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氨-尿素生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合成氨-尿素生产为例,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指出液氨储罐燃烧爆炸、储罐或阀门破裂液氨泄漏、中压氨罐火灾爆炸及中压氨罐泄漏是合成氨-尿素生产中的重要风险事故,并利用多烟团模式对液氨储罐燃爆和泄漏两项最严重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最大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合成氨-尿素生产为例,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指出液氨储罐燃烧爆炸、储罐或阀门破裂液氨泄漏、中压氨罐火灾爆炸及中压氨罐泄漏是合成氨-尿素生产中的重要风险事故,并利用多烟团模式对液氨储罐燃爆和泄漏两项最严重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最大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我厂高含硫含氨污水单、双塔汽提装置,在回收精制液氨过程中,气氨进入填料式的氨精制塔内,进行循环洗涤,把气氨中的硫化氢脱除而达到精制目的.但往往由于操作不正常,气氨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对系统管线和设备产生腐蚀,硫化物等杂质堵塞了氨压机润滑油过滤网和机入口过滤网,造成停机,影响生产.经分析,沉积物中含硫  相似文献   

4.
氨泄漏事故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氨泄漏污染事故的风险分析氨泄漏发生主要发生在氨合成工段和氨贮罐系统。氨气泄漏主要发生在合成塔二次出口气输送管道,以及输氨管道、弛放气管道;具体见图1。液氨泄漏事故主要发生在液氨贮罐及输氨管道系统中。1.1事故源强分析管道或反应器中的氨气泄漏量的预测选用气体经小孔泄漏的源模式来计算,此种情况通常为物料经较小的孔洞长时间持续泄漏,如反应器、储罐、管道上出现小孔,或者是阀门、法兰、机泵、转动设备等处密封失效而引起的泄漏。气体小孔泄漏源模式:临界压力Pc为:当大气压力p相似文献   

5.
以火电厂SCR脱硝工程氨储罐泄漏为研究对象,根据液氨的特性,对电厂液氨储罐区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液氨储罐泄漏扩散的过程和事故后果模式,确定了液氨储罐区的危险点;然后举例预测液氨储罐泄漏后在B、D大气稳定度下液氨扩散范围(0~1 100 m)及半致死浓度范围(0~527.6 m),提出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为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也为预防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液氨泄漏事故预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酸性水汽提回收液氨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镇海炼化在液氨质量攻关中所取得的成绩。指出提高液氨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优化汽提操作及改造气氨精制系统。说明随着原水水质变化适时调整汽提操作是解决液氨质量的关键;洗涤法、结晶法、吸附法相结合的工艺是行之有效的气氨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炼油厂生产液氨,作为综合利用产品给社会带来益处,但液氨质量不好无法出厂,放火矩烧不仅浪费资源,同时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炼油厂液氨出路,首先通过技术攻关解决液氨质量问题,并试用气氨作为燃料获得成功,达到既可生产液氨,又可作为锅炉燃料,彻底解决了炼油厂液氨出路。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氨水精馏法制液氨工艺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了炼厂生产液氨的质量问题,指出了采用“氨水精馏法制液氨工艺”是含硫含氨污水汽提装置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某公司氨站液氨储罐清洗前的运行状况、清洗的原因及清洗后的效果,并分析了液氨储罐清洗后对脱硝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成氨厂液氨储罐泄漏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液氨的特性,对合成氨厂液氨储罐区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液氨储罐泄漏扩散的过程和事故后果模式,确定了合成氨厂液氨储罐区的危险点;然后举例预测合成氨厂液氨储罐泄漏后在D、E大气稳定度下液氨扩散范围及半致死浓度、立即致死浓度范围.该研究可供我国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参考,也为预防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液氨泄漏事故预警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全国的合成氨项目和化工项目的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增加原料水脱油脱气设施,汽提塔采用侧线抽氨技术,增加氨精制及制液氨设施,使处理能力提高到40t/h以上,生产出了合格液氨,装置排放的净化水及酸性气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装置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化肥事业部在20世纪70年代建厂时建有2个液氨储罐,存储能力为5000t和1000t,2008年和2011年又分别建成一个5000t储存能力的新氨罐,最大总储存能力达到16000t。液氨总体储存量较大,发生液氨泄漏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9月 3日下午 2时 30分许 ,武汉市化学助剂总厂厂区内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致使厂区及附近居民区至少 30人中毒。事发地点在厂内沪发氨基酸厂生产车间。目击者称 ,当时 ,一辆河南籍槽罐车正向生产车间直接输送液态氨 ,接收管道接上槽车后 ,没多久便冒出烟雾 ,伴有呛鼻气味和爆炸声 ,数十名工人一哄而散。一名职工试图关闭管道阀门 ,但刚靠近即中毒倒下。与厂区仅一墙之隔的是 4栋居民楼 ,在场大部分居民闻到泄漏的液氨后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呼吸不畅及眼睛刺痛等症状。附近正在上课的某艺术学校师生也闻到呛鼻气味 ,老师带…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过程中污泥流失严重与启动时间长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多种市售生物填料的挂膜实验,筛选适合好氧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挂膜的生物填料.结果表明,当活性污泥中的好氧氨氧化菌菌属为Nitrosomonas时,AQ1聚氨酯立方体填料最适合其挂膜,挂膜成熟时好氧氨氧化速率可以达到(0.81±0.08)mg N/(L·h),挂膜生物量为(0.87±0.14)mg VSS.而更适合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Kuenenia)挂膜的生物填料为K3环形填料,材质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当厌氧氨氧化菌挂膜成熟时,其厌氧氨氧化速率可以达到(3.27±0.10)mg N/(L·h),挂膜生物量为(2.74±0.40)mg VSS.厌氧氨氧化菌在K3型填料上的挂膜要优于好氧氨氧化菌,其原因是厌氧氨氧化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含量要高于好氧氨氧化菌,而胞外聚合物是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炼油厂的含硫污水是一种对污水处理场冲击较强的工业废水,经汽提处理后,将其中的硫,氨绝大部分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水还可以回用。传统方法是将氨气压缩成液氨,由于氨气中含有硫化氢和其它杂质,一方面会造成设备腐蚀,致使设备、机械难以连续运转;另一方面液氨中残存的硫化氢会直接影响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液氨用途广泛,在制冷、热处理、水处理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但由于其具有毒性以及易燃、易爆等特点,环境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液氨贮存和使用单位的环境风险状况,本文梳理和分析了液氨在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节点和特征;按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对某市涉氨单位的环境风险等级进行计算;利用Ris...  相似文献   

1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应用DGGE技术对处理含氨废气的生物滤塔中微生物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生物滤塔运行的不同时间采集滤塔中的填料样品,进行了生物滤塔对氨处理效果的分析和DGGE分析.结果显示,污泥和混合填料生物滤塔氨的出气浓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升高,而堆肥生物滤塔的运行情况较好,对氨的去除效率始终在98%以上.PCR-DGGE图谱显示,不同时间的相同填料中微生物DGGE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性.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填料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都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少.运行一个月后,混合填料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89;其次为污泥填料,其多样性指数为0.473;堆肥填料的微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为0.569.生物滤塔对氨的去除效果与填料中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对于堆肥和污泥来说,填料样品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而混合填料样品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SCR系统中的四种制氨系统,包括液氨法、氨水法、尿素热解法和尿素水解法,并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液氨法最为经济有效;尿素法最安全;而氨水法所需成本最高,不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含硫污水氨精制系统成品液氨中硫化氢含量难以达标 ,采用新型高效脱硫剂可将成品液氨中的硫化氢含量降至 1.5 18mg/m3以下 ,通过现场试验 ,对国内主要几个厂家的脱硫剂进行了比较和筛选 ,推荐使用的脱硫剂A不仅脱硫率高、寿命长 ,且能脱除有机硫化物  相似文献   

20.
结合液氨的毒理特性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了燃煤电厂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液氨的储存与使用可能潜在的事故环境风险;预测了设定事故发生情况下的影响后果;结合电厂环境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液氨储存事故性泄漏氨气扩散及喷淋消防等高浓度含氨废水的排放与处置等方面,提出了必要的防范与应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