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角度出发,分析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现场及救援组织机构的特点,在对救援过程中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在事故救援现场应建立多对多的网络化通信系统;运用IEEE802.11技术构建突发事件现场无线局域网,作为现场应急通信系统;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便携式视频采集仪、现场指挥中心系统及现场指挥分中心等进行设计,运用该系统不但为各级指挥部门提供视频服务,而且还能支持救援决策系统,以保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救援中,使救援指挥决策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现场救援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业务需求,运用基于XML的Web Service模型,实现跨地区、跨平台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卫星通信、3G网络、WebGIS等技术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外界远程通信;运用松散耦合、多层设计、分布式等设计理念,集成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形成便携式指挥平台。该平台可实现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远程传输、现场信息快速记录、指挥命令远程传输、跨平台地理信息搜索与显示、气象信息显示、预案查询和知识库查询等7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借鉴军事作战理念,构建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体系,结合应急救援战术互联网、现场数字化全息感知、态势推演与智能辅助决策、可视化指挥与协同作战等数字化救援技术的实战应用能力,建立天空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和情指行一体化应急指挥作战体系,并在应急使命演习中验证实战效能,破解复杂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通信保障难、情报决策难、态势研判难、指挥调度难、作战协同难等实战难题,实现科学、高效、精准救援。研究结果表明: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体系建设打造单兵数字化、战场网络化、指挥可视化、救援智慧化的新型应急救援模式,系列化技术装备和系统平台投入实战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灾害事故救援通信保障、现场感知、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藏铁路特点及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性。结合青藏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各信息系统及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具有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功能的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提出了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功能,结合青藏铁路生产作业实际情况,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系统将青藏铁路多源信息整合并结合GIS技术以直观的电子地图、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实现了救援预案管理和智能化查询、匹配;并通过应急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实时播放及指挥调度与事故现场间的语音双向通讯;同时可建立事故数据库,为统计报告和事故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角度出发,在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过程、影响因素、紧急处置与救援特点及其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速公路现有的有线监控系统、CDMA,GPRS系统均无法满足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处置和应急救援中对视频实时传输的需要。给出了笔者研发的适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现场的基于WLAN的无线视频实时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解决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方案决策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构建水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方案云决策模型。首先,系统分析水电厂突发事件特点及其应急救援方案决策特征,建立应急救援方案决策指标集;其次,综合运用云理论及正、逆向云发生器,结合决策者经验和客观事实,确定决策指标权重标准云和评价标准云;最后,对应急救援方案评价信息进行定性定量转换,得到各应急救援方案评价云,并将其与评价标准云比较,确定最优应急救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水电厂应急救援方案云决策模型,能克服应急救援方案决策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确保优选方案符合评价等级;同时以图形化显示决策结果,使方案决策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铁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无网、无路、无电"的问题,分析我国铁路应急通信需求及目标,构建公专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网络;通过我国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实现大带宽卫星接入;采用长期演进(LTE)无线宽带技术,实现应急现场的无线宽带覆盖;基于关键任务(MC)技术,实现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并通过安全加密技术对网络侧和终端侧进行加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机制。结果表明:构建的公专融合应急通信网络,能够承载除语音、短数据等基本业务,并支持现场高清视频、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可增强感知事态和信息共享能力,有利于各级应急指挥者研判分析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救援单元信息传输混乱,缺乏科学统一的指挥运作机制,各级通信指挥平台衔接困难等问题。分析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运行机制,提出安全生产运行机制的外部因素三维分解图,同时,以我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标准应急响应程序为基础,分析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矿山应急救援指挥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矿山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关键节点及环形应急信息传输模型。通过研究,为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和信息平台衔接提供一种信息流转模式,也为复杂应急救援通信网络定量分析、桌面模拟演练提供一个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体系框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是提高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加强行车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笔者概述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并介绍其组织结构、工作模式及工作流程;提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其系统功能即应急指挥综合查询、预案管理、联动指挥、突发事件评估、辅助决策与应急通信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应急管理系统在沪宁线铁路上的应用实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现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救援、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以及安全监管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有关要求。对理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深刻理解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结构设置的必要性、职能定位,明确工作内容与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省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方案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通过调研许多地方的经济现状、重大危险源和现有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资源 ,提出了省级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在应急救援情况下的响应程序。要在省、市 (地区 )、县三级建立起权威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才能使应急救援体系实现高度的统一指挥 ,灵敏高效 ;充分地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救援力量和通讯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110” ,“119” ,“12 0” ,“12 2”等通讯网络联动 ,并逐步应用GPS ,GIS等资源 ,建立先进的动态跟踪监测 ,可视的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队伍由3部分组成 ,即政府主办的公共应急救援队伍 (现有 )、政府资助由行业或集团公司主办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自备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对体系中各种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提高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事故后果,文章基于目前应急救援中心选址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目标决策救援中心选址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应急响应时间及应急处理能力对救援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救援中心点的最大网络覆盖模型;并采用较优的邻域搜索算法求解救援中心点的合理位置。最后以某地危化品运输路网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事故应急救援中心的合理布局计算求解。结果表明:考虑应急响应时间及应急处理能力限制的应急救援中心选址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救援中心的综合应急能力,为有关部门合理规划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布局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交通救援资源派遣方法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指挥调度中心救援效率,将适合高速公路交通救援资源派遣的匈牙利法、直接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从基于资源派遣方法的数学特征、高速公路交通救援点配置情况和交通事故救援实施3个方面对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结合指挥调度中心现有资源派遣实际,制定出交通救援资源派遣规则。以南京市周边高速公路网为例,根据适用条件选用合适的交通救援资源派遣方法和派遣规则,进行救援资源的派遣决策,为指挥调度中心高效地派遣交通救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的业务特点,认为它是一个平时模拟演练和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并重、平战结合的一体化过程,是一个广域多部门实时动态的联动过程;笔者提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框架体系,并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能设备为前端而构建一个实时直观的应急指挥有机体,包括基础支持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移动指挥平台、前端展示系统,以及法律法规等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同时重点分析其中的网络结构、综合应用系统,以及与其他单位系统的接口。该框架体系通过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验证,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煤矿应急资源在日常的分类分级管理和在突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统一调度,把煤矿应急资源划分为人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并且通过构建煤矿应急资源救援调度模型和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实时监控机制,提高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或预案演练中的应急保障能力,最终实现应急资源的日常分类管理、灾时统一调度的应急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现行的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所存在着多头指挥、组织形式不明确、责任关系不协调、信息沟通不顺畅、资源调度不合理等问题,运用文献检索、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笔者提出优化思路: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应以各级民航管理当局的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为主要指挥决策者,采用虚拟的网络式组织形式,理顺联动单位的责任与关系,将应急联动的信息网络与各地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平台接轨,成立全国统一的、具有双重功能的民航灾害应急资源调度中心。其中,对民航灾害应急联动虚拟网络组织形式的设计,较好地改进了现行组织的效率,体现了快速反应和协调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统一指挥难、行动协调难、资源调配难和协同效应难等问题,基于网络在跨区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协同原理理论,提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概念,并分析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在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最后提出了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协作网络与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研究构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影响因素、可行性、实用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宏观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和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应急联动机制、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和应急指挥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包括: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强化应急救援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