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人群流动的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现象常常发生,人们对拥挤人群的机理研究较少,在公共场所因对拥挤人群的疏导或管理不当频频发生而伤亡事故。针对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的安全管理需求,根据波动理论,特别是激波理论,来研究拥挤人群的基本特性,如密度、速度与激波的关系等。在人群拥挤时,可将其视为一连续介质,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直接表现为密度的变化)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同时由于人群中个体间的差异,导致波发生非线性畸变,最后可能导致激波的产生,即拥挤事故。通过特征值解法及Matlab软件,求解了对于不同的初始密度分布曲线、不同的速度,预测激波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即揭示激波产生的规律,总结了消除激波的一些措施,如改变边界条件、控制初始密度、设置畸点等,以避免拥挤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吉林劳动保护》2013,(9):44-44
<正>在空间有限,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发掘拥挤的人群想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同时注意脚下的路面情况,不要奔跑,不要试图超过别人,不要  相似文献   

3.
一、电梯的冲顶事故 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层楼的M-BDS电梯,由于维修工在作业时忘记了拔出开闸扳手,随着电梯运行的震颤,扳手越插越紧,最终导致了抱闸无法闭合.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制定道路交叉口人流分配规则,考虑道路交叉口处人群聚散特点,建立疏散人群分流模型。根据人群疏散过程,构建带容量限制的人群疏散路网;耦合后序路段实时拥挤度和最短剩余路长,计算交又节点处的人流分配概率,分析疏散路段人流传递关系,厘定疏散路网人群移动规则;考虑路段实时拥挤程度,修正路段人流疏散速度,计算疏散路网人流疏散时间,表征分流人群疏散效率;以上海市某中学人群紧急疏散为例,对比分析疏散人群分流模型和传统基于最短路径人群疏散模型的应用效度。结果表明:与基于最短路径人群疏散时相比,在道路交叉口引导疏散人群分流使疏散时间减少13.34%,疏散效率更高,人群时空分布更加均衡,充分发挥了疏散路网的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制定道路交叉口人流分配规则,考虑道路交叉口处人群聚散特点,建立疏散人群分流模型。根据人群疏散过程,构建带容量限制的人群疏散路网;耦合后序路段实时拥挤度和最短剩余路长,计算交叉节点处的人流分配概率,分析疏散路段人流传递关系,厘定疏散路网人群移动规则;考虑路段实时拥挤程度,修正路段人流疏散速度,计算疏散路网人流疏散时间,表征分流人群疏散效率;以上海市某中学人群紧急疏散为例,对比分析疏散人群分流模型和传统基于最短路径人群疏散模型的应用效度。结果表明:与基于最短路径人群疏散时相比,在道路交叉口引导疏散人群分流使疏散时间减少13. 34%,疏散效率更高,人群时空分布更加均衡,充分发挥了疏散路网的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6.
"鸟巢"演唱会人员疏散CA-BP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今大型活动中的人群踩踏事故频发问题,通过对"鸟巢"演唱会进行人流疏散仿真分析,研究紧急情况下人流疏散逃生规律及均衡疏散方法.通过设置人员速度、移动余值、出口逃生条件等因素扩展元胞自动机行人流模型,并借助Matlab语言实现可视化仿真模拟,以探究人流疏散逃生规律;引入疏散系数,并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获取较优疏散系数,均衡各个出口所承担的疏散任务.结果表明,"鸟巢"演唱会在疏散过程中人群对通行出口的选择较为不合理,仿真疏散总时间长达455.5 s,与理想疏散曲线所得疏散总时间270.0s相比,存在40.7%的偏差,为减小此偏差引入出口疏散系数指导人群定向选择出口,通过仿真模拟得到的疏散总时间为312.0 s,减少约31.5%,出口选择不均衡现象被显著缓解.最后提出了针对疏散不平衡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的2月5日,北京密云的元宵佳节显得分外热闹,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悲剧正在酝酿之中。密虹公园举办的迎春灯展上,当晚来赏灯的游客达3万人,人们你挨我、我挨你地拥挤在彩虹桥上。突然,桥西侧的下坡处有一游人跌倒,其身后的游人继续向前拥挤,随之再有人跌倒,人群顿时大乱,相互踩踏,现场失去控制,结果造成37人死亡,多人受伤。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负责彩虹桥安全保卫的值勤人员没有到岗,现场缺乏对人流的疏导控制。对于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专家们和媒体大都集中在没有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投入不足等等问题的讨论上,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纵观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踩踏事故,我们从中也应想到,在我们的民众身上是否缺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8.
宁利君 《安全》2013,(11):59-60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城市的综合性商业区、著名的旅游景点等区域往往会出现人群的"井喷"现象,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人员逗留时间长,活动类型多,尤其是当存在多种步行交通设施的情况下,空间结构的复杂又会使得潜在事故地点增多,诱发事故因素增加,导致人群聚集风险进一步提升,人群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场人群疏散过程滞留人数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体育赛场历史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出口堵塞为导致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滞留人群是疏散过程最常见的一种人流形式,同时也是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主要承载体.基于人群流量与人群密度关系建立了体育赛场时间维变量的滞留人数定量模型.体育赛场看台不同宽度出口人群疏散计算结果表明,滞留人数不仅对人群疏散时间有直接影响,而且与事故发生概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模型可用于指导体育赛场出口设计,疏散路线选择及应急预案的编制等.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劳动力市场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失业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无技术人员、年龄较大人员、残疾人、移民、原东德年轻人、美国德裔人等等。这部分群体由于劳动力市场一般性就业岗位匮乏、自身技能低、就业歧视等原因而无法就业,沦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近年来,由于经济低迷导致德国失业加剧,其中弱势群体的就业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1.
孙永泰 《安全》2004,25(5):36-36
煤气燃具安全使用问题及其原因 因煤气燃具而引发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冬季,用户习惯关闭门窗御寒,由于煤气的燃烧需要有足够氧气(空气),如果供氧不足,就会引起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直排式热水器没有良好的通风.烟道式热水器不安装烟道和烟道安装不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分岔理论对人-机-环安全系统中的事故发生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事故的演变过程具有典型的混沌特性,在煤矿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由于管理的缺陷,会导致人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和物(包括环境)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互相作用,反复迭代。这些不安全频率在一定的时空上产生耦合现象,系统就会出现混沌,即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建立基于分岔理论的事故控制模型,并提出控制事故的新理念。安全工作就是要使系统的控制熵保持负值,确保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面发展,实现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3.
赵静蕊 《劳动保护》2007,(1):119-119
进入2007年,为了庆祝新年,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庙会、灯会、游园会等。这么大的人流同时聚集到有限的活动区域内,出现“人山人海”的拥挤局面是不可避免的。2004年北京市就曾经发生了“2·5”密云灯会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另外,许多人也都会利用过节的休息时间和一些朋友相约到酒吧、饭馆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增进感情。因此,这些场所的人流可能会是平常的好几倍,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那么,为了平安、快乐地度过假期,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首先,在参加集会类活动之前要先了解活动的日程安排,尽可能在非…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侥幸心理在生产作业中存在的类型和现象,并从作业过程中人为差错模式中指出了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期望能在生产中杜绝由侥幸心理而导致的违章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公共场所中的人群疏散是行人疏散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九曲桥行人运动观测实验对转角区域的行人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模拟了因激励作用所导致的行人速度提高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行人的停留、拍照行为导致转角内区域出现了明显的行人变换走道现象;行人在转角内区域出现的停留、超越行为导致行人速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最低速度约为0.2 m/s,最高速度约为0.7 m/s;与转角后区域相比,行人密度变化对转角内区域的行人速度的影响更小,单位流量的影响更大;由于观测实验中行人停留、拍照等行为的存在,相同密度下转角后区域行人运动速度、单位流量均低于P&M平直通道模型;适当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减轻行人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当行人速度达到较高水平后效果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领域和自然界中,由于人们忽视其作用,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或灾害的发生。研究指出:事故与灾害预兆是一种平衡力受到了破坏,在其平衡系统或整体物体中受到破坏或失衡,其能量向外释放或力失衡时所展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过仪器、经验和观察就能及时捕捉种种异常或不正常现象,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就能将事故或灾害消除在未发生前或将损失降减到最低限度;同时总结提出煤矿一般透水事故的预兆理论和预兆现象。笔者认为,研究事故与灾害预兆的现象和应用,是防止和减少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7.
会展活动事故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瑞鹏  熊艳  冯志斌 《安全》2009,30(7):1-4
会展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内容,按1元人民币展会收入拉动9元人民币社会产出计算,会展业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1]。然而会展活动的举办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拥挤的人群、众多的车辆、复杂的环境、大型设备的装卸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夏天,由于天热出汗出现暂时的血压下降,而使病人自动停药的现象不在少数.结果出现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因此,医学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夏天一定要合理地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员工流动性强、安全技能有所欠缺、认识事物不够全面等原因,往往会导致很多人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有所偏差,在沟通上出现“偏差”,难以实现有效沟通。而这种非“有效沟通”往往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本文提出通过“三向交流”来实现有效安全沟通,从而起到减少、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什么是沟通失误。沟通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失误”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20,(4):49-49
韩国一化学厂发生爆炸致31伤3月4日上午,韩国忠清南道瑞山市乐天化学的大山工厂,由于铅丝分解过程出现问题,发生爆炸事故,导致31人受伤,无人员死亡。该厂及7家下游工厂现已停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