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8]80号)精神,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编制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09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9年度),并于2009年12月11日发布。2008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治理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同时废止。《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均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工艺,并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鼓励各地对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应当符合本名录的要求。《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所列的技术是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企业优先采用目录所列的污染防治技术。现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9年度)刊登如下,《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09年度)已刊登于本刊2010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
<正>最新版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现已出版。该报告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辑出版的内部权威资料,每年出版一册。该报告通过协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专家对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状况的总结、分析,综合反映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专业领域的现状、总体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行业市场的特点,以及行业骨干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该报告汇总了当年环保部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8]80号)精神,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09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9年度),并于2009年12月11日发布。2008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治理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同时废止。《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均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工艺,并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鼓励各地对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应当符合本名录的要求。《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所列的技术是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企业优先采用目录所列的污染防治技术。现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09年度)刊登如下,《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9年度)将刊登在本刊2010年第2期。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加快环保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环境保护部组织有关单位筛选了一批先进水污染治理技术,编写形成了2015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并于2015年12月7日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所列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先进、治理效果好,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价值。内容见本刊上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所列技术是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治理效果稳定、经济合理可行,鼓励推广应用。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环保设施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员协商一致承诺向社会提供的一种优质服务,属于行业自律范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精神,2015年,依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南(试行)》和《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服务能力专项评价指南(试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积极推进环境保护设施运行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行评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为提高环保设施运行质量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支撑。2015年,评价工作涵盖了水、气、固废、自动监控等领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各省级环保产业协会共对561家企业核发证书910项。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8,(4):74-74
4月3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承办的《二OO七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以下称《报告》)在北京对外 发布。《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23,(3):19-20
3月5—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环保产业》杂志就生态环保产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万华禾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兴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首次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万华禾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兴田围绕家装行业的工业化重构、规模化制造、城市存量资产改造向大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民政部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见》,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参与行业信用建设,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为发挥各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确定两批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为落实试点工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办法》(发改经体[2016]2657号)、2016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连维良副主任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暨信息共享工作会议上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的"两大任务、三项建设、五个要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起草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诚信自律承诺书》,在环保产业行业内全面开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诚信自律承诺书》现向社会公开,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加快环保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环境保护部组织有关单位筛选了一批先进水污染治理技术,编写形成了2015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并于2015年12月7日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所列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先进、治理效果好,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价值。内容如下。《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所列技术是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治理效果稳定、经济合理可行,鼓励推广应用。见本刊下期。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RTO工程应用的技术指导,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制《工业有机废气蓄热燃烧法治理工程技术规范》。4月15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蓄热燃烧法(RTO)VOCs治理技术研讨会,通过研讨的方式,共聚行业智慧,多方协商科学可行的标准技术内容。会议由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栾志强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马永亮教授主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易斌秘书长致辞。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本刊就如何完成好这些任务,专访了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他参与了《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范必是管理学博士,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能源环境等领域公共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近年出版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国能源政策研究》《供给侧改革》等专著。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VOCs污染治理工作,为行业污染防治提出技术路线,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中科院生态中心联合编制《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弹药装药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修定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58-59
自2006年始,为加快环保先进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引导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方向,环境保护部每年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至今已连续发布7次。《示范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国家鼓励进行工程示范。《鼓励目录》所列的技术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在污染治理工程中推广。今年7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见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39号)。同时,自2012年始,环境保护部每年从《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中确定几个重点领域,对该领域技术项目给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受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具体负责《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中技术的筛选和目录的编制工作,同时配合环境保护部发布《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技术依托单位名单(见中环协〔2012〕38号)。为更好地推广《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中的技术,扩大技术依托单位影响,便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用户单位在污染治理工作中选用技术,应有关技术依托单位要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将陆续在《中国环保产业》杂志上分期介绍《示范名录》和《鼓励目录》中的技术。注:技术依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加快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以下简称《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下简称《鼓励目录》),并于2010年12月31日发布。2009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治理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同时废止。《示范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鼓励目录》所列的技术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对《示范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对《鼓励目录》中的污染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现将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与常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2001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论坛高峰会,有2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宋瑞祥到会做了主题发言.他在分析水污染治理行业面临的形势以后指出:从整体而言,环境保护一要靠法制和宣传教育;二要靠科技和有效的治理措施;三要靠投入并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治理机制,当前要重点探讨包括水污染治理在内的整个环境保护的市场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2009年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技术发展动态,通过分析水污染治理行业骨干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0,(7):63-63
海洋生态保护不断推进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日前发布。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全面部署海洋系统落实《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和组织分工,重点实施《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规划》。2008年以来,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最近两年新建了超过10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尊敬的读者:《中国环保产业》杂志是由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集指导性、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操作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行业期刊。多年来,《中国环保产业》杂志坚持立足行业、服务企业、面向世界,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为宗旨,宣传、贯彻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法规,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流行业管理经验,沟通市场信息,成为了环保产业界的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号)精神,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8月23日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批)和《国家先进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环发[[2006]130号)。现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刊登如下。《国家先进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刊登在我刊2006年第10期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