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常识     
小美 《安防科技》2013,(2):42-42
Q:发现着火,先报警还是先救火?A:当你发现着火,现场只有你一人时,不管情况如何,不能见火就跑。因为初期火灾容易扑灭,若能及时扑灭,火情不会扩大。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扑救。但却要首先估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把握将初期火灾扑灭。如果有能力,那就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将火扑灭。如果认为自己无能力灭火,就应该立即去报警。在报警路上可以一边喊一边跑,以得到群众帮助和引起邻里  相似文献   

2.
赵铸新 《安全》1994,(5):29-31
事故的发生 1993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8:30。怀化市针织漂染分厂一间仓库里,保管员吴某给挡车工陆某发放化工原料,亚氯酸钠。由于盛在铁桶内的原料已结块,吴就用一根长铁管去捅碎。捅了两回,仍不够份量,第三回又捅。这一次刚一捅下去,铁桶喷出了明火,火迅速向四周空间扩散。吴和陆转身跑出仓库外,去取灭火器材。他们尚未返回,  相似文献   

3.
舒雅  姚斌  黄斌  刘炳海 《火灾科学》2014,23(2):63-74
大空间堆垛储物仓库的消防安全日益引起重视,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已广泛应用其中。堆垛物遮挡和柱状射流特性对水炮灭火有影响,雾状射流由于覆盖区域增大可提高灭火效率,堆垛特性可能会影响雾状射流灭火效果,目前缺乏相关研究。通过预喷水、布水和灭火实验研究大空间仓库堆垛特性对水炮雾状射流喷水强度分布和灭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所研究自动消防炮(安装高度8m,雾化角度90°)在5m至15m射程间,能够有效扑灭或控制大空间仓库火灾;喷水强度和有效保护面积随射程的增大而减小,仓库危险级Ⅰ级和Ⅱ级储物高度为3.0m-3.5m时有效保护面积在5m射程处分别为27.5m2和25.5m2;堆垛高度一定时存在最小堆垛间距,小于此值时火灾将不能被扑灭或控制。  相似文献   

4.
2月2日17时58分左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236号天潭酒店(个体餐馆)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火灾原因是酒店内服务员违章取暖,用煤油炉内添加溶剂汽油,导致汽油爆燃。火灾造成33人死亡,10人受伤。该餐馆位于一栋八层住宅楼下部,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总建筑面积约2070平方米。火灾发生时,该餐馆就餐人员及员工近300人。事故发生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立即派出4个消防中队、36辆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经189名指战员奋勇战斗,用不到20分钟将火扑灭,在周围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抢救疏散220多人。哈尔滨市“2·2”特大火灾事…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4月8日,信阳某饭店,4名食客在吃火锅时被爆燃的液体酒精烧伤。2014年8月9日,济南一家四口在在一火锅店就餐时,被爆燃的液体酒精烧伤。如果我们身边发生了酒精着火事件,该怎么灭火才最及时有效?近日,记者们在消防战士的帮助下,进行了灭火实验,为你求解。实验目的遇见酒精着火,看看哪种方式灭火效果最好。实验材料:一瓶500毫升浓度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厂搬运原棉全靠人工扛抬,把100多公斤重的棉花包送到7、8米高的垛上,劳动强度很大,也不安全。特别是进口原棉每包重达200多公斤,靠人力上垛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厂原棉搬运组,制成一台原棉自动上垛简易吊车,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上垛。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证明这台吊车性能良好,适于仓库内外上垛使用。它具有体积小,动作灵敏,操作简单,行走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使用时,只用一人操作,三人辅助即可,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节省了人力。 这台吊车的车架是利用一辆废电瓶车体改制的。行走都分采用电瓶车结构。货物的升降和吊杆的旋转…  相似文献   

7.
装有引送风机平衡通风的锅炉,在正常情况下,进入炉膛的燃料及时燃烧,引风机把生成的烟气排出炉外。送引风机的风量保持平衡,维持炉膛负压3~4毫米水柱。 我们把数量较多的燃料在炉膛内同时燃烧,形成炉膛较高正压的过程称为爆燃。爆燃通常发生在燃用煤粉、燃油或气体燃料的室燃锅炉中。燃用固体燃料的层燃炉一般不会发生爆燃。根据爆燃严重的程度。炉膛可形成几十至几百毫米水柱的正压。轻微的爆燃仅使防爆门动作,严重的爆燃可使炉墙损坏甚至钢梁变形,造成严重事故。 在锅炉点火时,由于操作不当或炉膛灭火后未及时切断燃料时容易产生爆燃。炉…  相似文献   

8.
正4月1日,一起惨痛的事故,震颤了每个中国人。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不便,该州、县两级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实施灭火。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9.
细水雾灭油池火时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陆强  廖光煊  秦俊  刘江虹 《火灾科学》2002,11(3):164-169
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对细水雾在扑灭B类火时,占主导地位的灭火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当液体燃料的闪点相差较大时,其灭火机理往往不尽相同。并且当细水雾的雾特性相差较大时,在灭火中起主导作用的灭火机理常常也各有不同。因而那种单纯以雾滴的粒径分布作为细水雾扑灭燃料闪点较高的油池火时,雾滴的动量分布对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影响更大。为此,本文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试图得到在这种火灾场景下,对细水雾灭火的临界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鑫  刘凌江  周晓猛 《火灾科学》2011,20(4):200-205
使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粒径达到亚纳米量级(300nm-500mm)的磷酸铵盐灭火剂,建立了1.2m×1.2m×1.2m的小尺度灭火实验平台,开展了灭油池火和木垛火的全淹没灭火实验,对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的灭火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磷酸铵盐粉体的灭火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的灭火性能要明显高于普通粉体,并且在低压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灭火果。工作压力的增加会缩短粉体的灭火时间,但是对于磷酸铵盐亚纳米粉体灭木垛火的情况,由于灭火时间相差示大,反而会导致灭火剂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事故现场还原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共有5名消防战士牺牲,13名消防干部战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过火面积1.1万m2,坍塌面积3 000 m2,此次火灾,共组织疏散居民752户2 731人,商户272户,群众无一人伤亡。起火的仓库位于一栋11层高的居民楼,1—3层为仓库,其余为居民住宅。火灾最初只是近千平方米的过火范围,但由于库房内存放的多为易燃物品,导致"火烧连营",所幸消防官兵第一时间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测量燃烧区温度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单室火灾模型下与4种不同类型火焰的相互作用、灭火时间和效果。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具有较好的全淹没灭火能力。当1 000g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位于微粒灭火剂流动路径上的无遮挡火焰(中央火和角落火)能够被迅速扑灭,灭火时间分别为3.9 s和7.2 s;对于火源功率较小的顶棚火,由于火羽流及热泳力的作用,微粒灭火剂能迅速扩散到顶棚,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扑灭,灭火时间约6.3 s;对于遮挡火,其灭火时间较长,约14.3 s。微粒灭火剂浓度对灭火时间有较大影响。当微粒灭火剂的喷射质量为500 g时,虽然中央火、角落火和遮挡火均能被扑灭,但灭火时间都较喷射1 000 g灭火剂时有较长的延长,灭火时间分别为8.1 s,13.9 s和22.2 s。对于需要灭火剂微粒扩散较远距离后灭火的顶棚火,虽然灭火剂在热羽流和热泳力作用下能扩散到顶棚,但因浓度太低,同时由于其他3处火焰熄灭后,灭火室内的氧气消耗速率降低,从而使顶棚火得到足够的氧气,燃烧反应进一步加强,温度反而逐渐升高,不足以将其熄灭。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今年2月10日20时40分,河北省衡水地区棉纺织厂发生特大火灾,烧掉原棉1000余吨,烧毁成品布80万米,直接经济损失912万元。这是近几年来全国纺织系统发生的一次最大的火灾。 这家棉纺织厂自1968年建厂以来,原棉一直是露天堆放,且原棉库区不远处还有两个成品库。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库区东面和南面建起了居民区,虽曾准备建造遮避式棉库,但一直未能落实。今年2月10日,是该厂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正逢该地区商品生产会议召开,会议没有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在离该厂原棉库仅500米处的体育场内燃放烟花。而棉库值班人员又责任心不强,没有按规定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15日上午7时44分,北流市六靖大坡花炮厂发生一起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3间工库房被炸毁,20间工库房不同程度损坏。据初步调查,事故由35号装药工房(A2级,定员1人,核定药量0.5kg)首先爆炸(原因待查),随之引起距其25米的39号装药中转仓(A3级,定员1人,核定药量为100kg)爆炸,而后又引起距其136米的75号半成品中转仓库(A3级,定员1人、核定药量为1OOkg)燃烧爆炸。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初步分析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35号装药工房、39号装药中转仓库超药量,擅自改变工房用途,在装药工房进行配药和装药混合作业。  相似文献   

15.
当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如何最迅速并安全地脱离火灾现场?根据火场实践和科学试验,允许疏散时间一般依据火灾时烟对人体的危害、建筑物的耐火能力和出火(爆燃)的时间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火场上出现浓烟、高热缺氧等致人伤亡的时间,早的5~6分钟,迟的在10~20分钟。房屋建筑的防火性能和出火(爆燃)的时间早晚密切相关。建筑物内的可燃物,特别是使用化学合成材料越多就越危险。这些材料及制品不仅容易着火,而且温度高,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气体,同时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严重危害人体,影响人员疏散…  相似文献   

16.
《吉林劳动保护》2011,(Z1):39-40
2011年2月8日上午11时06分,白城市天一日杂有限责任公司烟花爆竹储存仓库发生爆炸。烟花爆竹库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爆炸面积约2300平方米。此次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3人住院观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喷头对灭木垛火的影响。实验采用了ZSTX和ZSTP两种类型喷头,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灭木垛火,通过实验现场观测和测得的烟气温度,烟气组分变化来分析对比灭火的效果和对烟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可知ZSTX喷头在0.2MPa的水压力下可以实现灭火,ZSTP喷头在0.4MPa才可以实现灭火。喷淋实现灭火时产生的CO比只能实现控火产生的CO少。  相似文献   

18.
在应对高层建筑火灾时,由五至六人所组成的灭火组,比起由三至四人组成的灭火组,在灭火和搜救人员的速度上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同另外五所机构合作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新研究项目的结论。于4月10日在凤凰城2013年"大城市消防局长会议"上宣布。"和大部分独立住宅火灾不一样,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更大,对消防工作有着特别的挑战。火究竟能烧多大,能对居民和消防员构成多大的威胁,主要是取决于灭火组的人数和如何部署现场人员",NIST火防工程师、研究小组组长杰森·艾夫利尔说,"扩大灭火组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人数。大的灭火组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分岔管道不同封闭状态下瓦斯爆燃火焰阵面传播规律,在自制的T型透明分岔管道内,设置支管端口完全封闭、直管左端口弱封闭,采用光电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测试了直管右端弱封闭、完全封闭2种情况下,预混甲烷-空气可燃气体爆燃火焰传播过程中速度、超压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分岔的存在,2种封闭状态在支管端点火后瓦斯爆燃火焰阵面在支管中的传播速度均先增大后减小;直管右端弱封闭时,经过分岔后火焰加速向直管两端传播速度基本一致,分别达到86.29 m/s和88.07 m/s;直管右端完全封闭时,火焰向弱封闭端传播速度增大至166.67 m/s,火焰向完全封闭端传播时并不断压缩未燃气体产生高压振荡反馈导致火焰振荡传播现象,火焰速度不断减小至4.84 m/s;管道内瓦斯爆燃超压均迅速上升到达峰值,之后受压缩气体的膨胀和冲击后爆燃产物的振荡作用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0.
天津第五人民造纸厂有一台20吨/时锅炉常发生灭火和爆燃事故,造成停气停产。从1981年12月到1982年3月,由于停气停产影响产值54.3万元,严重妨碍了生产计划的完成。 过去锅炉一灭火有人就强调设备有问题,煤质不好等等。后来,检修了设备,更换了软水罐,采购了优质煤,但灭火事故依然发生。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一天夜班,厂长到锅炉房进行检查,发现当班的13名工人中竟有7名脱岗睡觉,在岗操作的工人精神也不集中。经过分析,终于找到了灭火的原因。原来,从煤仓到风扇磨,有一个小皮带输送机,每班有3名工人负责运煤。由于工人脱岗,煤仓口一旦堵塞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