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双龙风景区国内游客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国内游客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双龙风景区国内游客市场结构.得出双龙风景区国内游客的客源地构成,目标市场和市场开拓的方向;国内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发展趋势;国内游客在风景区的旅游目的、喜好、逗留时间和消费水平;游客对风景区的旅游体验、评价以及目前风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对苏州有自驾车旅游经历的群体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对自驾车旅游的感知评价主要集中在道路标识、经济成本、灵活便利、服务设施、风险和享受六个方面,并采用分层聚类法将自驾车旅游者分为中立者、狂热支持者和理性支持者三种类型.研究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等人口与社会特征,以及出游单程距离、停留时间、出游时间等旅游行为特征对自驾车旅游感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周边景区自驾车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从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自驾车旅游者的58个指标中提取了28个主成分,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28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自驾车旅游者分为家庭亲子型、青年探险型等九类,并对不同类型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驾车旅游者在年龄、收入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出游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却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来自于游客的满意度,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深刻影响着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与能力.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旅游景观、价格感知、餐饮服务、交通状况、住宿、娱乐、购物、游览、经营管理9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急需改进因素、次要改进因素、锦上添花因素和竞争优势因素,针对急需改进因素提出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及其效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洪娟  汪德根  程久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8-480,F0003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论述了旅游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汽车业发展、交通设施发展以及灵活的价格机制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消费和空间流动规律等方面阐述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自驾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何芝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954-957
自驾游与体育旅游都有休闲健身的价值取向,两者相互依存和推动,促成了自驾车体育旅游的发展。自驾车体育旅游出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资源及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丰富的资源条件也不匹配。四川自驾车体育旅游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实施规划和开发。通过产品创新、品牌构建,汽车旅游服务体系建立,促进自驾游与体育旅游的沟通与对接等措施,打造自驾车体育旅游精品,把四川建成国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自驾车体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得到关于太白山的游记100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太白山游客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猎奇探险是太白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出游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5月和10月,5人同行登山的最多,网络联系组团的比率很高,太白山游客偏好于徒步行,大多数游客选择厚畛子上山、汤峪下山这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8.
入境国际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从客源地、个人基本资料、旅游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海外游客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升我国旅游产品与商品的内涵性、环保性开发,以提高旅游消费结构中的弹性收入比重;加大旅游开放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际游客对自由度的需求与旅游研究的需要;重视旅游软环境建设,以保持旅游服务的持续提高;针对重点目标进行国际旅游营销与宣传,加强国际旅游区域合作与交流等,促进我国国际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在我国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样本为基础,采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发现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国内游客在信息渠道选择、住宿选择、交通工具选择、出游方式、花费预算、旅游活动偏好、娱乐活动偏好等方面代际差异显著.在出游时间和旅游商品偏好上代际差异不显著,表现为同一性.建议旅游目的地及其企业应针对不同年代的国内消费者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并采用不同的营销渠道进行促销.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推-拉理论的旅沪入境游客旅游动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第一手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借助推-拉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旅沪入境游客的旅游动机.从9个推力因素中提取出"追求休闲"、"附带出游"和"新奇与刺激" 3个推力公因子;从9个拉力因素中提取出"景观与特色"和"服务与环境"2个拉力公因子.研究表明,"追求休闲"是旅沪入境游客出游最主要的推力因子,"景观与特色"是上海市拉动游客前来旅游的最主要的拉力因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策略,旨在为上海市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和产业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面向细分市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是克服目前国内"农家乐"发展普遍存在的产品初级化和同质化现象的有效途径。基于游客活动偏好,应用市场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研究。细分结果表明,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可按照旅游者的活动偏好不同划分为回归田园型、静态休闲型、康乐健身型、娱乐参与型和阳光运动型5个类型。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的主体是市区和郊区的市民,且市场职业分异不显著,自驾车旅游者和大学生是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提出面向不同细分市场,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根据游游客出行特点,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不少文献对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做了实证研究,但专门针对某一年龄群体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不同年龄的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消费行为。以成都城郊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法,从出游意愿、时空行为、出游方式、消费行为和旅游偏好等方面对18—30岁的青年旅游者消费行为做了详细分析,试图发现青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提出开发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想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以关系营销为基础的品牌关系理论运用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分析,构建了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关系模型,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旅游系统是多等级系统,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与配合来实现客流、信息流和收益流功能.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是吸引旅游客流量的基础,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政策环境.以鄂东南地区对武汉市旅游市场吸引力预测为例,说明了该模型运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钟洁  沈兴菊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362-364,371
目前国内对旅游体验和体验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针对这一情况,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游客为对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采用社会统计学基本原理探索性地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加强民族村寨的个性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首要关心的问题,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游客安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游客安全意识、成因、评估和保障等方面,对国内外游客安全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在视觉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旅游者对实地感知的城市旅游景观视觉辨别和鉴赏形成了视觉形象感知。城市旅游景观的品质不同对视觉形象产生的影响不同,而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及居民对同类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也不同。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和居民对扬州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提升城市旅游景观视觉形象的方法和建议,期望对城市旅游的规划者、决策者提供参考,以便创造更多更美的城市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利益主体理论,通过对西递、宏村两地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各利益主体代表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游客为目前古村落旅游地最主要的利益主体,他们在古村落的旅游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执行的职能、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彼此又密切相关,具有一些共同目标或职责。在此基础上,指出西递、宏村两地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鼓励公众参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程度、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加强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统角度探讨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目标,借鉴公共部门激励、企业监管和旅游者行为等相关研究构建了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04份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旅游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仍不健全,政策工具使用存在对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激励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优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设置,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国内外小费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研究旅游小费现象。认为小费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存在,有其历史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现阶段我国旅游小费发展有一定困难,多数旅游者不认可小费,政策规定难以有效实行等。但是我国旅游小费的发展具有可行性,旅游小费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旅游业的不稳定因素,提高旅游从业者收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认为培育旅游小费观念,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和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等方面是促进旅游小费非正式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