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态氧是把在零下 184℃呈液态的氧气盛放在一个封闭罐内。这个罐为双层绝热容器,它借助增压排管使管内液氧气化,用压力调节阀控制气氧返回液氧罐的上腔,并保持一定压力。当打开取液阀时,液氧罐上腔气氧压迫液氧从取液阀流出,液氧在蒸发器中被气化,供给使用。使用的氧气压力依靠调节减压阀得到(如图所示)。 液氧用于气焊,在我厂深受工人欢迎。液氧用于气焊的好处是: 1.压力低,使用安全。 一般氧气瓶内氧气压力为150公斤力/厘米2,属高压容器,贮存、搬运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液氧罐贮存压力为16公斤力/厘米2,罐上装有安全阀,当罐内压力异…  相似文献   

2.
[事故经过] 某钢铁公司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一控双达标”的要求,以炼钢除尘设备、连铸高效化改造为中心的整个公司进行全面检修,制氧厂乘此机会,计划从2000年8月21日零时起安排4—5天时间,对一车间的3200m3/h及二车间2台1500m3/h制氧机组停车并通过管沟排放液氧。8月21日零点左右,扒珠光砂民工及检修人员进入l号1500m3/h制氧机组检修现场,并作施工准备。  相似文献   

3.
1998年。英国北海的帕尔法采油平台发生一起震憾世界的特大火灾事故,事故引发连续爆炸使上百万吨重的采油平台遭到没顶之灾,造成166人死亡。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却是一张工作票惹的祸。据幸存者回忆,发生事故当晚,一台A号气化油压缩泵因故停运,而B号泵已办工作票,同时还办理了B号泵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安全阀已拆除加了金属堵板,  相似文献   

4.
制氧机空分塔一旦发生爆炸,其破坏力极大,损失严重。如冶金部通报的新余钢铁公司6000m~3/h制氧机空分塔爆炸,就是一起典型的事故案例。据初步测算,该起爆炸直接经济损失780多万元,侥幸的是无人员伤亡。 我公司现有3台大型制氧机,1~#、2~#制氧机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10000m~3/h,3~#制氧机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m~3/h。多年来,空分塔始终保持安全运行。 要做到有效地监控空分塔,必须清楚其形成爆炸的根本原因。一般地讲,形成空分塔爆炸的因素有3个方面:①爆炸危险性物质,如乙炔和碳氢化合物以及油一类的可燃物;②液氧,助燃物;③引爆源,包括压力脉冲,静电以及化学反应特别强的物质(如臭氧、氮的氧化物,不稳定的过氧化物等)的存在。在这几方面中,如何防止可燃物的局部聚集是一个关键问题。从有关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由于液氧中积累爆炸危险性物质而引起爆炸,发生在主冷凝蒸发器中占了多数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安全管理重点放在事先把关上,采取全员参与,层层负责,责任明确,注重抓生产过程中的全方位安全管理,起到了超前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安全系数工程的方法,对液氧储罐爆炸进行丁事故树分析,通过求事故树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从而对液氧储罐爆炸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葛永明 《劳动保护》2008,(2):102-103
低温绝热钢瓶又称低温液体钢瓶、焊接绝热钢瓶,用于贮存液氧、液氮、液氩等低温液体,能连续提供气态和液态存储介质,是一种新型移动式低温液体容器。低温绝热钢瓶与传统的气瓶气体贮存方式相比,有贮运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劳动者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而且液氧使用成本比气态氧便宜近一半,因此低温绝热钢瓶在机械加工、医药、化工、卫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空分装置的防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分装置的安全运行是工业制氧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也是最难控制的危险源。本文从空分爆炸原理入手 ,系统阐述了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的积聚机理 ,激发能源的种类与形成 ,并提出了综合控制空分爆炸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大千 《安全》2002,23(3):35-36
北京首钢氧气厂拥有10套制氧机组,担负着年产700万吨钢材生产的供氧,供氩任务,几十套高压,低温,易燃,易爆设备,1999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首钢安全生产先进集体,保持工伤事故为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 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氧气生产过程中存在高压、低温、易燃易爆易窒息等危险因素,氧气厂的最大效益是安全。近年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 2005年4月22日,广东省遂溪县某单位自行启封一台从某仓库接回的2003年10月出厂用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某型充氧车(以下简称新型充氧车),在启封过程中,发现新型充氧车操作面板上的阀门内部生锈,即用从某单位领取未经分析化验的酒精清洗新型充氧车第一、二组转充及增供阀门,35MPa、23MPa充氧阀门及隔膜式压缩机进、排气阀门,随后,再用酒精浸泡新型充氧车4根直径为2mm新的随车JS-35(A)型额定工作压力34.3MPa的充氧软管及接头,对其进行清洗脱脂,浸泡约6h后用氧气吹除并自然晾干。  相似文献   

10.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至少190人死亡、6500余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估计约15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也发生多起重大危险物质爆炸事故,如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某化工厂硝化废料爆炸事故。2019年7月19日,河南三门峡某气化厂液氧泄漏引发可燃物爆炸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可见,危险物质安全管理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国内外曾发生的事故,以空分主冷凝爆炸事故为顶事件,采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求解,得到8个最小割集,通过比较结构重要度得出控制系统失效和液氧排放不连续这两个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最大,即控制系统失效和液氧排放不连续在故障树结构中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为了防止主冷爆炸的发生,要连续排放一定量的液氧,且控制系统监控的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一机械厂的环境风险分析,确定液氧储罐泄漏继而引发爆炸为最大可信事故,通过对液氧储罐泄漏的发生概率、泄漏量,TNT当量系数法计算得其爆炸伤害范围和其风险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正>空分装置是化工产品生产设计中的重要装置。目前,空分装置大都采用深度冷冻空气分离技术,通过低温分馏技术产生氧气、液氧、液氮、氮气等产品,技术复杂,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潜在风险高,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火灾、气体中毒、容器爆炸、  相似文献   

14.
钢铁企业对氧气需求量巨大,各个钢铁企业设有不同规模的氧气、液氧储罐。但是,氧气、液氧具有助燃、爆炸等特点,储罐一旦泄漏,遇到可燃物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一)火灾、爆炸危险性氧气属助燃气体,浓度超过23%的氧气有着火的危险;遇到可燃气体如丙烷或油脂等可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动态     
1987年安阳钢铁公司6000制氧机组发生两次空分塔主冷局部微爆事故,造成6000制氧机停产。这种主冷局部微爆事故不仅隐含着人身安全问题,还严重影响炼钢车间的正常生产,使安阳钢铁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安钢和冶金部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合作,分析引起主冷微爆的原因。正常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氢化合物,世界各国对制氧机原料空气的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氧气站原料空气所含碳氢化合物中,对氧气生产危害最大的是乙炔、烯类和烷类。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用大气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就不同粒径及微观构造的氧化剂盐粒子制备的沥青固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用高感度量热仪(C80微量量热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氧化剂盐粒子的微观构造基本相同时,随粒径的减小,制作的沥青固化物的反应开始温度向低温方向偏移,低温领域的发热量增大。当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基本相同时,沥青固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随粒子的微观构造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由针状结晶构成的多孔状粒子制成的沥青固化物的反应开始温度低、低温领域的发热量较大。  相似文献   

17.
某项目新建旋压设备加工厂房拟放置一套大型数控旋压系统,厂房外配套建设液化丙烷气化站和液氧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有关要求,笔者所在单位航天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开展了安全设施设计。本文介绍了相关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类似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6,(10):75-76
2005年12月20日8时30分,浙江舟山“金旺油2”油轮靠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港的中港区8#油泊位,计划从源丰油库装载93#汽油1850t,当装船完成1600t左右时,船方提出需要进行倒舱作业。21日凌晨3点,在船方自行进行倒舱作业过程中,船方人员发现泵舱和泵机舱内流入大量汽油(事后查明泵舱内2处滤器密封垫损坏,约25t汽油由油舱流入泵舱和泵机舱)。油气不断向外扩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应急处置措施21日凌晨4时30分,船方人员将泵舱和泵机舱流入汽油的险情向港方二公司现场调度作了汇报,险情立即通过生产调度系统逐级报告到港方领导、日…  相似文献   

19.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充氧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充氧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充氧能力在添加填料比无填料时大;在悬浮载体能够均匀流化的填充率范围内,反应器充氧能力随着填充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填充率大于可以均匀流化的最大填充率时,反应器的充氧能力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1事故概况与现场调查2007年7月6日盐城市某气体工业公司,一只无缝气瓶在该公司液氧充装台发生爆炸。现场3名公司员工和1名用户当场两死两伤,后来1名受伤员工因抢救无效死亡。气瓶为粉碎性爆炸,现场共搜集碎片68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