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角度出发,分析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现场及救援组织机构的特点,在对救援过程中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在事故救援现场应建立多对多的网络化通信系统;运用IEEE802.11技术构建突发事件现场无线局域网,作为现场应急通信系统;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便携式视频采集仪、现场指挥中心系统及现场指挥分中心等进行设计,运用该系统不但为各级指挥部门提供视频服务,而且还能支持救援决策系统,以保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救援中,使救援指挥决策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油田监控对象具有点多、面广、跨区域的特点,指出对油田进行无线监控的必要性,并对6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手段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油田安全监控的业务需求,提出基于WLAN技术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施案例介绍系统中无线设备的选型、安装和防雷接地等方面的工程问题。该研究成果实现油田的安全监控预警,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油田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无线局域网由于其自由组网的快捷、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优势 ,备受青睐 ,尤其是那些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地方布置有线网络困难且成本高 ,以及临时使用的诸如国际会议、灾区救助的情况下的局域通信需要快速组网等 ,但是由于其通信的内容的公开性也容易被攻击者获得 ,其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基于对无线局域网的信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面临的攻击的详细分析 ,结合相应的安全技术原理的论述 ,提出了将双向认证、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和增强的完整性校验 ,“四位一体”的安全防卫方案 ,从而保证了无线局域网的整体安全 ,对无线局域网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萌 《安全》2021,42(11):32-38
为改进和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本文通过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从人员、技术、组织、环境4个子系统出发识别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因素间的复杂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划分,从而构建8层递阶结构模型;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数值,绘制驱动力—依赖性分类图,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表明:组织管理子系统是最本质的影响因素,应规范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根源上确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型危险化学品储运企业为背景,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将信息分为基础信息、预防信息和救援信息3个方面;然后在单机和网络两种版本硬件结构比较的基础上,以工艺参数传感器、泄漏传感器、火灾报警器、应急设备控制器等主要设备为基础构建了单机版的硬件结构;最后,采用C/S软件结构,运用组件式GIS技术,从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功能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引导与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提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反转的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利用PCA提取具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利用LDA方法分析相互独立的影响因素和主成分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反转的影响,并将LDA分析后的影响因素作为LSSVM的输入向量,预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反转,通过选取33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网民情感正倾向、网民情感负倾向、舆情事件性质、舆情传播形式、舆情首发主体权威性;当网民情感正倾向明显减少、网民情感负倾向明显增加时,应采取措施引导舆情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现有航行的安全系统 目前海事部门已经在广泛使用的有关船舶航行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VTS系统、A1S系统、GMDSS和CCTV等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扼要探讨了构建基于GIS的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结构、体系结构以及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简要准则和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笔者还介绍了结合实际科研项目 ,开发的大秦线事故救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在以工务信息为主体的基础上 ,实现了车、机、工、电、辆各部门主要业务信息以及事故救援预案信息的初步整合 ;实现了线路录像按里程点播以及录像与线路设备综合图的联动 ;实现了事故救援的辅助决策支持 ,提供了一个可以扩展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藏铁路特点及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性。结合青藏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各信息系统及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具有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功能的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提出了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功能,结合青藏铁路生产作业实际情况,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系统将青藏铁路多源信息整合并结合GIS技术以直观的电子地图、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实现了救援预案管理和智能化查询、匹配;并通过应急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实时播放及指挥调度与事故现场间的语音双向通讯;同时可建立事故数据库,为统计报告和事故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购成本高、信息发布缺乏有效通用方法,使利用其进行二次开发的模式难以符合一些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实际需要。万维网联盟制定的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在评价SVG作为下一代网络矢量图形开放标准的优势基础上,对如何以SVG为基础构建应急救援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用SVG设计应急救援专题电子地图的特色与实现方法,然后针对该专题对基于SVG的WebGIS架构进行了剖析与优化设计,并引入了重大危险源元数据库与应急救援方法库两个概念,最后给出一个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框架。以该技术建立的应急救援WebGIS无平台依赖性,网络发布与交互便捷,开发具有伸缩性,适合不同层次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新型的SDSL(对称性数字用户环路)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采用对称数字用户线点对点宽带传输数字信号,在利用一对电话线进行双向对称数字信号传输时,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1.5Mb/s。应用SDSL传输技术研制出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详细阐述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的构成、功能及特点等,该系统能够实现井下灾区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解决在矿山救灾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实现灾区图像\语音实时传输到井下救援基地、地面指挥中心及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火电站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电厂应急预案制定的现状,提出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对火电厂区及周边环境进行虚拟现实仿真,实现对基础地图数据、应急资源数据、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关属性数据的系统科学管理,以Web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三维仿真显示,预测事故影响及其后果,提供最佳路径及救援方案。该研究为火电站及有关部门实施远程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线局网域技术在地铁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成熟的无线局网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在单一的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平台实现地铁列车视频监控、应急救援指挥、乘客服务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介绍了广州地铁PIDS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紧急救复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GIS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煤矿事故救援的流程和特点,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同时,重点研究基于WebGIS煤矿事故救援系统的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开发将应急信息管理、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业务融为一体的的救援系统,并对系统建设的数据库和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介绍。系统在WebGIS平台上进行设计、开发和建设,利用Web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煤矿事故救援的可视化,为煤矿事故救援提供科学、准确、综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科学的算法提前获取决定路网通达性的关键链路,即可支配链路,从而可通过各方面养护措施提高可支配链路的抗震能力,保证震后救援运输的顺利进行。提出可支配链路的相关概念,基于矩阵结构的计算方法与原理,并应用算例进行验证。通过选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部分目标区域来进行震后救援路网的支配性链路计算,同时针对地震发生后的特点,综合考虑医疗救援、火灾救援及紧急物资救援3方面的综合救援需求,获得该区域路网的可支配链路。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震后实际救援需求,将需求点扩展为多个需求点,能够进一步获得在多个需求点基础上的可支配链路。因此,利用矩阵结构获得可支配链路的方法,能够综合需求点数量和概率临界值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