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藏措勤县木质顶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尼雄木质顶磁铁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的控矿因素,矿质来源,及矿物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对矿床的成因作了分析,得出该矿床为接触交代矿床结论,对矿区地质勘查及外围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71-278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带之莲花山深断裂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型铜锡铅锌矿床,具有矿化范围广、规模大、矿脉发育、金属矿物品位变化大、成矿多期多阶段性的特征;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NE—NNE向新华夏裂隙带、片理化带及其配套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动力变质带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莲花山深断裂带具有"金坑式"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90-195
以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析华东地区金矿床成因及控矿特征,重新划分了7个矿床类型。在矿床类型划分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金矿成矿系列,共划分了4个成矿系列组合13个成矿系列和14个成矿亚系列,讨论华东地区不同成矿类型的金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75-283
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闻名全国的雅山、同安等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及众多含锂瓷石矿床,矿床类型较多,资源潜力巨大。本文通过论述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锂矿床地质特征、锂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总结该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结果表明: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属岩浆晚期残留岩浆气液生成,其找矿标志为多期次侵入浅色细粒花岗岩且花岗岩中F、Nb、Ta、Li、Rb、Cs含量高,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和相互交切部位,钠长石化、锂云母化、黄玉化等蚀变现象,Li、Nb、Sn、W等亲氧元素异常,Nb、Ta、Sn、W等重矿物异常等。通过对甘坊及雅山地区锂资源量进行半定量估算,根据雅山地区物化探异常走势图及成矿岩体标志等,认为路口—雅山、高岭—江家岭为两个重要找矿潜力区。  相似文献   

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218-227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以解析深部地质结构、寻找深部隐伏矿、半隐伏矿和难识别矿为主要目标。根据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提出一套基于数据库、3S、三维建模、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并适用于矿集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以较全面的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元数据平行剖面建模法,以研究区"含矿地质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为目标,分级构建"矿集区—矿田—矿床"模型并耦合,实现矿集区2 000m以浅三维成矿系统结构"透明化"展示。多元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可为验证成矿模式、提取示矿信息、构建找矿模型及三维找矿预测等提供信息支撑,该建模技术已在铜陵矿集区实践验证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广东潮安四望坪铜矿以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特征,在其三位一体(岩浆岩、断裂/层间滑动破碎带、围岩)的控矿组合中,以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最佳.本文从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了岩浆岩、断裂、围岩圈闭条件与矿体规模、富集程度的关系;旨在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与矿床成因的深入分析,建立火山期后热液矿床的断裂控矿模式,为粤东火山岩地区该类矿床的发现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黔西北地区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矿化特点、成矿区构造,划分三个成矿亚带,分析区域中成矿亚带成矿特点及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入手,分析铅锌矿控矿因素,探究深部找矿潜力位置,以提供有益借鉴,提高铅锌矿产量.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31-135
如何扩大和发展老的铀矿点(带)是当前铀矿找矿紧迫的任务之一。基于相山矿田大成矿的地质背景,本文论述了相山矿田梅峰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前景。通过与同类型铀矿床在控矿因素、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梅峰山地区与邻近的铀矿床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它们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较相似,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推覆体下隐伏的次火山岩体(次花岗斑岩)的变异部位是该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综合分析研究和会泽铅锌矿长期勘探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控矿构造等规律的深入研究 ,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上取得新进展。在成矿理论认识上 ,提出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及控矿构造模式及矿床成矿模式 ,明确指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SW向侧伏的规律。在找矿实践上 ,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提出矿体定位靶位为 1 5 71中段 4 4-62勘探线间深部。通过工程验证 ,发现八号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遥感微差信息处理技术、水系沉积物X荧光测量和地表基岩伽玛能谱测量方法研究了山西堡子湾金矿的成矿流体场 ,发现主要的矿化蚀变带呈NW向展布 ,与含矿的NEE向角砾岩带斜交 ,表明成矿后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矿区内存在着两类矿体 ,即陡倾斜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和缓倾斜的蚀变岩型金矿 ,已知矿体和蚀变带主要受矿区南部的环形构造控制 ,该环形构造可能与隐伏岩体顶部拆离断层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之一,以毛坪铅锌矿床Ⅰ号矿体为例,在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赋存地层———宰格组中第二段(D3zg2)NE向断裂构造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划分为四类,讨论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部秦岭地区八卦庙、双王、煎茶岭 3种重要类型金矿床为例 ,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 ,开展若干新方法新技术的找矿试验 ,研究发现 ,八卦庙式金矿岩石的烃含量与其金品位大致成正相关关系 ;而且金矿化强度和规模越大 ,相关系数值也越大 ;据此根据石英脉的烃含量对隐伏金矿床 (体 )和金矿化规模进行预测。双王式金矿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为B、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Ba(-) ,尾晕元素为Mn、Bi。通过原生叠加晕垂向研究预测 ,双王和八卦庙金矿床现有的金矿体向下延伸还较大 ,在矿床的深部存在有盲矿体。煎茶岭式金矿的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比围岩要小 ,铅同位素曲线的低峰区往往就指示矿体所在 ;预测区的2 0 6Pb/ 2 0 4 Pb、2 0 8Pb/ 2 0 4 Pb比值变差椭圆图的形状和轴向斜率与已知矿区趋于一致 ,并且两者的变差椭圆图形大部分重叠 ,说明存在有同类型金矿体。以上研究成果为同期或后来的勘探工作或矿山采矿所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刘国范 《地球与环境》2003,31(4):95-101
在1∶500000区域化探扫面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筛选出Hs 19号异常,进行1∶100000水系沉积物及1∶10000岩石测量,再经地质工程验证,最终圈定了清水泉铜金铂钯矿床。新疆阿尔金地区铜金铂钯贵金属找矿的实践证明,重视区域化探异常的筛选,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选择最佳异常区进行地质追踪和工程揭露等,能有效缩短勘查周期及节省勘查资金。  相似文献   

15.
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 -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 ,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 ,金矿体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 ,矿区围岩蚀变种类多 ,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 ,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含金硅质岩具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质特征 ,其稀土元素、氧、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一致 ;含金石英脉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稀土元素、硅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与含金硅质岩相似 ,可能与硅质岩具有相似物质来源或形成作用。金矿石中金与镍、铬等元素的相关性很低。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开始于中石炭世含金硅质岩的热水沉积作用 ,在早三叠世以前 ,成矿热液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在硅质岩和上部的岩石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后来的区域变质作用、超基性岩自变质作用及镍矿化作用可能使金矿体的金含量提高 ,但没有产生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6.
同古金矿已有较长的民采历史。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开采揭车出的地质现象,从地层、构造、石英脉地质特征、矿石组分、金的富集和产出特征、成矿温度,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对以往工作没有揭露但对矿床有着重要控制作用的、新发现的剪切破碎带Fx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本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和新的富矿体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盱眙金矿化带位于古桑乡石牛山-小团山一带,根据土壤和基岩的化探资料,确定了6个金异常点;通过1:1万地质草测,确定了区内矿化带的空间分布、规模和产状.金矿化主要与南北向断裂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金矿化可分两类:一是破碎蚀变岩型,二是侵入接触带型.前者是在地层间的平缓碎裂岩和糜棱岩带,具泥化或红土化现象;后者系岩体与地层接触,形成硫化物或铁帽.盱眙一带金矿找矿前景以断裂附近的岩浆岩体侵入接触带为好.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潭坑铅锌(银)矿区位于北武夷铅锌银成矿带内,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铅锌(银)矿床,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和后期热液充填两大成矿期,与次火山岩体(流纹斑岩)有密切的关系,属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以成矿组分活化地质理论、金属离子浓度综合平衡方程和硫化物离解平衡方程为基础 ,提出了成矿溶液活化硫化矿物中成矿组分的理论模拟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为硫化矿物中成矿组分的活化及成矿作用研究中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环节提供了新认识 ,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影响因素和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