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四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接近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50℃左右,壳聚糖结构单元:双氰胺物质量比为1∶2,反应pH为2,反应时间为3 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同时比较了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与脱色剂加入到染料废水后的紫外光谱变化,发现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实验研究了合成的脱色剂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其COD去除率比该厂使用的PAC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双氰胺甲醛型脱色絮凝剂的脱色性能,以尿素、三聚氰胺为交联剂,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其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不同染料的初始浓度、p H值、投加量、无机盐以及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等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改性的脱色剂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相同投加量条件下,未改性脱色剂的最大脱色率为89.7%,而改性脱色剂的脱色率能达到94.6%.红外光谱图表明染料分子和脱色剂发生了相互作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改性脱色剂时,最佳投加量为120 mg·L~(-1),单独使用PAC时,最佳投加量为60 mg·L~(-1).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优适用条件为:改性脱色剂加入量70 mg·L~(-1),聚铝加入量为50 mg·L~(-1),改性脱色剂和PAC的复配使污水处理成本下降约20%.脱色剂的改性和改性脱色剂与PAC的复配显著提高了脱色剂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X791.03200700569偶氮染料的光还原脱色及其染色废水的回用研究/董永春…(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业水处理/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2006,26(8).-52~54环图TQ-80用还原脱色剂对水溶性偶氮染料进行光还原脱色降解,重点考察了还原脱色剂、辐射光以及染料浓度等对还原脱色反应的影响,并将脱色后的染色废水回用于棉织物染色中.结果表明,以适当比例的引发剂和促进剂组成的还原脱色剂具有较强的脱色降解能力,辐射光对染料的还原脱色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染料浓度的提高不利于染料的脱色降解反应.脱色废水可以回用于棉织物的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四种不同的脱色材料:MT系列脱色剂(MT1和MT2)和F4系列脱色剂(F41和F42),开展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脱色剂MT2对含活性染料的模拟印染废水有相对更好的脱色效果,在其适宜投加量和适宜初始pH值条件下脱色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合成染料的高毒性、难降解性等引发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开发新型废水处理脱色剂及高效脱色工艺对染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染料脱色领域的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金属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成的杂化晶态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大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点等结构优势,成为染料脱色研究的热点材料。本文根据废水中的染料脱色工艺分别综述了近年来MOFs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脱色,MOFs作为漆酶载体进行生物降解脱色,MOFs作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脱色,MOFs作为过硫酸盐活化剂进行高级氧化脱色,以及MOFs作为前驱物煅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催化脱色等的研究进展。本文最后对MOFs在染料脱色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活性FZY脱色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连明  范钰 《环境保护》1995,(10):15-16
试验了活性FZY脱色剂对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发现它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明显高于其它脱色剂、将此脱色剂与碱式氯化铝合用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脱色率灰89.5%,且能降低其值。  相似文献   

7.
高效脱色菌群的脱色、产酶及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集筛选到2组能够在开放条件下对多种染料和造纸废水高效脱色的混合菌群,以该混合菌群构建的生物膜反应器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对COD为750~1175mg/L、色度为200~320的染料废水进行脱色、降解,脱色率为80%~90%、COD去除率为69%~90%.该混合菌群能够在不同染料培养基中、造纸废水或染料废水中产生木质素降解酶系统中的1种或2种酶.分析表明,2组菌群中真菌与细菌的比例为6.8:1~51.8:1,优势微生物种类为真菌,从中分离出16株真菌,其中8株对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种能够产生大体积水下脉冲电晕放电的同轴棒-筒电极结构对亮蓝及日落黄染料溶液进行脱色降解,从耗时及耗能角度对脱色效果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溶液电导率增加对两种染料脱色速率影响都不大,但能耗增加,相同电导率下日落黄脱色速率大于亮蓝,而能耗低于亮蓝。pH值升高时两种染料脱色速率都减慢且能耗增加,酸性条件下日落黄脱色速率大于亮蓝、能耗低于亮蓝。  相似文献   

9.
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方法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以活性黑KN-B在特征吸收波长600nm和255nm的吸光度变化为分析指标,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影响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过程及脱色速率常数的影响。同时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其脱色的动力学过程及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料溶液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电流密度、染料浓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及浓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影响显著,而染料溶液温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小;染料废水的脱色过程是电凝聚和染料还原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铁粉为脱色剂,以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纳米铁粉对甲基橙水溶液的脱色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一定时,加入一定铁粉,脱色率随脱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时间后脱色率不再有大的变化;酸洗铁粉对甲基橙水溶液的脱色效果更好;将酸洗铁粉进行水洗,脱色率随水洗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摇床转速越高,脱色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红芝所产漆酶对蒽醌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芝Ganoderma lucidum发酵所得漆酶粗酶液对蒽醌染料进行脱色实验,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染料浓度、温度、pH、转速等条件对蒽醌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芝漆酶粗酶液对蒽醌染料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的适宜条件为:染料浓度150mg/L、反应温度40℃、pH值3.5。在上述条件下反应8h,蒽醌染料脱色率可达90%左右,摇床转速对染料脱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对两种单体生物染料进行脱色吸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优化条件:活性炭用量80g/L,溶液pH值约为5、5,溶液最佳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50rpm/min,此时染料脱色率可达98%以上;在几种条件实验过程中,将两种染料进行对比发现:红色染料脱色率一般都比绿色染料脱色率高,而且前者一般比后者反应较敏感。同时,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方面探讨吸附脱色机理,为活性炭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从山两纺织印染厂废水处理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脱色性能较好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分别对15种染料进行了脱色试验,在黑暗厌氧条件下对12种染料具有较好的脱色作用,脱色率均达75%以上,测验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脱色的影响并对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复极填充床电解槽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电解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 3B为模型物 ,分别在不同填料层数、槽电压、流量、染料浓度、pH值及不同无机盐种类和浓度下进行电解实验 ,考察各种因素对复极填充床电解槽脱色率和电耗等性能参数的影响。通过分析原水和出水水样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验证染料溶液电解脱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蜜环菌漆酶对蒽醌类染料的脱色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蜜环菌发酵所得的漆酶,直接对印染工业中常见的两种蒽醌类染料活性艳蓝KN-R和活性艳蓝X-BR进行催化脱色实验,得出了最佳脱色条件.结果表明,活性艳蓝KN-R最适脱色温度为30℃,最适染料浓度为80 mg.L-1,最适酶量为0.25U.mL-1,最适pH值为5,在最优条件下活性艳蓝KN-R最高脱色率达90%以上.活性艳蓝X-BR的最适脱色温度为30℃,最适染料浓度为50 mg.L-1,最适酶量为0.5 U.mL-1,最适pH值为4,在最优条件下活性艳蓝X-BR最高脱色率达70%以上.本研究利用蜜环菌粗漆酶液直接对印染工业中常见蒽醌类染料进行脱色,结果表明蜜环菌粗漆酶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蜜环菌漆酶在印染工业染料废水脱色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Fenton法脱色降解活性黑5模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benton试剂脱色降解活性黑5模拟废水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在恒温条件下,分别以600nm和255nm波长下染料溶液吸光度为主要测定指标,对该种染料的脱色及其芳环结构的氧化降解进行了同步分析。考察了染料溶液初始pH值、Fe^2+浓度、H2O2投加量、染料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黑5的脱色效率可达到99%,染料芳环结构的降解可达30%,COD去除率达到57.5%。活性黑5的脱色降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最佳pH范围内,H2O2投加量、Fe^2+浓度、染料浓度对染料初始脱色速率影响不大,但对后续的芳环结构降解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铁阳极电凝聚法对活性红241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红241模拟废水的脱色效率达97%;电流强度、染料浓度、电解液初始pH值、电解液温度、电解质的浓度及种类对脱色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模拟废水混凝过程中主要作用机理以吸附电性中和为主;电凝聚过程中活性红241发生了阴极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8.
染料废水对水环境和水景观的影响不容忽略,急需寻求一种价格低廉、处理效能高的脱色技术.研究采用多格室水解反应器培养具有高脱色功能的缺氧污泥颗粒,并就缺氧污泥颗粒的形成条件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模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染料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化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法来处理印染废水,即用高效脱色剂与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来处理,从而考察了PAC的用量、废水的酸碱度和脱色剂的加入量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500mL废水中,当废水酸碱度在7.5~8.5之间,PAC的用量在1.0~1.75mL之间,高效脱色剂的用量在1.0~1.5mL之间时,废水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纳滤技术治理染料废水的尝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惠如  高从 《环境工程》2002,20(1):24-25
通过采用纳滤技术分别对配制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和脱色进行实验 ,讨论了纳滤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和应用条件 ,发现纳滤技术可应用于对染料废水的脱色 ,并实现染料与盐分的分离 ,有利于染料废水的后继处理 ,纳滤对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率 ,即脱色率很高 ,对染料含量 10 0 0mg L的进水 ,脱色率大于 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