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循环半干法工艺在高硫煤脱硫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荆门热电厂4号炉循环半干法脱硫的试验分析,讨论了Ca/S、脱硫操作温度对脱硫效率及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浓度的影响,为循环半干法工艺在高硫煤脱硫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半干法脱硫技术在国电靖远电厂220MW机组脱硫升级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分析了脱硫改造选型的依据和过程,探讨了半干法脱硫设备的结构、特点及优势,为同类脱硫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包头第二热电厂200MW机组半干法脱硫系统配套电除尘器的情况,由于燃用煤质的改变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原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无法满足排放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造。通过经济、技术对比分析,确定采用电袋除尘器改造方案。改造后粉尘排放浓度降至30mg/m^3。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无烟煤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特点及其烟尘特性,通过几个工程实例,分析其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针对燃烧无烟煤的CFB锅炉,讨论其配套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及脱硫后烟尘的特点,针对半干法脱硫后烟尘的特点,袋式除尘器设计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从而保证了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火力发电厂应用电除尘器技术上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确定电除尘器的布置方式和规格大小,即所谓选型。锅炉运行中,多变的燃料和烟气条件,给电除尘器的重要参数——驱极速度ω的确定造成了困难。目前,电除尘器设计中,最佳ω值的选取由经验和试验  相似文献   

7.
几种半干法脱硫工艺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通过循环半干法、烟道流化床、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喷雾半干法等脱硫工艺的工程应用,就反应时间、操作温度、钙硫化、可靠性、燃料适应性、装置占地、性价比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并对4种半干法工艺的脱硫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5台锅炉4种型号的电除尘器进行飞灰粒径分布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除尘器飞灰粒径分布特性服从概率统计定义的分布函数,即威布尔分布。研究得出了电除尘器飞灰分布特性函数α和β数值及变化规律,电除尘器分级除尘效率特性参数n和m的数值及变化规律,所提供的试验数据可作为在役机组电除尘器改造,新建机组电除尘器选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除尘器进口喇叭的设计直接影响其气流均布。针对CFB—FGD干法烟气脱硫后的烟气特点,分析了处理脱硫后烟气的电除尘器进口喇叭设计,进行了气流分布试验,为高烟尘电除尘器进口喇叭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机理为基础,推导了脱硫效率的表达式。对主要影响因素与脱硫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为循环半干法脱硫装置的设计、运行和脱硫效率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页岩发电项目2×210MW机组除尘器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粤电油页岩发电项目2×210MW机组CFB锅炉燃用茂名本地油页岩,除尘设备在可研和初步设计时均选用双室5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在烟气脱硫工程招标文件审查时发现脱硫装置入口烟尘浓度偏高,不能满足烟气脱硫装置要求,故重新对除尘器进行了调研、分析、选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改袋”除尘系统的工艺特征,分析了130t/h煤粉炉烟气除尘器系统改造为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技术方案。改造后,除尘器已经稳定运行1年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兖矿国宏化工公司2台160 t/h CFB锅炉配套XLDM-5700型袋式除尘器的实际运行情况,从除尘效率、喷吹方式、运行能耗等方面分析了袋式除尘器的性能,并总结出XLDM型袋式除尘器最佳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燃煤锅炉脱砷现状的研究,探讨各种脱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锅炉脱砷的可行方案。把砷污染的产生与锅炉运行实际结合起来考虑,脱砷过程可以分为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三段。燃烧前脱砷对于无机砷可以达到70%以上的效率,而对有机砷则会产生富集作用;燃烧中脱砷可利用现有的脱硫技术和设备,如炉内喷钙技术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脱除效率分别达到40%、80%;燃烧后脱砷方法主要包括提高除尘器效率法、化学法、吸收剂法,这些方法基本都能使除砷效率理论值达到90%以上,具有极佳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的节能和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华能北京热电厂液态排渣塔式直流炉4号电除尘器电源控制系统改造后所取得的成果.该电厂采用了ZH2005型控制器,烟尘排放质量浓度达到20mg/m3左右,可节省电费58万元/a,减排粉尘120t/a.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2号炉200MW机组除尘系统改造项目(原水膜除尘器改造为电除尘器)。由于受场地限制,常规结构除尘器难以布置,故采用EEII-G新型电除尘器,该除尘器是在EEII型电除尘器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较好地利用了现场空间,也取得了满意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17.
烟尘浓度分布对二次扬尘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除尘器内电场断面烟尘浓度呈非均匀性分布,它是产生振打二次扬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善电场内部气流分布状况和使用出口向上的出气箱,可以减少振打二次扬尘,从而达到电除尘器高效除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石景山电厂1号炉电除尘器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号山电厂1号炉配套的电除尘器,虽然一直能达到设计时的保证效率值,但不能满足现今的环保要求。在结构、资金等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制定了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取得了预定的效果,收尘效率达到了99.91%以上,为同类电除尘器的改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静电除尘器内气流分布是影响其脱尘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国内外学者及工程师利用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对如何调节除尘器内的气流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无论是早期提到的均匀气流法,还是近年来提到的斜气流理论,都提及了使用多孔板调节静电除尘器内气流的方法。但是针对某些静电除尘器及其设计要求来说,单纯的使用孔板进行调节气流已无法满足设计方提出的气流分布指标。在这里A型导流板结合孔板被用来调节静电除尘器气流进口罩内的气流,用以达到优化集尘区气流分布的目的。通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静电除尘器内三维气流分布状况,对比了针对某静电除尘器项目单独使用多孔板调节气流的分布与使用多孔板与A型导流片相结合调节气流的方法,提出A型导流片在调节静电除尘器气流的优势,及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