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污染化学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2日至27日在长沙市召开.出席会议共135名代表104个单位.会上交流论文共98篇,包括综合性评述、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形态分析、毒理和结构等方面.大会和分组会报告学术论文共79篇.与前两次讨论会相比,这次会议反映出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大会听取《我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二次环境质量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3月25日至2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78个单位108名代表. 学术会议采取大会报告与专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大会上宜读了场篇论文与环境管理、综合评价、大气评价和水体评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科委海洋环保分组、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学会环境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和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等5个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的89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学术讨论会。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罗钰如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和昆明市科委、科协和环保方面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本届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其中大会宣读3篇。会议基本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在海洋环境与水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这主要体现在: 1.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化学与生物学互相靠拢的新局面。 2.研究的方向、重点逐渐与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趋于一致,如“富营养化与赤潮研究”、“生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学学会第四届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三届无机微量技术与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前不久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385人出席了会议。本次年会还邀请了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专家汪尔康等教授分别就当前分析化学发展中的前沿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大会从众多的征文中评审出461篇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分析化学年会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环境科学会于1992年5月28日至29日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五届学术年会。这次年会共征集论文105篇,不仅数量比历届年会多,而且学术水平也大有提高。论文作者既有一大批中青年环境科技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干部,又有从事环境科研、教学的老专家,出席本届年会的100多名论文作者和会员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各自  相似文献   

6.
1983年12月19日至24日,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环境物理、环境生态学术情报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和报告120多篇。会议组织了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回顾了我国环境物理和环境生态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三届原子光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于1989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学者、专家及科研人228人。学术报告会的形式有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分组报告及展报。大会共收到328篇论文,录取249篇。其中,20篇专题报告,其余为分组报告和展报。会议其间,张展霞教授作了“从26届国际光谱学术讨论会纵观原子光谱分析法”,黄本立教授作了“1CP—AES的现在与未来”,郭小伟教授作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发展”的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分为AES和AAS两组。每组各10篇报告。其中,AES组报告中,有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二次降水污染及酸雨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2日至17日在本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委托,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联合筹备召开的。来自全国各省市有关的科研所、环境监测站、高等院校等85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师、讲师、农艺师、医师等科技人员和建设部、林业部、冶金部、气象部门的代表共136人参加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技术资料57篇,其中有20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这些研究包括了酸雨的采样布点、监测分析、数据处理、酸雨的影响、危害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于11月9日至10日在省二党校召开,一百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年会以贯彻全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关于学术活动进一步发挥效果”的讲话为主要特点,交流了155篇关于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经济法学、环境监测、环境医学、环境化学、生态农业等方面的论文,经过认真评选,大会向市科协推荐优秀论文40多篇。这些论文反映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持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与会人员一百一十多人,七十多个单位,交流论文84篇。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务院部委环保所,省市环保所,监测站等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也参加了该学术讨论会。 大会由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研究员主持。大会回顾了几年来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过去几年中科研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大会认为,环境有机物的分析与研究是从单一化合物开始。如六六六,DDT和其他简单化合物,现在已分析研究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近百种,如:城市废水和石油废水等。初期用光学方法,现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装置(约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环境科学会、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等六个全国学术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六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管理、经营、监测等80多个单位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90多篇,从中选出130多篇作为大会交流,并将编辑出版《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一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水质规划与管理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6日~10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省、市的192名代表。向大会提交论文90篇,科研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于1988年5月3日举行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科研监测所、市中区节煤办公室、市气象局、市情报所、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市卫生防疫站等23个单位的代表。会议共交流论文24篇,其中大会宣读10篇。这些论文主要从环境与医学、环境与农业、环境与工业,环境与气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江苏省地质学会岩矿及测试专业委员会、矿床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宝玉石学术讨论会”于j996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宝玉石界的生产、教学、科研、商贸、出版和新闻等部门的116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大会交流26篇。这些论文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宝玉石和观赏石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矿种、新矿床、新方法、新理论,既有反映我国宝玉石概貌的综合成果,也有专题研究成果,都紧密结合当前宝玉石市场的需求和珠宝界存在的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污染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下旬在长沙召开。会议交流的学术报告、论文共98篇,其中包括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污染物形态分析、环境化学致癌物的结构和致癌活性关系四方面,内容较为丰富。在水污染化学方面、关于汞的吸附动力学模式、络铁的反应动力学,有机物、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等,都提出了一定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于1985年6月14日~15日召开了第三届学术年会。出席代表89人,代表中除作者外,还有应邀出席的本会理事、市科协领导及有关人员。作者来自广州、成都、宜宾及本市各区县。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林定恕同志致开幕词,市科协副主席杜文成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会议交流论文77篇,其中大会宣读7篇,其余为专业组交流及资料交流。学会办公室、编辑委员会已将这次交流的论文编印成《论文摘要汇编》。论文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大气粉尘污染的规律及交流对其研究的初步成果,由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交通部水运所,交通部天科所,交通部上海港环保中心,交通部长航环保处及山西省环保所六单位主办的“大气粉尘污染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至六月八日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召开。 来自十省市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讲师、教授等共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3篇,有20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代表们在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这些论文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本次讨论会内容涉及到利用风调实验,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研究粉尘起尘、污染、扩  相似文献   

18.
继一九七八年六月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后,这次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厦门市召开。三十八所高等学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和环保系科有关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四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交流的论文共二百五十一篇,学术水平比两年前有较大的提高,反映了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前不久,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了“中国酸雨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环境管理工作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文兴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在会上交流40多篇,内容涉及我国酸雨的现状,时空分布,化学组份,形成机理,大气物理过程,传输模式,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等.酸雨作为“七五”国家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水环境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共同举办的全国海洋环境与水环境科学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一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中科院、国家海洋局、农牧渔业部、石油部、交通部、城环部、水科院、预防医学研究院、高等院校等12个系统、72个单位的代表共164人。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罗珏如参加了讨论会并讲了话,上海市环保局、华东师范大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教授分别打电报给会议,表示热烈祝贺。 本次讨论会共收到了论文和报告共188篇,其中在大会和分组会上交流的论文共81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