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站台噪声现状及特点,以及站台工作人员的累积噪声暴露量,选取某线的ZFL站、GML站和HQ站进行了实地测量。从噪声级、频谱和进出站列车时间与声级关系几方面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站台列车进站LAeq值为78dB(A),出站LAeq值为79dB(A)。无列车通过时背景噪声LAeq值(白天)为66~74dB(A)。倍频程频谱分析得出,站台列车进站出站噪声具有宽频带噪声特征。时间历程分析得出,站台列车进站和出站的平均时间是30s和29s。进站第13s达到最大值LAF max 78~89dB(A)。出站第15s达到最大值LAF max 82~90dB(A)。站台工作人员白班噪声暴露量为LAeq 73dB(A),夜班噪声暴露量为LAeq 72dB(A)。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某城市地铁地下站台噪声现状及特点,选取某城市地铁某3条线路的T站、W站、N站、H站、S站、C站、P站和F站8个地下站台进行测量,并对噪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完全封闭安全门和无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小7dB左右;半封闭安全门与无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少4dB左右;全封闭安全门与半封闭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小3dB左右。在站台中间位置测量进出站声值基本相同。在站台车尾和车头位置测量,进出站声值不同。列车在整个进站过程中,车尾位置测点测量LAeq声值最大,列车在整个出站过程中,车头位置测点测量LAeq声值最大。同时对车站背景噪声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降低站台本底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和地下站台噪声的规律和特点,选取某条线路中的3个高架站台以及3条线路中的7个地下站台进行实地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站台LAeq值都低于标准限值80 dB(A);站台的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都非常接近,使用T检验结果得出各站台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站台测量时要考虑大客流带来的喧闹声;站台最大噪声值是列车出站时,位于站台列车车头停止位置。  相似文献   

4.
公交车内噪声环境是影响驾驶员、售票员以及乘客乘车环境的重要物理因素.鉴于此,选取了北京3类15辆公交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公交车内噪声LAeq最高达到了79.6dB(A),噪声污染级最高达到91.9dB(A),交通噪声指数最高达96.3dB(A).显示北京公交车内噪声污染较为严重.此外对不同测点位置、不同类型车辆的噪声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测点位置、车辆类型以及其交互效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频谱分析显示,车内噪声以低频为主,且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特征.铰链式公交车的部分高频成分较为显著.进一步计算发现NCB值均较高,车内存在较显著隆隆声和振动感,铰链式车辆的NCB值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公交车.为降低公交车内噪声强度,防止司售人员和乘客所处声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噪声影响现状,本文给出了3座典型高架车站、8座典型地下车站站台噪声现场实际测量结果。结果显示,高架站台列车进站噪声L_(Aeq)平均值为78d B(A),出站噪声L_(Aeq)平均值为79d B(A)。地下车站列车进站噪声L_(Aeq)平均值为69~78d B(A),出站噪声L_(Aeq)平均值为68~79d B(A),均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14227—2006)标准要求。其中列车进、出站运行噪声在全封闭屏蔽门站台较无屏蔽门站台噪声L_(Aeq)低7d B左右,半封闭屏蔽门较无屏蔽门站台噪声L_(Aeq)低4d B左右。站台列车进站出站运行噪声呈宽频带特征。站台站务人员每天工作8h所接受的噪声影响,白班噪声暴露值L_(Aeq)为65~73d B(A),夜班噪声暴露值L_(Aeq)为64~72d B(A),也可满足《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6.
列车在区间隧道行进过程中,空气受挤压作用会在隧道内形成活塞风,活塞风对烟气扩散有一定的影响.为探明携火列车停站后活塞风衰减过程及其对车站轨行区上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影响规律,采用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模拟技术及Layering方法更新网格,对城际列车着火驶向地下车站及城际列车静止着火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1)对比不同站台类型隧道列车停站后活塞风衰减过程,进站端活塞风风速均高于出站端且均在5 min后达到稳定;2)对比有无活塞风情况下地下车站排烟效果,无活塞风情况下地下车站排烟效率呈对称分布,有活塞风时地下车站排烟效率呈不对称分布;3)对比不同站台类型隧道的地下车站排烟效果,有活塞风情况下岛式站台隧道的排烟系统总排烟效率高于侧式站台隧道总排烟效率;4)岛式站台隧道无活塞风工况总排烟效率一直维持在85%左右,有活塞风工况排烟系统总排烟效率在4 min以后增至85%,最高达到90%;侧式站台隧道排烟系统总排烟效率在5 min以后增至8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城际地下铁路车站的排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导流栏杆设置对地铁岛式站台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选取不同出口分布类型的地铁岛式站台为研究对象,基于BuildingEXOD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导流栏杆设置对不同出口分布类型地铁岛式站台人员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型站台在设置导流栏杆后,人员疏散时间均有所增加,导流栏杆设置长度为2,4 m时,人员疏散时间增...  相似文献   

8.
地铁浅埋岛式站台列车火灾烟气蔓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伤亡损失往往非常惨重。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地铁火灾安全的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地铁浅埋岛式站台列车火灾情况,利用数值模拟-场模拟方法,研究浅埋岛式站点内烟气横向流动和不同站层间的烟气纵向蔓延规律。分析烟气在隧道、站台及站厅内蔓延时烟气温度、有毒气体浓度、可见度等特征参数的分布情况;探讨了火灾时浅埋岛式站点内有效的气流组织形式,隧道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同类型的地铁车站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张玲 《安全》2013,34(1):17-19
为准确测量作业场所的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情况,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的方法分析传声器不同的佩戴方式对噪声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噪声作业环境中,将传声器佩戴于耳部、肩部和胸前三个位置其对噪声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等效声级的差异(Max-Min)不大于1dB(A),噪声最大值差异不大于5dB(A);而在非稳态噪声作业环境中,三个位置测量的等效声级差值小于2dB(A),而噪声最大值差异接近6dB(A)。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设备房和管理用房噪声现状及特点,以及巡视设备房工作人员的累积噪声暴露量,选取某线的ZFL站、GML站和HQ站,对其六类设备房及管理用房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噪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设备房中最大噪声为400V开关柜室74 dB(A)。三个站六类设备房噪声在56~74 dB(A)之间。管理用房噪声在53~65 dB(A)之间。站厅噪声随人流多少而变化,低频声较高。巡视设备间工作人员最大噪声暴露量是65dB(A)。  相似文献   

11.
在参照了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并在北京地铁1、2、5号线客流较大的东单站、西直门站及天通苑站获取了551份调查问卷。针对突发状态下的地铁出行乘客特性与疏散行为的相关性问题,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获取了10组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变量组及14组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变量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出行乘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与使用地铁出行的频率是影响人员疏散的显著相关因素,而性别与身体状况是人员疏散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地铁安全运营,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的效率,基于实际地铁站的尺寸和载客量,利用Pathfinder软件对北京市某特殊地铁站进行建模;结合站点内不同时间段的人流特征,分析站点内可能存在的不利工况,并对各类工况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地铁站点内疏散的瓶颈区域为站台和站厅连接处的楼梯口;早高峰时期列车满员时,候车人数超过200需要采取限流措施;晚高峰时期列车人数在1 056左右时,候车人数超过576需增加引导人员限制人员流动。研究成果可为特殊地铁站点的疏散通道设计和日常的人流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专业噪声测量设备及噪声频谱分析设备,对地铁站附属地下餐饮空间区域噪声进行监测,绘制噪声小时频谱。经分析发现地铁附属地下餐饮空间声环境会受到客流、空间位置及餐铺建筑结构影响,因此在该类空间进行降噪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中得到迅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环境振动问题也日益突显.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列车运行速度、线路条件、减振措施等运营条件对环境振动影响,在某地铁线路隧道内进行了环境振动源强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壁源强位置处Z振级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列车通过速度在57~75 km/h变化时,列车速度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型地铁站多线路火灾场景中的综合危险性,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构建“T”型换乘站全尺寸模型,对不同火源位置、不同火源功率以及是否开启地铁排烟风机等12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性能化方法确定可用疏散时间,并通过综合火灾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各工况总安全指数。结果表明:1号线站厅层和2号线站台层双点火灾为最不利火灾场景;1号线站台层和2号线站厅层双点火灾为相对安全火灾场景;火源功率的增大会增加地铁火灾危险性,但不同火源位置工况中的安全指数变化趋势相似;排烟模式开启前,1号线站厅层火灾会导致较大的火灾危险性;排烟模式开启后,地铁总安全指数显著上升且安全指数变化趋势改变,此时2号线站台层火灾会导致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活塞风影响下地铁火灾烟气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荃  杨锐  陈涛  苏国锋  袁宏永 《火灾科学》2006,15(3):123-127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伤亡损失往往非常惨重,因此深入开展地铁火灾安全的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在合理分析地铁站台和列车火灾荷载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塞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活塞风影响下的烟气蔓延规律和温度分布情况,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的运营的安全管理和发生火灾后的疏散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工业噪声对大脑认知的负面影响,采集火电厂球磨机的工业噪声,征集10名在校大学生在90 dB(A)的稳态工业噪声状态下及安静状态下的32导联脑电图(EEG)。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频域分析,提取δ频段、θ频段、α1频段、α2频段和β频段功率谱,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噪声环境与静音环境相比较,被试在δ频段、θ频段功率谱值明显增加,在α1频段内,噪声状态的功率谱值高于静音状态,在α2频段内正好相反。生产性噪声刺激可导致被试注意力分散,可通过各波段功率谱值或比率参数等评估噪声对认知的影响程度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