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华 《现代职业安全》2013,(11):114-116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按照粉尘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分为非吸入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在许多作业场所,粉尘是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元凶。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的深部,如气管、支气管、无纤毛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等区域。其中尤以粒径5μm以下,特别是2μm以下的粉尘,可以进入肺泡  相似文献   

2.
1992年5月8~9日,劳动部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矿山吸呼性粉尘监测方法》、《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技术条件》、《呼吸性粉尘采样所用滤膜的技术条件》、《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个体浓度管理标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个体浓度管理标准》五项标准审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冶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接尘人员的增加,粉尘危害,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日益突出。治理呼吸性粉尘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冶金工厂实际情况,经过现场实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工厂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建立了冶金工厂采用划分粉尘单元确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和采用餐尘危害程度分级评价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的方法。同时对国家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在冶金工厂的实旋提出了扩档建乩  相似文献   

4.
赵瑞华 《劳动保护》1989,(12):31-32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下力量尽量缩小粉尘控制空间,即把粉尘控制范围局限在作业场所人所活动的狭小区域内,控制措施集中于减少真正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性粉尘。实践证明,要求作业场所空间内各处全粉尘浓度完全符合卫生标准,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在现行技术上是不可能的。由此提出,对粉尘监测,强调监测所有作业者活动范围。内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对防尘手段,强调规避措施,即从采矿巷道布置方面着手,使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活动空间成为无粉尘区域或低粉尘区域,避开高粉尘区域。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是正确的,因此,我国矿山企业现行的由专业人员固定某一地点…  相似文献   

5.
AQ4202-2008《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LD39-92《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的修订标准,它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测定方法和管理标准,为评价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危害程度和进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何谓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国家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是指作业人员在此浓度下长期劳动,不致引起职业性危害的极量值。在一个作业场所一个工作日内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任何一次测定结果均不得超过此限值。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标准规定如下:注:其他粉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粉尘和动植物粉尘。21最高允许浓度(mg·m-3)22461045310物质名称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石棉粉尘及含有10%以上石棉的粉尘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7.
粉尘是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多年来通过推广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尘肺病发病情况得到一定遏制.但目前绝大多数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仍然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严重地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根据对某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辖区内75个煤矿150个采掘工作面粉尘监测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8.4mg/m3,最高浓度982 mg/m3,样品合格率仅23.7%;掘进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5.3 mg/m3,最高浓度55.1 mg/m3,样品合格率为45.5%.(评价标准为GB 16225-1996,GB 16248-1996).  相似文献   

8.
AQ4203-2008《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LD41-92《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标准的修订,它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为评价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危害程度和进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GB/T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是对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将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为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粉尘作业场所分级管理,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也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AQ4205—2008《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对LD38—1992《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标准,它规定了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的测定方法,为评价矿山作业现场粉尘危害程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论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开展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并对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对象,基础,内容,任务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开展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并对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对象、基础、内容、任务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对我国部分煤矿采煤工作面粉尘状况的调查,测试和煤矿粉尘粒度分布分析结果。通过测试分析证明,不同煤种的煤被外部能量破碎时,它的产尘量、产生的粉尘的粒度分布及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不同;各种煤直接破碎产生的粉尘和矿井空气的浮游粉尘的粒度分布均符合罗辛——拉姆勒(Rosin——Rammlar)分布规律;采用一般常规防尘措施(如煤体注水、洒水、喷雾降尘等),对粒度较粗的粉尘有一定降尘效果,可改善粉尘作业环境,而对工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不显著,造成矿井浮游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增加。为此,今后防尘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高的防尘措施,大幅度降低矿井中呼吸性粉尘.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质勘探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 ,以及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 ,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 ,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粉尘危害的严重状况,提出必须迅速提出高强度采掘作业、强致害粉尘作业、非铀矿山及乡镇企业生产中粉尘危害控制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我国对无组织排放烟尘源及呼吸性粉尘的控制水平,努力降低粉尘控制装备的投资及能耗,逐步扭转我国工业粉尘危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一、粉尘的来源 1.粉尘 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较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从卫生学的角度,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进入人的细支气管到达肺泡的粉尘微粒,其粒径在5微米以下。这种粉尘能沉积在肺部,故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粉尘的产生 许多工业生产部门,例如冶金行业的冶炼厂、烧结厂、耐火材料厂,机械行业的铸造厂,建材行业的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砖瓦厂,轻工行业的玻璃厂、陶瓷厂,化工行业的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纺织行业的棉纺厂,麻纺广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粉尘。产生粉尘的过程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在矿山防尘中,局部产尘点的风流净化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井下破碎峒室、溜矿井、二次破碎巷道和地面选厂等都是高浓度的产尘点,严重污染作业环境。由于井下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矿强度增大,使井下产尘强度随之增大,防尘问题更为突出。 井下各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都非常小,其中属于呼吸性粉尘(小于5微米)占95%以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一般的湿式作业和现有的井下除尘装置对呼吸性粉尘清除效率较低,所以研制对呼吸性粉尘有较高除尘效率的装置就更为迫切。 我们参照国内外湿式旋流除尘器,研制了湿式旋流除尘扇风机。这是一种以湿式…  相似文献   

18.
呼吸性粉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简称"呼尘"。7μm的尘粒只能到达人体鼻咽部,2μm以下的尘粒可以到达人体肺部造成尘肺。"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呼吸性粉尘"的防御是世界课题。如果能将"呼吸性粉尘"改性成体量大于7~10μm以上不能进入肺部的"障碍性粉尘",不但可以避免罹患尘肺病,也可以避免空气污染环境下PM2.5颗粒物给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粉尘的可吸入部分对人体的危害,必须了解不同作业场所空气含颗粒物的组成分布。颗粒的组成分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计数组成百分数,即某一粒级的颗粒数占所统计粒级范围的颗粒总数的百分数;另一种是计重组成百分数,即某一粒级的颗粒物的质量占所统计粒级范围的颗粒物总质量的百分数。两种表示方法的检测技术各不相同。我国目前公布的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规定粉尘分散度检测采用计数法,而国外由于采用呼吸性粉尘浓度,其分散度测定用的是计重法。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呼吸性粉尘,是导致矽肺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控制矿山矽肺病的发生,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治理。近几年,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在部分矿山开展了呼吸性粉尘监测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