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横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带主构造的拗陷范围内的某矿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据此模式拟定了找矿-预测准则:根据综合的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可以确定潜在矿田和矿床的位置;根据区域和局部近矿交代蚀变、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非金属矿化的成分,可以确定矿化的建造类型;根据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以确定在横向上接近矿床的程度和矿化的侵蚀切面。  相似文献   

2.
<正> 对斑岩铜矿床不断进行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这些矿床的深部,非常广泛地分布着深成的硬石膏,这种硬石膏的存在与矿床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分带性某些重要的特点有关系。 现有有关硫化物和深成硫酸盐,首先是硬石膏,在热液金属矿床中分布的资料表明,这些矿物存在着一定的空问-时间关系,它表现在硫化物-硫酸盐分带上。在斑岩铜矿床中存在的这种分带特征引起了人们的特殊兴趣,因为在这些矿床中可以特别清楚地观察到热液形成物与一定岩浆岩体的真实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演化发展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增添了新知,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根据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地球发展和地壳形成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重新理解原有的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概念。其中包括根据现代地球科学的知识,重新提出油气起源、油气运移以及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中克齐尔库姆的金和金-银矿化现象在许多著作中曾作过描述。而且有必要对交代岩的形成以及与其有关的金、银矿化现象最普遍的问题进行阐述。这类交代岩是以形成温度较低、成分上接近陆源岩石以及在主要矿物中存在分散的层状硅酸盐为特征,对它们进行研究需要用专门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上述问题包括:1)研究交代作用出现的顺序阶段以及它们与成矿的关系;2)制定交代岩分带的总体方案;3)查明导致形成这种分带的岩石热液蚀变反应的具体类型;4)造岩元素、稀有元素和分散元素在交代岩和矿石形成的不同阶段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证明,陆源岩层中的含碳物质是有助于金从热液中沉淀的地球化学障。  相似文献   

7.
<正> 金矿化作用和花岗岩类岩浆作用的联系问题,在任何一个金矿省均未得到最终解决。有关含金岩浆的形成条件及其标志问题,仍然是有争议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已知的特别是那些在地质-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诸方面,在岩浆作用与金矿化作用的联系和金矿化相对于岩浆体的分带性等方面研究得最多的一些对象时,寻找新的途径和分析方法。别列左夫斯基矿床就属于这类研究得详尽的对象之一,它产于穿过沙尔塔什花岗岩类岩体附近沉积-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石炭纪沉积地质学研究的综合性专著、内容涉及区域地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古构造及沉积、层控矿床等。其中突出了板块地质构造与沉积相关系的研究中,论述了石炭纪区域沉积相和相模式,并编制了四个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运用碳酸盐岩微相、微重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了区域成岩作用和白云岩的成因,以及它们与沉积、层控矿产形成的内在联系。划分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纪三个成矿带,分析了层控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本书适于沉积地质、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矿床地质等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适于地质院校师生参阅…  相似文献   

9.
研究塔吉克斯坦萤石矿床后建立了矿物-地球化学准则,矿床中的伴生矿物具有垂直分带特点:上部为重晶石,下部为方解石;下部为Cu-Bi矿物组合;中部为多金属;上部为Ag-Pb-萤石-重晶石组合。可以确定侵蚀深度和指导深部找矿评价。萤石形态和分布,热发光及其矿物中杂质元素(Sr、Ba、Pb、TR、Rb)可以作为萤石矿化成因、建造和矿物类型的标志。对区域普查找矿,特别是对枯竭矿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具有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现象的北哈萨克斯坦金矿区,仍然尖锐地存在着评价查明其中的工业矿床问题。已知的和首次被发现的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和矿物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用该区现时已知的金矿床的矿物和地球化学分带知识来帮助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有机质在自然界(大气圈、水圈、地壳等)中分布十分普遍。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地质体内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它们在地球史中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演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有机质的演化直接影响到大气圈、水圈、地壳能量的演化。由于有机质参与地质作用影响到元素分散和富集。有机质是组成可燃性矿产的物质基础,象石油、煤、油页岩等。有机质对沉积放射性铀矿床、沉积有色金属(铜、钴、镍、钒等等)矿床的形成以及对稀有、分散、放射性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划分普查各种矿床的远景区是越发必要的了。地质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查明普查岩浆的、沉积的和风化残留矿床的远景区。本书阐明了造成有利于陆地和海洋中形成矿床的地质因素。阐明了沉积和风化残留成矿作用的某些特征,特别阐明了沉积地层和地壳主要构造单元中矿产的分布规律。综合了关于  相似文献   

13.
周油坊铁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皖西霍邱铁矿田中部,含矿地层位于新太古界变质岩系上部,矿石中的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和磁铁矿。通过研究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古地理环境及富铁矿的成因。结果表明,周油坊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混合了海底火山热液的高温海水,形成于大洋岛弧与大陆之间有陆源物质输入的弧后陆前还原海洋环境,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原始沉积变质型富铁矿。  相似文献   

14.
《矿产研究》期页欧洲铜矿床类型和主要成矿单元……………(1)(1)形成石棉矿床的地质条件……………………(1)(10)砥部地Ⅸ陶土中的杏仁状石墨………………(1)(13)世界大陆架油、气主要储量的分带性………(2)(1)区域构造线导致怀俄明州石油的发现………(2)(3)日木列岛萤石矿床的分布…………………-.·(2)(5)南剐眨内生金和铜矿床的矿物学和地球 化学特征………………………………(2)(8)钨矿床形成时热液的演化(以索克图矿 结为例)……一……………“………·(2)(12)锰氧化物——金一银矿化的指示剂…………(2)(14)镁夕卡岩建造锡和钨矿床中…  相似文献   

15.
<正> 常常可以观察到元素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微量元素与一定的主要元素相关。这是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是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内聚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Zr/Hf、K/Rb等。然而元素的分配也取决于一系列物理-化学参数。诸如温度、氧逸度、扩散速率等这些参数控制着矿物的形成。因此,固体与熔融体之间或固体与固体之间所发生的反应,都会影响元素的分配。不同矿物组合中共存相之间的元素分配特征,可受不同的成因过程控制: 1.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分配和分带现象; 2.固相线以下的还原作用(或氧化作用)以及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哈萨克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揭示了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分带、隐伏的矿物-地球化学分带和热电性分带。研究结果使我们可以利用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作为区域金-银矿化普查-评价的可靠补充标志。  相似文献   

17.
大井银铜锡矿床是我国在金属组合上较为罕见的矿床之一。过去,该矿床曾被认为是与花岗岩有关的中深成热液矿床。作者从矿区潜火山侵入体与矿区东侧侏罗纪火山层序对比、矿床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矿石、金属矿物及金属分带)以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论证了该矿床是一个浅成的潜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许多显生宙沉积锰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甚至某些情况下连其成因模型都已好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不断变化着的海洋化学、海平面及气候这样一些重要因素对形成锰矿床的影响却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标的高度活动性(特别是在氧化-还原作用过程中)无疑使它在风化、搬运、沉积及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物相的变化。在化学风化过程中,锰溶解于酸性的还原介质中,并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携带到滨岸地带,在弱还原(碳酸盐矿石)至氧化(氧化物矿石)条件下沉积形成了许多有开发价值的锰矿床。降雨能促进植物生长,进而控制着地下水的酸度。澳大利亚格鲁特岛和东欧及前苏联的古地中海边缘地区的许多锰矿床,都是在海侵过程中溶解锰向局限性黑色页岩盆地中大规模补给而形成的。这些矿床在成分上具有分带性,有证据表明,它们是在盆地内部集中了稀释的含矿溶液之后,在浅海相环境中形成的。当盆地转化为氧化环境时(特别是在海退的早期)锰就沉淀了下来。显生宙期间,海洋中溶解氧和碳的浓度是随着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剧变而强烈变化的。当埋藏快时,大气中CO2量减少,从而造成全球性的反温室效应—气候变冷。其后,随着海底有机质的被氧化,CO2被释放出来,最终又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现在已经知道,海洋锰  相似文献   

19.
<正> 金矿床的分带性在评价不同建造的呈矿现象时,不仅对了解成矿作用,而且对提高普查效果都是有意义的。作者认为,其中低硫的铂-金矿化的分带性可能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对这种建造分带性的研究是很薄弱的。因而,所提出的实际材料可以补充垂直分带性所缺少的部分(对水平分带性补充较少)。 所研究的金矿化的分布特征,是由金矿化在大陆到海洋的过渡带——所谓过渡型()构造中的赋存性决定的。金矿化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陆源岩石中。对在同一构造环境内形成的三个矿田中的金矿化及其伴生的矿化进行了研究:所有  相似文献   

20.
专门论述了利用光谱定量分析寻找和研究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和运用。所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发现矿化和研究矿化的形成特征。利用这些方法可有助于加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普查和勘探的速度,还可研究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勘探钻孔剖面。造岩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测试对于储油层及其盖层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