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年前,《中国环境报》初次举办“世界环境日”征文活动,我的短篇小说获得一等奖。现在说这事儿干嘛呢?只因为我重视环境文学奖。今天又与黄宗英、雷加、袁鹰等老作家一同获得“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发展贡献奖”,不但高兴,心情还有点激动。因为环境文学是个全新的领域。不是说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吗?我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6,(4)
本刊讯(记者海宁)4月24日晚,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格德曼环境奖”评奖委员会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获得该奖项的6位环保人士颁奖。在保护云南生态环境和公众权益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先生成为本年度该奖在亚洲的惟一得主。12.5万美元的环境保护奖由美国企业家理查德·格德曼夫妇1989年设立,目的是奖励那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平民百姓,是全球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该奖项同时也是世界上奖金最为丰厚的环境奖之一,每年按照全球地域分布分别评出6位来自非洲、亚洲、欧洲、群岛和岛国、北美洲和中、南…  相似文献   

3.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8,(12):73-73
2008年12月16日,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典礼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环保部副部长周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等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中华环境奖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奖项,本届环境奖评选以“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乔治嗄勒博士荣获获得本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厦门市环保局、江苏省环境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季耿善等来自全国的2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了本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5,(9):65-65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8月22日在北京宣布,2005中国环境文化节将首次颁发“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主办单位即日起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候选人。潘岳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是我国首个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特别支持。该奖将评选出十位本年度为环保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公务员、企业家、学者、新闻从业者、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学生、市民、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以鼓励公众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中国而继续奋斗。潘岳介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是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它的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  相似文献   

5.
中华环境奖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3):20-20
“中华环境奖”组委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化部、民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国家十三个部门和社会团体组成,中华环境奖评选办公室设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宝应县环保局围绕创建全国生态县目标推进生态建设,全县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地方政府特殊贡献奖”,这两项荣誉均是全国两家,江苏唯一。  相似文献   

7.
丁枚 《环境教育》2001,(3):25-26
四月的首都,春光明媚,新绿满枝。 22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的四楼报告厅内,春意融融,绿潮涌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40多位教育、新闻、综合和青少年类的“地球奖”获得者及获奖者代表,无比激动地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等颁奖领导和佳宾手中接过了一座座造型别致、寓意深刻的“地球奖”奖杯。为了让我们的环境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感受“地球奖”这一我国环保领域的最高民间奖项,本刊记者利用颁奖活动的间隙,即兴采访了本届“地球奖”(教育类)得主之一──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姚亚萍(以下简称姚)。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8,(9):15-16
1、2007年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7年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代表共约50人参加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张力军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候选人经社会公众的踊跃推荐,于8月22日正式推出并向社会公示,他们是:可持续发展倡导者牛文元、“农民代言人”温铁军、绿色生产实践者刘、两创环保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小学生王君婧、“绿化先进”著名演员张国立、环保文化传播者杨澜、军旅环保歌唱家阎维文、新锐导演陆川、环保公益歌手张信哲、环保创作型歌手陶。据中国环境大使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被评选出的“环境大使”作为中国环保公益事业的最高代言人,将会获得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中国环境大使”证,拥有对环境问题的监督权,同时要接受国家环保总局、“…  相似文献   

10.
本刊综合消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建的国家环保总局代表队,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决赛中, 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被誉为“青歌大赛的黑马”。5月21 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和副局长潘岳在北京西苑饭店接见了代表队选手,祝贺他们载誉归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11,(1):61-61
麦建波,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任职于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从事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创立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麦建波长期从事废水处理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对废水处理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工程设计经验。1991年获得了广东省环保局颁发的"广东省环保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荣获中国环保科学学会授予的"第三届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实业家"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企业)发展贡献奖"。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受本届评奖委员会的委托,就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评奖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说明。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是为庆祝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创30周年,鼓励优秀环境文学创作、促进环境文学进一步发展繁荣而设立的。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的评奖范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此次评奖的筹备和征稿工作从2002年10月开始,至今年6月底截稿,共征集到有关出版单位和个人推荐的参评作品2276件,其中长  相似文献   

13.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公约从1988年9月生效。在这个公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89年1月1日生效。中国非常关心保护臭氧层这一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1989年7月27B,中国正式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第14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当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号召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确定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保护臭氧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运建立和她的“绿色汉江”,已经成为古城襄樊的骄傲。今年4月,中国首个民间环保奖项——“SEE生态奖”评选活动揭晓, 由“绿色汉江”发起的“保护母亲河绿色汉江行动”,在全国13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滋根奖”。由美国公众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格林纳达电视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摄制组还专程来襄樊拍摄“绿色汉江”在湖北进行环境教育的实况。从2002年“绿色汉江”成立至今, 不到三年时间,运建立把“绿色汉江”推向了全中国,推向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6.
姜诚 《环境教育》2014,(9):8-10
正今年9月16日,是第20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在国内对这个重要环境日的反应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气氛中,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臭氧层保护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胡建信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臭氧层保护研究的专家。自1990年代初以来,他先后参与了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4,(5)
本刊讯第二届"保护臭氧层贡献奖"颁奖大会于9月16日在古城西安举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汪纪戎、陕西省副省长洪峰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多边基金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颁奖仪式。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司长张立军主持大会。来自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工业企业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扬祖于1992年11月23日出席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4次部长级会议。他在会议上说,中国不仅极为关注保护臭氧层的问题,而且还在为如何保护臭氧层作积极的准备。他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总体上,由于臭氧层的破坏,中国也是受害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政府对此问题“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9.
路远 《环境教育》2007,(10):51-54
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已在奖励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投票产生。为体现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监督,国家环保总局将获得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予以公示,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为增强广大公众对环保科技奖的认知度,扩大该奖在社会和环保领域的影响力,特撰此文以增强公民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12369”环保热线是国家环保总局向社会公布并在全国开通的统一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开通这个热线电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调动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保护其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确保上情下达,政令畅通。然而,近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