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乙胺废水COD及总氮浓度高,且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为进一步提高乙胺废处理效果并实现再生回用,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水解+厌氧+二级‘A/O’+曝气生物流化床+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单元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产品水可稳定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的再生水处理要求,可回用为循环冷却水或一般冲洗用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相结合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与生产回用。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出水效果好,工艺运行稳定,排放水可稳定达标排放,回用水水质可满足生产工艺回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环保部近年来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根据最新的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某不锈钢厂首先对废酸水处理站排水进行生物脱氮预处理,然后与循环水站排污水混合后,采用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减排回用处理,出水达到工业水标准后回用,对反渗透浓水采用生物脱氮-混凝沉淀-电催化氧化-砂滤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直接排放标准后外排.  相似文献   

4.
针对印染废水回用时水中有机物浓度、盐度和色度高等问题,以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中试试验基地(70%以上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混凝沉淀-超滤(以下称组合工艺1)、BAC(生物活性炭滤池)-超滤(组合工艺2)和混凝沉淀-BAC-超滤(组合工艺3)3种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其作为反渗透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组合工艺3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CODCr、TCU(真色)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0%、49.2%和99.5%,UV254下降了50.0%,均高于其他2个组合工艺. 对超滤膜表面污染阻力分布的测定可知,组合工艺3中不可逆污染造成膜污染的程度最轻. 此外,3种组合工艺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后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8.0%、97.5%和98.2%. 可见,针对该研究中涉及的二级生化出水,组合工艺3预处理工艺是反渗透预处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械加工企业酸洗磷化废水,采用"隔油+中和沉淀+生化+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组合工艺处理效果与运行成本。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总磷、总铁、TDS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要求,出水电导为50~150μs/cm,吨水直接运行成本为6.605元。  相似文献   

6.
洗浴废水是轻度污染的废水,具有较高的回用价值。文章采用超滤-反渗透技术,利用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技术,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回用洗浴废水。讨论了操作条件分别对超滤和反渗透出水的浊度、细菌总数、COD和膜通量的影响。实验证明了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回用洗浴废水的出水水质浊度小于3度,细菌总数小于100个/mL,COD小于10mg/L,出水水质指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直接进行回用。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产生量大、有机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此印染废水的回用是降低印染废水污染和印染用水消耗的重要途径,印染废水回用包括原废水和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回用。印染废水主要回用于印染生产过程,在以印染原废水处理回用时,典型工艺是生化处理+膜分离组合工艺;在以印染废水处理后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回用时,其典型工艺分别是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工艺出水可回用于印染漂洗、染色等生产过程,实现废水厂内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盐酸生产氧化铝工艺的生产用水循环,对生产环节不能利用的废水进行收集后送至中水回用系统,经中和、混凝、沉淀、过滤、超滤、低压反渗透、浓水反渗等处理工艺,回用水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水水质》中相关标准,回收利用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高盐水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及修改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用于露天煤矿洒水抑尘。虽然用盐酸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研究比较前沿,但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比较成熟,流程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十一五大庆炼化石油节能减排,扩大再生产需要的高质量循环水和锅炉用水需要,用二次生化后排放污水经碟式过滤器——超滤—高级氧化——动态活性炭——动态生物膜沙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回用生产。该工程规模600t/h,设计循环补充水量280t/h,锅炉用水补充量250t/h,是典型污水工厂管道化处理工程。工艺先进,设备板块简单,适应石油炼化、煤化工、钢铁、铜业电厂和城市污水深加工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污水厂达标排水,并实现中水回用的工程实例。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工业生产、循环冷却水补给水和绿化用水,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目标。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回用要求;经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建洪 《环境工程》2005,23(2):16-17
印染厂生产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和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特点 ,用单一的化学法或生物法处理效果不好。江阴某印染厂采用物化 +三级生化 +物化法处理印染生产废水 ,设计处理能力 36 0m3 d ,废水进水CODCr,BOD5,SS和色度分别为 2 0 0 0~ 30 0 0mg L ,6 0 0~ 70 0mg L ,350~ 50 0mg L和 50 0~ 1 0 0 0倍 ,经处理后 ,出水稳定并达到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水回用工程技术——膜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市肉联厂的中水回用工程每日处理中水100m^3,采用MBR工艺。经过试运行后,CODCr去除率为51%,BOD5去除率为77%,悬浮物去除率为93%。实践证明,MBR工艺是一种简易、高效的中水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SPM对铅溶液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铅废水仅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后期处理来保证出水稳定并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新型特种粉体材料Special Powder Materia(lSPM)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粉体材料,对微污染的水源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重金属的主要机理为电化学反应、吸附等。文章目的在于研究SPM去除铅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SPM处理含铅溶液的浓度范围,考察将SPM的应用范围扩展至含铅废水后期处理的可行性。影响SPM处理效果的因素有进水流向、流量、填料高度、停留时间、含铅溶液浓度等,为了定量研究各个因素对SPM处理效果的贡献大小,文章采用配水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SPM对铅的去除效率并进行正交分析。结果表明,进水方向采用逆流方向优于顺流方向,影响SPM处理铅溶液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SPM对较高浓度含铅溶液有明显的除铅效果,有望用于废水后期处理。进水方向为逆流,流量为12L/h,进水浓度为2mg/L时,出水浓度能长时间保证在1mg/L以下,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TheFirstPharmaceuticalFactoryinShijiazhuangCity,China,builtasetofequipmentoffulscaletreatingVitaminCwastewaterin...  相似文献   

15.
济三煤矿矿井涌水的净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电吸附技术,设计处理量8000m^3/d,脱盐率大于50%,产水率大于75%,吨水处理成本1.35元。  相似文献   

16.
SSF净化(suspended sludge filtration)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在处理量为1.8×104m3/d大型污水处理站的首次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达到ρ(油)≤10 mg/L、ρ(SS)≤15 mg/L的指标,克服了常规流程二次沉降罐沉降分离效果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SSF净化装置投加混凝剂65.00 mg/L、助凝剂0.84 mg/L,药剂成本约0.31元/m3。该工艺流程短、运行成本低、投资省,适用于来水水量水质相对稳定的污水处理站。  相似文献   

17.
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实验室规模间歇排放延时曝气(IDEA)生物反应器及TiO2光催化反应器组成的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由3种不工业染料的人工配制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生物可降解及不可生物降解的COD,且能够将废水完全脱色、该系统有很高的抗冲击负荷及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00年污水总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可利用水资源约1.1亿米~3,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米~3,低于世界多数国家。据初步预测,2000年全国总取水量约为6300亿米~3,年均增长率约1.5%,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排污系数高;治理费用不足,污水处理率低,约有83.4%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致使许多江河、湖泊、地下水、近海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污染程度逐年加重;再加上我国经济、人口的迅速增长,管理方式落后,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污水总量日益增长。据初步预测,当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时,全国污水总量达800亿米~3,约为1980年的2.8倍,年平均递增5.3%;工业废水排放量约600亿米~3;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00亿米~3。在工业废水量预测中采用了产值系数法,工业行业统计法及系统动力学等方法、模型。在城市生活污水量预测中采用了人均系数法(全国平均法和南、北方分别统计法)及系统动力学等方法、模型。应用不同方法、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相互验证,对照分析,最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给出预测结果。中国2000年污水总量的预测成果为决策者制定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决策与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某精制棉生产有限公司精制棉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预处理-生化处理-气浮工艺处理精制棉废水的工程应用,总结并分析了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设计处理流量2 000 m3/d,进水CODCr,BOD5,SS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623,567 mg/L;运行结果表明: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BOD5,SS等水质指标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BAF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剑平  赵娜  肖林  徐焱 《环境工程》2010,28(4):13-17
结合4万m3/d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调试实践,对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有一定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对SS的去除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的大小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C是曝气生物滤池降解有机物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根据调试中实际操作情况确定:水反冲洗强度为5.83 L/(m2.s);气反冲洗强度为16 L/(m2.s);反冲洗周期为5 d,各反冲阶段时间分配:气洗时间为5 min,气水联合洗时间为3 min,水漂洗时间为5 min,反洗后,大约6 h出水恢复到反洗前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