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3):45-45
正65万4 597人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介绍,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方面,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100%的省、94.9%的市、19.3%的县级单位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纳入统计的50家中央企业全部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在应急预案编制方面,全国250多万个企业(央企除外)编制预案总数达550余万个,117个央企编制预案45万多个。在应急管理培训方面,截至2013年底,已培训安全监管监察人员2万5 947人,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65万4 597人、救援  相似文献   

2.
自国务院确立"一案三制"为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来,我国已制定应急预案约240万件,基本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但是,我国应急预案仍存在不少问题:应急预案内容不完整,缺乏可操作性,缺失修订程序,应急预案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加强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  相似文献   

3.
2009年第5期“本刊特稿”栏目《从“有”到“有用”——中小企业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工作概览》一文指出,应把中小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到现在为止,也有不少人(包括一些企业领导)仍然不知道预案编制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以为,应急预案只要主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知道就行了,没必要让全体职工都了解这件事。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6,(9S):7-7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从2003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完成了9个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类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全部发布实施: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还正在逐步完善。自2005年以来,我国矿山救助队伍参加矿山事故抢险5017起;公安消防队伍扑救火灾12.2万起,参加各类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9.6万次,  相似文献   

5.
《林业劳动安全》2006,19(1):47-47
国务院2006年1月发布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这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闪局长,您好,我们还是习惯用老称呼,您从局长岗位到来担任国务院参事以后,大家都很想念您。听说您近两年主要一直在从事编制《总体预案》的工作,担任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副组长,主持常务工作,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历史性大事,您能介绍一下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8,(1):I0013-I0013
一、工作目标 通过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掌握我市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编制总体情况,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实现“各级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目标,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保障2008年奥运会安全举办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企业尤其是高风险行业.为降低风险、减少伤亡.除了需要遵守法规、加强日常的管理外.还应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并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什么样的预案能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预案怠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预案应具有多少功能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尤其是高风险行业,为降低风险,减少伤亡,除了需要遵守法规、加强日常的管理外,还应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并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什么样的预案能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预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预案应具有多少功能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摘精萃     
31个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从2003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完成了9个事故空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类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全部发布实施;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还正在逐步完善。自2005年以来,我国矿山救助队伍参加矿山事故抢险5017起;公安消防队伍扑救火灾12.2万起,参加各类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9.6万次,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450亿元。(中国安全生产报)从国家安监总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76%的非煤矿山、76%的危化品生产企业、92%的烟花爆竹企业、88%的建筑施工企业、9…  相似文献   

11.
宋芸芳 《安全》2006,27(1):59-60
2006年伊始,根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严峻考验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公开发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随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文件。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则是检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持续改进预案、提高应急预案减灾功能性的最佳途径。本文就应急预案到演练方案的转换编写、演练方案的培训、演练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对企业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生产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急预案则是其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那么,一个企业究竟应当编制多少个应急预案?这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急通信预案作为应急通信保障的行动纲领,其文本有效性将直接影响预案有效性,进而影响到整个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针对预案文本有效性问题,从文本故障视角出发,基于故障树分析法构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估模型;采用语句成分分析法和伪代码转换法对预案进行故障形式诊断,结合标准故障树,计算预案的有效性并给出具体评估步骤;最终,通过4个样本预案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预案文本故障的识别效率,对预案的编制或修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欣喜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据资料介绍,我国平均每年由于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个亿。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办? 古语说得好:“思其危则安,忘其危则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经常性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社会预誓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在《应急管理》栏目中将分期、分专题连续刊载《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一文。 该文是国务院参事、国家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授2006年5月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座文稿。作者介绍了他在担任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副组长期间编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对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击天气,对化工装置有何影响?高压、高温下作业,安全预警怎么做?日前,厦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安全生产专家组应急救援专家,对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现场“问诊”。  相似文献   

17.
<正>应急预案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是推动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和措施、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的关键抓手。结合多年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福建省在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推动应急预案编制从“有”到“优”,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杨璇 《劳动保护》2009,(3):36-37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每年都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全部制定了相关的应急预案。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方面,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从2006年起,开始推广各类企业应急预案范本,编制印发了《小型企业应急预案范本》,推广了14个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编制范本,解决了中小企业要“有预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北京市朝阳区大部分生产经营单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但应急预案各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尚未形成。应急预案演练的设计、组织不尽合理,演练保障不够健全,演练科目覆盖不足、重点不突出,演练类型的目标不明确,演练的评估机制不完善,与应急预案的互动不够。  相似文献   

20.
林静 《劳动保护》2008,(3):52-53
自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从2003年底的4575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1.2155亿人,净增7580万人,增长了1.7倍。2008年1月18日,在《工伤保险条例》颁布5周年前夕,全国各地工伤保险战线的工作者齐聚河北涿州,借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探讨如何乘势而上,找准重点,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