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旨在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首次被纳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标志我国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如同“知识经济”一样, “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具有生态化的本质,是提高乡村生态演进韧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的直接机制、中介机制基础上,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在运用分时间段检验、剔除特殊值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三生”环境的影响大小有所差异,对乡村生活绿色宜居化的影响最大,对乡村生产绿色低碳化的影响次之,对乡村生态本底品质化的影响最小。中介效应显示,农村经济增长、绿色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都是数字经济助力生态振兴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影响乡村生态振兴的效应大小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态势,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绿色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农村生态经济增长点培育、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及环境监管、宣教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因地制宜以差异化的数字化策略提升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多年来,全县上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其成为皖浙赣交界处“一颗璀璨靓丽的明珠”。2008年5月,国家环保部将该县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去年12月,该县又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休宁人说,我们这里是“中国第一状元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乡村旅游福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是我们祖祖辈辈后代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块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块状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农民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但块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防治块状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比较典型的袜业、小五金、纺织等块状经济的调查分析,就防治块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块状经济发展的特点 个体私营企业(以下简称个私企业)是块状经济的主体。个私企业开始经营时未经环保、工商等部门的审批…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农业环保协会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发展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1月9日在古城扬州召开。会议共收到乡镇企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环  相似文献   

6.
莫桐 《绿叶》2005,(10)
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勇敢地承认中国没有经济学,温铁军就是其中一个,“我们还没有结合中国资源短缺、人口膨胀这样一个资源条件下的经济学,也没有和这种条件相结合的环保。”作为“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强调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参与和改变,在实践中努力推动中国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注意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农村调查中,温铁军发现,为70%农村人口服务的环境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现在农村的生态破坏很严重。“越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就越严重。比如有…  相似文献   

7.
研究将“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视为旅游制度创新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9—2019年中国重点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旅游制度创新能否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政策对于各试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正向影响,表明旅游制度创新能够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2)旅游制度创新对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和规模适用性特征,其更有利于北方城市和普通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3)旅游制度创新可以通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旅游扶贫共建共享富民、创新旅游资源观念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路径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据此,提出积极推动旅游制度创新、优化先行区创建单位的空间布局、积极发挥旅游制度创新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等举措,以更好地推动各地旅游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观。本文论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观产生的背景与内涵。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的观念,必须采取2个行动:一是改变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体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决策体制。在最高决策层,要采取经济与环境融合决策体制,在这个背景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将顺利通过。二是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运行机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运行机制。京津冀等地协同治理雾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树立经济与环境共生观念,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出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全国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家环保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抓住“非典”尚未在农村扩散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切断“非典”传播渠道,确保广大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知”指出,各级环保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保护农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非典”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11.
黄寰  唐晓  袁广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4):417-425+434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差异,深入研究区域创新效率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及其分维度指数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发展质量的广义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SFA)测算区域创新效率,采用熵值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并对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批现代、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迅速崛起。在有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发动机”美誉的河南省焦作市、农村经济发展走在了中西部的前列,涌现出近千个小康村,并且小康村的建设在逐步向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目前,全市907个小康村中.社会总产值超千万元的有439个,其中超亿元的29个。河南省命名的26个明星村中,焦作市占8个。小康村的创建与乡镇企业的兴旺是分不开的。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蔓延,小康村在向城市化进程迈进中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苏联和中国的经济建设将对世界90年代及其以后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印度虽然不如苏联和中国,但其工业改革也会对下世纪初的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由于苏联、中国和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包括钢材和贱金属)和消费国,他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苏联、中国和印度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 GNP 的17%(约为2.9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和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国外环境经济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广州市举行。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国外环境经济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并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和“环境经济学的应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认真的讨论。大家认为,国外在环境经济学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我省乡镇企业有如雨后春笋,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由自给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闯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致富道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件大好事。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受认识和资金、技术,装备等条件的限制,污染得不到很好治理,造成对城乡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省目前有乡镇企业三万五千多家,年  相似文献   

16.
唐绍均  闫帅锋 《绿叶》2013,(10):36-43
“环境优先”这一提法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环境优先”原则的产生,是在自然规律客观性、人类需要基础性及环境问题特殊性“倒逼”下,人类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现行环境治理困境深刻认知与反思后的自我救赎。只有通过立法的手段明确”环境优先”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套制度的建设确保其理论价值切实应用到现实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原团,说明了“外部不经济性”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指出新疆现行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所采用经济手段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深刻剖析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本文对天津市大港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通过调查大港区近年来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的做法,分析了大港区农村环保工作现状,指出农村环保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加强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为促进大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王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5):329-331,34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导产业选择与培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了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域推进机制,对我国其它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对我国环保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以可持续发展做为环保工作的统领;参与综合决策;把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培育环保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将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战略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强执法监督;健全环保投入机制等7个方面来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