测结果,分析加油站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长期接触成品汽油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油站人员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汽油及苯系物对员工健康可能构成危害,但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体防护,就能有效预防汽油及苯系物所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含硫气田的高含硫、高压、多山地复杂环境等生产特点及采气厂、净化厂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高含硫气田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判断高含硫气田清洁生产潜力,选择更科学、更环保、更符合现阶段清洁生产要求的工艺设备、技术以及管理体系,为确认审核重点提供参照,推动实现高含硫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对油气田管道工程施工主要工艺环节、施工期间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从工程技术、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和应急救援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管道施工期间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和有害物质浓度检测数据,采用风险评估指数法对某油田化验室类工作 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进行评估。在3类101个化验室2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低风险化验室24个,中风险化验 室4个,无其他风险等级。4个中风险化验室可通过加强防护设施、完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减少试剂用量或 减少接触时间将风险降至低风险水平。风险评估指数法可以较好地对同类工作场所接害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反推优化和改进关键点,为企业职业危害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含硫天然气田开发中产出的气田水逸散出的闪蒸气含有硫化氢、有机硫等恶臭污染物,影响站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危害现场人员健康。因此,对含硫气田水逸散闪蒸气的有效治理是含硫气田开发安全、清洁生产的要求。文章结合当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中国石油温室气体控排要求,对川中含硫气田水闪蒸气采取的脱硫除臭措施的适宜性进行分析,指出不同气田、不同阶段采用的脱硫除臭工艺的局限性。建议针对气田生产特点对含硫气田水闪蒸气治理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在满足安全生产、避免公众环境投诉的条件下,积极落实国家节能提效、低碳排放政策,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因地制宜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3.
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气田开采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引起地面下沉甚至诱发地震灾害;钻井液会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造成危害;井下作业废液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气田水会对农作物、水生生物、地下水、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含硫的天然气净化过程排出的二氧化硫对树木、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本文以四川气田及国外油气田为实例对上述危害逐一论述,这些对油气田环境保护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中常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和有机硫等酸性组分,酸性组分的存在会造成金属腐蚀、环境污染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等。文章简单介绍了天然气脱硫净化及硫磺回收工艺,重点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氢、甲烷、硫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并介绍了其影响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气田水溢出恶臭气体现状分析,评估气田水含硫气体不同恶臭治理技术的效果及适用性,提出碱洗法恶臭治理技术推广应用的措施及建议。碱洗法在高含硫气田水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臭气的密闭与收集、碱洗-活性炭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完善,将使其在气田水的恶臭污染防治上均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含硫气田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气田系我国典型的含硫气田,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腐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首先分别探讨了H_2S腐蚀和CO_2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H_2S和CO_2的防腐工艺和措施,最后探讨了含硫气田腐蚀及防腐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该大力开展高含硫气田的腐蚀和防腐技术、二氧化碳条件下的钢材腐蚀机理和防腐技术、细菌腐蚀以及新型合金材料及非金属管道的应用研究,同时进行防腐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硫化氢的危害,以及四川盆地主要气田的硫化氢含量。对含硫气田的采输作业中,井口装置,集输管线,净化厂各单元,特别是污水处理等单元中存在的硫化氢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危害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介绍了新的工艺技术方法,提出了硫化氢泄漏的应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含硫气田中含硫污泥的来源和性状,根据含硫污泥的不同性状,提出了9种处理工艺,对其优缺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较为分散的含硫污泥产生点,选择撬装热解工艺不定期开展现场减量化处理。对于水处理站产生的含硫污泥,在现有工艺末端增加调质机械脱水设施、干化设施,并开展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和技术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化学药剂+压滤,固废热处理,破胶+压滤+干馏,造粒+盘式干化4种工艺比较适合含硫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川东北高含硫气藏安全环保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管理体系现状的全面调研,针对当前勘探开发形势下各气田应急管理主体分散、应急联动体系效力不高、区域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等突出矛盾问题,提出川东北高含硫气藏区域网络式的动态应急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安全生产总体形势逐步好转的情况下,中国职业病危害致病因素中粉尘和噪声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粉尘和噪声在线监测技术构建了职业安全健康在线监测系统基本架构,对其基本工作性能和实际能产生的工作效果进行描述,并对其产生的科技进步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