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江都市某宾馆有一台9层的客梯。2008年5月10日上午,1名乘客从宾馆1层乘电梯上8层。进入电梯轿厢后,他按下了“8F(8层)”的信号,电梯关门后向上运行,  相似文献   

2.
一个普通的安全员一个字,就是“忙”“这里以后是个空中花园”,贺工说。这是我在采访过程中惟一一次看到他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站在21层的屋顶上,对面最高的两个建筑就是北京著名的京广大厦和京城大厦。“看见那个蓝色的大厦了吗?京城大厦,去年我在那里干!”和贺工一起踏上施工电梯,其实我挺害怕,嘴上却不好说出来。电梯一直往上,路上的汽车、楼房变得越来越小,风也越来越大,到了10层,电梯“哐”地停了,我心里咯噔一下。继续向上,到21层,贺工看看我们:“就21层吧,高了你们吃不  相似文献   

3.
魂断电梯间     
20年前的一天夜里 ,北京一家饭店大楼失火 ,一位住在八楼的美国客人身穿睡衣 ,赤着脚 ,沿着防烟楼梯跑了下来 ,气喘吁吁地边走边喊 :“alram(火警 ) !alram !”事后 ,有人问他怎么不搭乘电梯下楼。他说 :“No!No!”在美国几乎所有饭店宾馆的电梯厢里都有这样的警示牌 :“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 !”原因是 ,在火灾时搭乘电梯是十分危险的。1 970年 7月 2 3日 ,美国新奥尔良市路易斯安纳大楼发生火灾 ,这是一家 1 7层的宾馆。一层为餐厅 ,二至七层为停车场 ,八至 1 7层为客房 ,共有 30 0套客房。第 1 2层 1 8号客房发生火灾后 ,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高层建筑利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以提高疏散效率的可行性,基于现有的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研究成果,运用Pathfinder构建某高层住宅建筑实例模型,研究楼层总数及电梯数量对电梯最佳停靠层的影响,提出2个电梯协同楼梯的疏散策略,并对策略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电梯最佳停靠层随楼层总数的增加,呈现“平台阶变”的特征和线性增加的趋势,但随楼层总数的增加,最佳疏散层在“平台阶变”后会更加远离顶层;策略1(顶层优先策略)下因存在最佳分离楼层使得该策略下的总疏散时间最短,策略2(分段顶层优先策略)可有效提高电梯利用率,通过对策略2下的人员使用电梯比例进行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该优化策略可将总疏散时间从仅楼梯无电梯疏散的804 s缩短到580 s,使疏散效率提升27.9%。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的一天早晨。 北京朝阳区东大桥二号楼的居民们,象往常一样上了电梯,赶去上班、上学。7时30分,下行的电梯突然停下。电梯司机王丽华立刻意识到电梯出了故障。她打开了电梯门,看到电梯停在九层与八层之间,从电梯门口到八层地面约有一人多高,令人望而却步。按《电梯司机安全操作规程》及《电梯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应“严肃劝阻乘客,切勿跳出轿厢”,应设法通知检修人员,用手动摇车的方法将轿厢移动至与八层(或九层)平,再让乘客安全退出轿厢。虽然该电梯配有专供联系用的对讲机,但司机王丽华没有通知检修人员,而是让正在八层候梯的…  相似文献   

6.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底坑进水致电梯停运事件经过2010年4月17日0时左右,电梯维保人员接到消防报警运行人员的电梯报修电话,3区40栋左侧电梯有掉梯现象。17日0时20分电梯维保人员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永磁同步驱动主机电梯未设置“电机封星”功能存在的风险,探讨“电机封星”功能的原理,结合新版《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分析给在用电梯加装“电机封星”功能的必要性,降低电梯设计制造遗留风险。加装“电机封星”功能有变频器电子封星和接触器封星2种方式。案例表明,“电机封星”功能较好地减少了电梯上行超速冲顶或下行蹲底等风险,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电梯"层/站"是电梯术语之一,也是《特种设备安装(移装、改造、维修)告知表》信息采集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根据日常电梯监督检验情况,收集了有关电梯"层/站"信息采集不规范和有争议的案例,予以提炼总结,提出了电梯"层/站"的定义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梯事业有了迅猛发展, 而电梯安全管理滞后于形势,“三高”( 故障率高、事故率高、投诉率高) 现象长期存在,且有增无减。究其根源,就是中国电梯事业患了“电梯综合症”,必须在电梯的制造、安装、维护、使用、监察这五个环节上都下一番功夫进行整治,以防治“电梯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层建筑楼、电梯疏散模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楼、电梯疏散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楼、电梯疏散模型,给出了两种具有可行性的电梯运行方案:(1)电梯停靠某一层完全疏散此层及以上所有人员,此层以下人员使用楼梯疏散;(2)7层以上的各层按一定比例选择使用电梯疏散,剩余人员选用楼梯疏散.进一步阐述了楼、电梯疏散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新提出的楼、电梯疏散模型的模拟计算可知:两种运行方案均可有效地降低总的疏散时间,相比之下第二种运行方案疏散效果更佳,但考虑到实际情况第一种方案可操作性更强.最后讨论了电梯速度对疏散的影响,得出疏散时最好选用运行速度较高的电梯,可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梯事业有了迅猛发展,而电梯安全管理滞后于形势,“三高”(故障率高、事故率高、投诉率高)现象长期存在,且有增无减。究其根源,就是中国电梯事业患了“电梯综合症”,必须在电梯的制造、安装、维护、使用、监察这五个环节上都下一番功夫进行整治,以防治“电梯综合症”。  相似文献   

13.
层门机械强度是电梯层门的一项重要特性,层门机械强度不足时门扇受力后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甚至脱落,造成人员坠落井道的伤亡事故。本文对国内外电梯标准t层门机械强度要求条文进行了解析,基于国家标准中层门机械强度的规定,通过试验方法进行测试验证,指出国家现有标准中关于层门机械强度要求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的提高电梯层门机械强度的措施和方法,以期提升我国在用电梯层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电梯层门强度是电梯层门的重要特性,层门强度不足容易脱落,会造成人员从层门处跌落等事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GB 7588—2003第1号修改单中增加了电梯层门强度要求的条款,本文讨论了层门强度的相关技术要求、检验仪器,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现场的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利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有利于提高人员疏散效率。通过数学建模研究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协同人员疏散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当电梯仅在某直达层停靠,电梯停靠层及以上楼层采用电梯疏散而以下楼层采用楼梯疏散时,存在最优的电梯停靠层;在每层疏散人数均匀分布的条件下,该最优层数不受疏散人数影响,随建筑高度增加呈线性增长,随电梯最大承载量增加呈阶梯式下降,随电梯平均运行速度增加呈阶梯式下降。  相似文献   

16.
李永亮 《劳动保护》2013,(1):100-101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确保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各部件的完整可靠.有数据说明,80%的电梯事故是由层门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层门,极容易异常打开,造成乘客坠人电梯井道或被运行中的电梯剪切等事故.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是电梯维保、检验人员维护检验的重点.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依靠其辅助部件,频繁开闭的电梯层门考验着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质量.由于部件的磨损、锈蚀、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门锁的电气啮合深度、门扇的间隙、门缝的间隙、门刀与门锁滚轮的啮合深度等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自动关闭装置的失效等隐患,威胁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安全,是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绝不允许维保人员擅自变更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法(MPA)和传统的Pushove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电梯安全水平,预防事故发生,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电梯安全评价模型。以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因素为准则层,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等16个方面为二级指标建立电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引入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将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的评价向量数据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科学。选取北京市某楼宇电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得分为81.87,属于“良好”的安全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为电梯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火灾条件下的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初期的垂直疏散模型,并提出2种疏散策略.策略Ⅰ:电梯停靠层以下全部用楼梯疏散,停靠层及以上楼层用电梯疏散;策略Ⅱ:各楼层人员按不同比例通过电梯进行疏散.然后通过调用随机函数,在一个动态运行模式下求解模型,分析停靠层、楼层人数及电梯疏散人数比例对疏散效果的影响,得到2种策略条件下的近似最优解.分析楼梯、电梯的疏散规律,得出楼层人数、电梯停靠层和电梯疏散人数比例对疏散效果的影响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楼层人数较少时,随楼层的增加,电梯疏散更具优势;楼层人数过多时,电梯、楼梯的疏散效果都不明显,此时需要合理确定通过楼梯、电梯疏散的人数比例才能提高疏散效果.比较2种策略发现,策略Ⅱ疏散时间更短,而策略Ⅰ在现实中的运行能力和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一、报警响时且退让任何一种交通运输工具都有一个载重量的问题 ,作为垂直运输工具 ,电梯自然也不能例外 ,而且由于结构原理的缘故 ,电梯还是一个对超载相当敏感的运输工具。从图1可以看出 ,只有当曳引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称之为曳能力)能够平衡掉轿厢侧与对重侧的重量差 ,载人的轿厢才能表现出“稳定性”来。我们知道 ,摩擦力总是有个限度的 ,因此电梯的载重量也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 ,否则就会因轿厢侧与对重侧的重量差过大 ,而造成溜梯(根据欧拉公式 :轿厢侧与对重侧的重量之比大于efa) ,这是相当危险的。为了有效地控制电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